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吊脖"健身身亡 當心這些鍛鍊方式

近日,重慶一男子健身把自己“吊死”引發網友熱議。該男子在公園內看到其他老年人進行一種“吊脖子”的鍛鍊方式後,決定親自嘗試。他通過網絡搜索相關視頻,觀摩了其他人的動作後就進行了所謂的“吊脖子”鍛鍊。目擊者稱,他因用力過猛,導致頸椎受到嚴重損傷,不幸離世。

“吊脖子”是個什麼運動?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骨傷科五區主治醫師趙文濤介紹,“吊脖子”如果在醫院中正規操作,稱爲頸椎牽引。頸椎牽引的前提條件,首先要確診頸椎病,其次要排除禁忌症(如頸椎有骨質破壞、結核、腫瘤、失穩等情況)。有禁忌症的人不適合進行頸椎牽引,否則可能導致疾病加重。

“即便可以進行頸椎牽引,但在牽引的過程中也可能出現新的症狀和不適,操作時需要醫生對患者細緻觀察,發現問題及時調整。因此,頸椎牽引在醫院中也需要慎重操作。”趙文濤指出,做頸椎牽引應考慮牽引力度,正常情況下的牽引力度爲6-8公斤(具體需要根據患者的病情、體重、肌肉情況調整)。“不少老年人在公園裡牽引時,大多將身體整體牽引,力度很大,非常危險。案例中的男子出現生命危險,推測可能造成了頸椎脫位或高位頸椎損傷出血。”

正確緩解頸椎病的鍛鍊應遵循緩慢、舒適、低強度的原則。

緩慢是指緩解頸椎病是一個緩慢的過程,生活中應避免久低頭、枕高枕;舒適、低強度則指鍛鍊時應舒緩,避免高強度。趙文濤建議,人們日常可做背向運動,如手扶桌子,頭向後仰等,可以鍛鍊頸後部的肌肉,促進血液循環。這種運動鍛鍊過程相對舒緩,可以自己掌握力度。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康復醫院骨二科副主任醫師郭恆冰指出,日常頸椎保健,可以試試平臥法和靠牆站。

平臥法:在一個相對較硬的平面上,比如瑜伽墊,將一個小毛巾卷放在頸部後方,頭後方不枕枕頭,身體平臥、放鬆;用脖子的後方去壓小毛巾卷,持續7-8秒,放鬆7-8秒,再壓,重複幾次。在這個過程中保持肩部放鬆,同時深呼吸,這樣可以增加頸椎肌肉力量,穩定頸椎。

靠牆站:找一面平整的牆,將腳後跟、臀部、背部,特別是兩個肩胛以及後腦勺都貼在牆上,放鬆雙肩,肩膀自然下垂,同時挺胸收下巴,慢慢深呼吸,深吸氣的同時雙肩往下降。這樣也可以鍛鍊到頸椎深部肌肉,還能放鬆肩關節,緩解長期伏案工作產生的疲勞感。

除了“吊脖子”,生活中,還有哪些危險的鍛鍊方式?

心血來潮劇烈運動

一些年輕人平時不愛運動,突然心血來潮去健身房劇烈運動,很可能導致肌溶解,出現肌肉損傷的情況。建議人們循序漸進運動,運動是一個時間加強度的過程,非一次性高強度。

用後背“撞樹”

一些老年人喜歡在公園中用後背“撞樹”,他們“撞樹”後會有舒適感,認爲這樣可以打通血脈、經絡,但大多數老年人存在骨質疏鬆的情況,輕微的力度就可能造成骨折。

高擡腿鍛鍊肌肉力量

如果此前沒有保持好的柔韌性,不建議進行這種鍛鍊,否則很容易在鍛鍊過程中造成失衡,如果骨質疏鬆加上剪切力非常容易造成骨折,老年人鍛鍊更要注意平衡,做好保護。

短時間內暴走

膝關節不好的老年人不推薦短時間內“暴走”,“暴走”會對膝關節造成一定損傷,容易對膝關節內部的半月板和關節軟骨造成一定磨損;還可能造成局部軟組織、韌帶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