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評/大陸第三次改革開放

旺報社評

過去40年,大陸歷經兩次重大改革開放,第一次由鄧小平推動,向世界打開大門,吸引全球資金投入生產。第二次改革開放是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擁抱全球化大潮,搭上第三波工業革命列車。

勿低估美國創新能力

在兩波開放大潮下,先進工業國家的中低端製造業大量流入大陸,中國很快成爲世界工廠。近20年來,中國GDP增長了8倍,成爲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佔世界經濟比重從2001年的4%增至2020年的17.4%。開放爲人民帶來了巨大的利益,很難想像中國會重回閉關鎖國的道路。

這一次,由於中美全面性的激烈對抗與競爭,大陸面臨的是第四次工業革命領導權的爭奪,及可能出現的逆全球化潮。這次挑戰面臨的科技與軍事競爭、險峻的國際環境及複雜的國家統合問題,都讓北京如履薄冰。

作爲一個不以商貿、掠奪、對外殖民爲目標的大陸型國家,經濟與科技實力是安全與強大的保障。中國歷史上無論國家強弱,很早就知道利用文化的先進性、卓越的生產力加上龐大的市場,就能建構出一套與周邊民族交往的安全體系與國際秩序,這正是北京自稱「絕不稱霸」、自認有和平基因的戰略智慧與底氣,所以越是自信越是不畏懼競爭、不害怕開放。因爲越開放越安全,越競爭越有創意。

做好開放與競爭的準備,接着就要認清,在中美競爭、逆全球化以及第四次工業革命的競爭標的與策略,在於「規則」。也就是說,這一波的競爭不但是生產技術的競爭,更是制度與規則的競爭。制度與規則不僅僅是內部的整合工具,更是全球競爭的戰略高點,誰能夠掌握規則的制定權,誰就能號令天下。規則的制定不僅僅限於科學技術,也在於政治、經濟、文化、美學等方方面面。

規則要爲人所接受,不單憑藉政治經濟或軍事實力強迫他人就範,而是規則本身具有高度的原創性與普遍性。要創造出具有原創性與普遍性的規則,除了深厚的人文素養還要有高度的創新精神,這纔是這三、四百年來西方文明能夠主宰全人類發展方向的主要因素。談到這裡應該要理解,近年美國國力衰退是政治危機造成的結果,但經濟體制與社會風氣仍舊維持高度的開放與創新,持續從全世界吸引人才流入,絕不要低估美國經濟創新的能力。

美國新史普尼克危機

大陸不是移民國家,人才除了自己培養外就要靠出國留學。在美國一系列限制與打壓美、中人才交流,及在科技產品與技術輸出採行更嚴格的限制之下,中國要與美國競爭,規則的制定與執行,就必須依賴自己的創新能力。美國的創新能力不只是存在經濟體制與社會價值,更重要的是有世人所欣羨,全世界最有競爭力的大學學術環境與企業研發能力。大陸因爲市場規模、人口體量,許多企業很容易做大,但由於缺乏創新,不容易做強,也缺乏國際影響力,容易出現內卷化現象。

日前美國軍方證實,中共極音速飛彈試射成功,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密利上將坦承解放軍的現代化遠比預期更具威脅,甚至以1957年蘇聯成功發射人類史上第一顆人造衛星「史普尼克一號」而引爆美蘇太空競賽的「史普尼克危機」爲例,強調中美之間出現「新世紀史普尼克危機」。

上一次「史普尼克危機」,美國大力整頓理科教育並全面改革學校課程,逐漸趕上蘇聯的太空技術。同樣地,今天中美競爭來到新的階段,規則的制定與輸出成爲這一波的焦點,大陸除了持續的經濟開放外,更應該徹底改革高等教育與知識社羣,減少不必要的權力干預,建立合理公平的審查獎勵機制,吸引更多優秀的本國與外國籍學者。

美國有許多優秀的大學與實驗室都是私人興辦,大陸對於民間企業研發與興學應該予以鼓勵,尊重學術自由。大陸第二次改革開放已取得重大的成就,第三次開放是更重大的挑戰,也是勢在必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