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話》黨國控制的破口──民主轉型關鍵時刻之1(曾建元)

1989年05月臺大學生會會長候選人範雲的競選海報。(中時攝影組攝)

在1990年3月臺北野百合學生運動的推波助瀾之下,新當選第八任中華民國總統的中國國民黨主席李登輝接受學運四大訴求,同意召開國是會議終止動員戡亂展開修憲,從此全面啓動臺灣的民主轉型進程。

但在此之前,臺灣在動員戡亂期間的各級地方自治選舉即從未間斷過,1970年代以後也開始了定期改選的增額中央民意代表,臺灣社會對於選舉民主並不陌生,這是臺灣寧靜革命成功的原因之一。但我們也要指出,培養世代政治菁英的臺灣各大學校園,也早就有了學生自治選舉,在校園內具有民主正當性的學生會,正就是野百合學運的校園動員和決策中心校際會議的組織基礎。

學生自治選舉在1980年代臺灣自由化的階段,也成爲新興社會運動學生運動的重要戰場,其中以國立臺灣大學學生代表聯合會主席選舉最受矚目,是自由派學生挑戰與鬆動黨國校園控制體系的破口,自也被視爲反對運動和黨國體制的代理人戰爭。

當年學生自治選舉的重要議題,除了校園民主,如代聯會主席由間接選舉改爲普通選舉、中國青年反共救國團所屬學生活動中心定位、校園刊物審查制度、學生權利清單等等之外,也有關於國會全面改選等等政治革新議題的提出,學生自治選舉的競選和關於選舉罷免的投票開票程序,在激烈的競爭之下,校園內也形成比照《動員戡亂時期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的自治行政規則。

學生自治選舉是臺灣大學生政治社會化的重要場域,歷經學生自治選舉洗禮的青年,在走出校園之後便能夠很快地投入政治工作。回顧臺灣民主轉型時期的學生自治選舉,可以看到許多今天活躍政壇領袖人物,如劉一德、李文忠、林佳龍、羅文嘉、範雲、鄭文燦等等的年輕身影,由他們身上,可以印證出學生自治選舉在臺灣民主轉型過程的歷史角色及其影響。

1989年05月臺大學生會會長候選人範雲(左)。(中時攝影組攝)

臺灣要到1992年第二屆立法院立法委員在臺灣全面改選,李登輝總統依選舉結果提名臺灣省政府主席連戰經立法院同意出任行政院長,才因這一場民主奠基性的選舉而成爲民主國家。

不過,在此之前,臺灣雖然因爲國會不能全面改選以及缺乏有意義的政黨競爭而不能算是民主國家,人民卻早已經累積了長期而豐富的自由投票和競選經驗,這也就是從1950年11月即展開的地方自治選舉,讓每一個公民在自由投票當中選出臺灣省議員、省轄縣市長、縣市議員、鄉鎮市長、鄉鎮市民代表,村裡長等等公職人員。

在1970年代之後,又開放了部分的中央民意代表席次包括立法委員和國民大會代表給予人民自由選舉,而在國民黨之外,因爲實施戒嚴禁止成立新政黨,非國民黨的參選人只能以無黨籍身分或投身中國青年黨和中國民主社會黨兩個缺乏民氣的花瓶政黨與國民黨從事競爭,儘管如此,非國民黨籍個別候選人仍有機會擊敗國民黨的候選人而贏得席次,譬如非國民黨籍的吳三連、高玉樹都當選過臺北市長,而黨外政團便是在相對自由的選舉中逐漸形成的。

這是中國國民黨黨國體制威權統治臺灣時期的有限民主,國民黨政府把這一有限民主的選舉結果視爲對其施政的滿度意調查、對其民意支持的考驗,而以此作爲其統治臺灣的民主正當性基礎。

(作者爲國立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法學博士、國立中央大學客家語文暨社會科學學系兼任副教授)

【未完待續,曾建元專欄每週五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