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中樓vs.夾層!高端買家超愛...專家曝「看屋迷思」:價格差很多

夾層屋在市區裡的大樓相當常見。(圖/記者張菱育攝)

記者許凱彰臺北報導

臺北市寸土寸金,在空間上的使用就會更講究。現在在市區的社區大樓裡,出現不少樓中夾層的物件標榜都是樓中樓雙倍大空間,讓年輕人對此趨之若鶩。專家對此說到,對於夾層屋要有心理準備,在市場上較爲常見的幾乎都是「夾層」,而非樓中樓,由於兩者價值相差甚多,可以從一個關鍵做判斷。

一名周姓房仲接受《ETtoday新聞雲》記者採訪時說到,樓中樓是屬於「2個真實樓層」合併,是永久性結構,挑高多是5米-6米以上,在樓層、坪數上都可以實際登記;而夾層是就是在一個樓層當中多做一個樓梯加上樓板,像是裝潢的一部分,樓高多是3米6以上。

▲夾層屋2次施工屬於違建,雖然多了一點使用空間,但有報拆可能。(圖/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

房仲補充說到,夾層的物件屬於二次施工,以C型鋼加上的樓板,不只有耐重的限制,還沒辦法實坪登記,屬於違建,隨時都有報拆的可能。但值得一提的是,這樣的物件卻是「帶看率最高」的,看房客的理由往往都是「可以用預算的價錢,買到2倍的空間」。

不僅如此,他還說,市場上以夾層最爲常見,從中最好的判斷關鍵主要就是天花板高度,還有登記坪數、賣價,樓中樓物件開價會高上很多。樓中樓天花板高度非常高,給人開闊、大氣輝煌的感覺高端買家除了選擇透天別墅外,這類的物件也都是他們選擇在市區購置房產的選擇;而夾層屋多出現在較爲擁擠的蛋黃區內,購置的族羣投資客與小資族居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