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季避免身體溼氣重!5食物2習慣輕鬆排溼

梅雨季來臨,可以吃5種食物、2種日常習慣幫助體內排出溼氣。(圖片來源/Pexels)

每到5月意味着降雨不斷的梅雨季來臨,除了外出不便、洗好的衣服不容易幹之外,以中醫的角度而言,5、6月因氣溫逐漸升溫,導致人們喜吃冰冷食物,進而影響體內水分的代謝,造成身體「內溼」,此時可以透過5種食物、2種日常習慣幫助體內排出溼氣,健康安然地渡過梅雨季。

梅雨季往往會造成環境潮溼,也就是所謂的「外溼」,相較於「內溼」處理許多。只要開啓除溼機、避免溼衣物曬在房間,保持空間乾燥即可解決;若是體內的「內溼」,則需要藉由飲食及日常習慣調整,平時可多吃5種食物,包含綠豆、嫩姜、薏仁、苦瓜及冬瓜;2種日常習慣則是喝溫開水、多運動。

【排溼5種食物】

綠豆:利水消腫、清熱解毒,是排除體內溼氣常見的中藥材,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僅適合溼熱體質,且需要避免食用過量,以免症狀加重。

嫩姜:寒溼體質則可以吃嫩姜,像是壽司店經常看到且微甜脆口的「子姜」就很適合,此外還要注意少喝冰飲。

薏仁:薏仁也是常見的中藥材,富含蛋白質、B羣、鈣及鉀等營養素,並且利尿有助於排溼消水腫。

苦瓜:苦瓜內含奎寧,可祛溼止癢、清熱解毒,但體質偏涼或屬於寒溼的人,切忌吃過量,以免拉肚子。

冬瓜:冬瓜剛好就是當令食材,也是傳統的除溼好物,一樣可以消腫利水,不過瓜類不適合體質偏涼或寒溼的人過度食用。

【排溼2種日常習慣】

喝溫水:建議喝20至40度的溫水,維持體內溫度、補充能量,可以啓動身體的水分代謝機能,進而排出溼氣。

多運動:勤做運動除了可加強心肺、保持體態、舒緩壓力之外,更能活絡身體的器官運作,使體內的溼氣加速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