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追蹤 去年的明星基金還能追嗎?答案來了!

2020年,得益於股票市場的上漲,投資者借“基”入市熱情高漲,公募基金特別是權益類公募基金受到人們追捧,據WIND數據統計顯示,全年新成立的公募基金數量達到2275只,繼續運營的基金數量超過1.1萬隻。

同時,公募基金的資產管理規模2020年底已超過20萬億元,公募基金憑藉其專業的投資能力,爲投資者提供了專業化的理財服務和分散風險渠道,越來越多的投資者選擇以基金的途徑參與股票市場的投資。

然而,基民跑步入市”大潮之下,也有很多疑問讓基民非常困擾。例如:

到底是應該選擇選股能力強的基金經理,還是選擇擅長判斷牛熊切換的基金經理?

去年業績最好的明星基金產品,現在再買,未來一年收益會不會好?

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民生財富管理研究中心通過科學全面的研究,對我國公募基金行業發展情況和業績表現進行系統性梳理,目前出版發行了《2021年中國公募基金研究報告》。報告以股票型公募基金作爲重點研究對象,深入分析了基金的業績、選股擇時能力、業績持續性等內容,對這些基民關注的問題做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討。

該報告顯示,從收益表現來看,2003~2020年,股票型基金的累計收益率大盤指數的3倍,在近三年和近五年,其收益也顯著高於大盤指數。從風險調整後收益表現來看,股票型基金在承擔同樣的風險時,能夠取得高於大盤指數的風險調整回報。因此整體來看,股票型基金的業績要優於大盤。

也就是說,根據這份報告:如果你自己炒股跑不贏大盤,讓基金經理幫你來炒股,大概率沒問題。

對於投資者而言,最關注的就是自己買的基金,管理的基金經理到底擅不擅長選股?或者是否擅長高位減倉,低位加倉。而在專業上,這被稱爲選股能力和擇時能力。

報告分析發現,近五年(2016~2020年)有32%的基金經理具有選股能力,有11%的基金經理具有擇時能力,且源於自身的投資能力。可見,選股能力強的基金經理並不罕見,而擇時能力強的基金經理則非常稀缺。

報告進一步的分析顯示,在選股能力方面,分別有49%和21%的在職和離職的基金經理具有顯著的選股能力;在擇時能力方面,分別有12%和11%的在職和離職的基金經理具有顯著的擇時能力。值得一提的是,報告發現基金經理的選股和擇時能力呈現出負相關關係,即基金經理的選股能力越強,其擇時能力越弱;而擇時能力越強的基金經理,選股能力越弱。

散戶通俗的話來說就是:

“會選股的看不準大盤漲跌,擅長預判大盤走勢的不精通選股。”

此外,報告還探討了公募基金的業績是否可以持續。以三年爲排序期,檢驗結果顯示,過去收益率較高的基金在未來一年有較大概率繼續獲得較好的收益,過去收益偏低的基金在未來一年有一定概率仍然收益不佳。同時,過去夏普比率排名靠前或靠後的基金在未來一年有較大概率仍然排名靠前或靠後。

看來,去年的“牛基”,今年很可能收益也不會太差。而過去一年表現不行的基金,之後一年投資者也不宜報太大希望,指望它能“鹹魚翻身”或者“否極泰來”。

《2021年中國公募基金研究報告》通過定性的歸納總結大量的數據分析,力求客觀、獨立、深入、科學的方法,對我國公募基金行業的一些基礎性規律性的問題做出深入分析,這些信息能夠作爲投資者選擇基金時的參考依據,同時也爲關注公募基金行業發展的各界人士提供一份可以深入瞭解基金的參閱材料

(絕對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