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年輕人熱議!中年人傳LINE訊息獨有「1習慣」 網認了:臺灣也是

數位3C世代,人與人的溝通仰賴通訊軟體。示意圖/Ingimage

數位3C世代,人與人的溝通仰賴通訊軟體。就有一名網友在PTT發文分享日本年輕人間的熱議話題,指出收到LINE訊息時,若在句尾加上表情符號,通常是中年人才會有的表現,且同樣的傳訊習慣,也可套用在臺灣人身上,引起熱烈討論。

編輯推薦

原PO表示,午餐時間滑手機,剛好看到前陣子日本年輕人在討論,「聽說在句子最後加上顏文字(指表情符號)的都是大叔、大嬸」。而就原PO觀察,在臺灣也有同樣情形,他舉八卦板爲例,發現板上不少中年大叔,也喜歡在文字後面加表情符號。

貼文一出,隨即引起網友們共鳴承認,「我們都老了...嗚嗚嗚」、「這倒是真的」、「以前會用表情符號的年輕人老了」、「世代差異+1」、「真的是這樣沒錯,中年跟老人很愛」、「煩耶,幹嘛講出來」、「真的!你看FB老人超愛用,然後下面一堆hashtag」。

不過也有人駁斥,「並沒有」、「Dcard那邊大學生滿滿的emoji」、「這裡(八卦板)的主力客羣是大學生,一樣用啊」、「常用比較好掩蓋情緒,不爽也可以」、「工作上越來越多人用啊,輔助表示情緒」、「不用莫名就被說態度差、沒禮貌」、「得照顧其他人的情緒阿」。

針對傳訊息加上表情符號,網友則點出「年輕人vs長輩」使用上的細微差異,「應該是真的,會加符號的都是老人,不過不是顏文字,而是黃色人頭那種圖」、「之前看過日本電視節目分析說,每句都加的是(長輩)」、「年輕人不會每句都加,偶爾才加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