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話》華夏的農業社會──未酬邦國中興之51(朱偉嶽)

在南山遺址4號洞(測定遺址年代爲距今5300-4300年)的新石器時代文化層上發現了上萬顆炭化稻穀,表明南山遺址古代先民已經掌握了相對較發達的農業生產方式。除了大量炭化稻穀外,已發現墓葬8座,大型蓄水池2座,灰坑十餘個,近百個柱洞,以及陶、石、骨器千餘件。(新華社)

西方的天文學、星盤、三棱鏡,以及歐幾里得的《幾何原本》,是跟着西方人開拓貿易的需求而來,隨着葡萄牙、西班牙、荷蘭而東來的,還有法國及英國等。

英國是最重要一個,指的是17世紀面積尚略相當於山東省的英吉利王國。英吉利王國之在西歐,無論面積或人口,都還算大國,其人口是荷蘭的4倍,是一個深具農業基礎,且有法制傳統的國家,在14世紀至17世紀歐洲文藝復興(The Renaissance)後,英吉利由一農業國逐步蛻變爲商業國,費時共約350年,加以是一個有航海之便的海島國,全國一經由農轉商後,其工商業快速發展,成爲一個擴大了約60倍的威尼斯,實爲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所以在軍事上超越法國、西班牙,航海探險上超越西班牙、葡萄牙,生意上超越義大利、荷蘭。

尤有甚者,因爲商業化而激發出來的科技創新,也產生了數不清的大科學家,發明家,思想家及文學家,如牛頓,達爾文,瓦持,培根,洛克,亞當斯密,莎士比亞等。搞出個日不落國,稱雄寰宇數百年,把華夏的天朝上國整得個四腳朝天,信心全失,非偶然也。

前面提到農業國、商業國,意思是以農業社會爲主,或以商業社會爲主形成的國家。我先試着說明一下這兩者之間大致上的差異或區別,以後提到這兩者名詞時,較有明確印象。

農業社會一般以家庭或手工業爲生產單位,生產的目的主要是爲滿足家庭或少數人的生活需要,不是大量物品的生產或交換,而且生產或交換的品項也比較少。交易既爲小量,品項又少,故社會分工不發達,社會分化程度低,社會流動性弱,社會關係自然以血緣和地緣關係爲主。個人的發展當然受到限制,競爭機制快不起來,社會的變革和進步就慢下來了;優點、缺點都是穩定,穩定易形成壁壘,也易造成封閉。

故華夏的農業社會,爲打破統治者與被統治者之間的壁壘,創造了一個上、下管理階層新陳代謝式的科舉制度,一直到清朝末季朝廷決心棄農就商(以夷制夷)時,才把這科舉制度取消。在打破封閉方面,儒家思想也鼓勵人與人之間的合理來往。

儒家之「仁」字,指二人也,二人就是你與他人;來往的原則要「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還要「己立立人,己達達人」。不僅如此,華夏各地受地形所限,各處形成小環境的封閉狀態,造就方言衆多。譬如梅州是客家區,但梅州所屬七縣,腔調就有些差異了。相對於百公里外海豐、陸豐的客家話,腔調的差異就相當大了。到江西贛州一帶探親,都是客家人,都自稱在說客家話,但腔調之差異,相互非仔細聆聽不可,否則不易聽懂了。

這情形不僅僅發生在現代客族,或可說華夏之古今各地,莫不如此,此與華夏各地有相當多而零星封閉的地形有關。華夏先民打破這封閉局面的招數,是採用象形文字,基本上以形釋義,解決各地溝通障礙。我們現在所用的華文,和兩千多年前基本是一樣的;而今日以拼音文字爲主的人,要他讀兩千多年前的文字,因爲聲音變了,就沒這麼容易了。

象形文字以圖釋義的優點,最明顯的是現在世界通用的交通標誌,計有禁止標誌24個,禁制標誌10個,警告標誌59個共93個,都是圖形,可視同象形文字的擴充;若要把標誌的意義用文字說明,那世界上文字太多,不可能世界通用,而圖形式的交通標誌,世界正順利通用中。一個標誌的意義,是固定不變的,但可用不同的語言說出來,大家纔不會雞同鴨講。華夏中國所以成爲統一狀態,和象形文字的通用或有關。

整體而言,農業社會中的農民佔約90%,其他不是農民的如官吏、軍人、工匠或商人及服務業人員等約10%,整個社會結構粗簡,組織寬鬆,在家長式政治制度,兼有新陳代謝式科舉制度的運作下,社會的運作仍屬有序,但顯現動作的遲緩而已。既然「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但一般而言,都是爲己謀者多,爲他人謀者少,因之農業社會中鼓勵自我反省、自我約束,強調道德而非利益,整個社會乃顯現笨拙而無能。若從農業社會整個的社會效能看,農業社會像是一部牛車。

(作者爲前中科院第二所資深研究員)

【未完待續,朱偉嶽專欄每週日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