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有吸血鬼 杜鵑座47:一團混亂的怪異恆星

球狀星團杜鵑座47。(圖/文/引用自臺北天文館之網路天文館網站)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歐南天文臺(ESO)位在智利的VISTA望遠鏡拍攝到杜鵑座47(47 Tucanae,NGC 104)球狀星團的紅外影像,影像品質精細而銳利。這個星團含有數百萬顆恆星,許多處在擁擠核心成員性質怪異,令人費解。天文學家認爲研究像杜鵑座47星團內的天體,可以幫助人類瞭解這些古怪的天體如何形成及互相影響

球狀星團是個龐大且外形幾近球狀的恆星團體,恆星彼此間因重力而相互束縛在一起。這些球狀星團通常環繞星系核心公轉,就像衛星繞着地球公轉一樣。球狀星團中鮮少含有塵埃氣體,一般認爲絕大部分的塵埃氣體都被星團內的恆星們所發出的恆星風或是超新星爆炸的震波清空了,或是被與星團有交互作用的星際氣體帶走了,劫後餘生的塵埃氣體也在數十億年前就成爲當時新生恆星的一部份。

質量體積較小的伴星,會從比它更大的O型恆星吸取質量,因此被稱爲「吸血鬼恆星」。(取自網路)

這些球狀星團對天文學家有莫大吸引力。以杜鵑座47爲例,這個古老的球狀星團位在南天的杜鵑座方向,由數百萬顆恆星組成,龐大到讓整個星團的直徑擴張到120光年左右,因此即使距離地球遠在1萬5000光年外,在地球上觀看這個星團時,整個星團仍相當於滿月面積這般大,以肉眼就可以輕易看到。事實上,銀河系中已知的球狀星團約有150幾個,杜鵑座47是除半人馬座Omega星團之外,已知全天最大、質量最大、最容易看到的球狀星團。

在杜鵑座47這個星團中,含有許多怪異而有趣的恆星或恆星系統,尤其是在星團的核心區域,其中包含有X射線源、變星、吸血鬼恆星(vampire stars)、所謂「藍脫序星(blue straggler)」的異常明亮「正常星」和所謂「毫秒波霎(millisecond pulsar)」的快速自轉中子星

脈衝星(波霎)J1838 – 0537。(圖/中研院天文網)

其中,吸血鬼恆星專門吸取伴星表面物質;毫秒波霎則是自轉速度快到不可思議的中子星,通常表面磁場極強,目前杜鵑座47星團中有23個已知毫秒波霎,所含數量是除Tezan 5星團之外的球狀星團中第二多的。

紅巨星,也就是演化末期,核心核融合燃料用罄,體積向外膨脹導致表面溫度下降的恆星,在這幅VISTA影像中隨處可見且相當容易找尋,就是閃耀着深黃色光旁的星點,和其他黃白色的恆星迥然不同。

從影像中同時可見星團核心相對於外圍區域,恆星密度大許多。由於恰好位在著名的小麥哲倫星系(Small Magellanic Cloud)前方,因此這幅杜鵑座47星團的背景中的恆星,基本上都是小麥哲倫星系的成員星。其中,小麥哲倫星系則是銀河系最大的兩個衛星星系之一。(文/引用自臺北天文館之網路天文館網站)

▼異常富鋰的紅巨星原是摧毀系外行星兇手。(圖/引用自臺北天文館之網路天文館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