戀上一座城 香港的六個符號

如果可以生活香港,最期待住在中環山的山頂,在夜裡俯瞰整個城市。在早晨散步到彌敦道,找家茶餐廳吃一份早餐。在熟識的二樓書屋,淘上半天。下午,如果獨自一人就去看一場電影,感受電影裡舊香港情懷以及香港小市民那種的陰鬱又開朗的一面,在人潮中穿梭,老街小巷的逼仄,街市裡的吵鬧,樓上店鋪閃爍的燈光。

香港,年華老去,歲月如昔……

茶餐廳:抹不去的香港味道

大多數香港的茶餐廳地方都非常逼仄,火車卡座靠牆擺設,位置剛好可以坐下一個人,再無伸直雙腿活動的空間。牆上貼着各種告示和菜名菜單大同小異,幾乎不用去網上找太多的攻略,因爲香港任何一間茶餐廳都可以滿足你對香港美食的期待。

大多數在茶餐廳工作的夥計,都是阿叔阿嬸的年紀,似乎這樣的年紀更能代表香港帶來的懷舊感覺,確實這個年紀勝在夠親切,一句問候就如自己的長輩一樣。

茶餐廳

絲襪奶茶:喝的其實只是心情

絲襪奶茶實屬香港人的偉大發明,飲下午茶習慣起源於英國,而大排檔的又給奶茶帶來濃濃的中國市井情懷。一杯奶茶絕對不是用紅茶勾兌牛奶那麼簡單,首先要保證茶葉的搭配比例,不能只用單一的紅茶,還需要用特製茶壺來焗。有人以爲絲襪奶茶真的是用女人穿的絲襪來過濾茶葉,其實只是茶袋質地有點象絲襪的質地而得名。

現在很多茶餐廳越來越注重健康,於是便有“茶走”、“啡走”的講法,意思就是在奶茶和咖啡裡不要加糖,而用煉奶代替,這種慢慢積累起來的飲食暗號,已經成爲香港的一大特色。

製作絲襪奶茶

絲襪奶茶

夜中環:就這樣坐到天亮

在中環山頂的酒店比較偏僻難找,並沒有直達的地鐵。唯一的好處就是可以在山頂俯瞰整個中環。站在酒店的窗邊吹着夏夜的風,看着迷離的中環夜景,感覺一點不亞於紐約曼哈頓

在熱鬧的蘭桂坊酒吧裡,一堆堆圍坐着說着放肆的笑話的西方人,也有孤獨自飲完全不理會他人的男人和女人,偶爾幾個從內地前來的孩子呼朋引伴得招搖走過。走到軒尼詩道,偶爾會看到沿路走來落寞的旅人,有靠在路燈下發信息的尚未歸家的人,也有衣衫襤褸的流浪漢坐在已經打烊的商店門口,等待天亮。

蘭桂坊

輪渡:記載一段歲月

香港對於大多數人說,是一個適合懷舊的城市,我們總是企圖在它身上找到過去的影子和時代的痕跡。香港的有趣在於她是多元的,有高樓大廈霓虹燈影,但也有50年代的唐樓警署,歷史鮮活地存在於各個空間。而渡輪是香港最有趣也是最便宜的一種交通工具,它讓香港的懷舊色彩立即立體起來。

尖沙咀,等候輪船到來的客人靜靜地在碼頭邊上。輪船靠近岸邊大閘開放,遊客走向輪渡。習慣了這種輪渡生活的人覺得這不過是日常的一幕,但對於旅人來說這一切都彷彿進入了一場電影當中。到達岸邊,船長便輕巧得把纜繩打結,繩子纏住了銅柱,輪渡樓上的遊客紛紛走下來,彷彿完成了一段漫長的旅途

輪渡

樓上書店:看不見的城市

樓上書店,便是香港這個國際大都市裡不爲人知的另一面,如果你不擡頭,你根本發現不了它的存在,而這些書店往往又以經營舊書爲主,你會在裡面找到五六十年代的書,對於有舊書收藏愛好的人來說是一個淘書的好去處。每一座城市,大概都有這樣跟自己身份極不相稱的一面,就好像一個經常出入五星級酒店的明星,其實它最愛的還是路邊攤一樣。這些潛藏在生活深處的樓上店,便形成了香港的市井文化之一。

樓上書店

志明與春嬌:成全自己人生的一場電影

在香港一定要看香港本地導演的電影,不管是許鞍華、王晶關錦鵬,還是王家衛抑或彭浩翔。他們塑造的那種舊香港情懷以及香港小市民的陰鬱又開朗的一面,會讓人在走出影院的那一剎那,仍然保持着入戲的狀態。流連在香港街頭,經常住在中環的酒店裡眺望整座城市,這座看似繁華實則充滿了生活內容的城市,它不會空虛到或者乾淨到只讓人有購物的慾望,它有張愛玲描述的舊上海的情結,在鱗次櫛比的鋼筋森林裡隱藏了一個蠢蠢欲動的靈魂,徜徉在港大、在上環、在淺水灣、在赤柱的街頭小巷裡,尋獲的一種心靈的慰藉。

香港,就是從電影裡走出來的香港,有時候我們覺得人生太過平淡,而電影,正好成全了這枯燥無味的人生,讓人遐思無比。

延伸閱讀:舌尖上的香港,著名食肆大盤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