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論廣場》避談抗戰 國民黨盡失兩岸利基(林谷芳)

圖爲國民黨中央黨部。(本報系資料照)

國民黨是個歷史政黨,爲凸顯與其他政黨的不同,它也特喜歡強調自己是個歷史政黨。所謂歷史政黨,不只指其創黨歷史悠久,還更因它主導了歷史。就此,相較於臺灣其他政黨,它可當之無愧,從年齡上它是老大哥,中華民國的肇建更就離不開它,談到此,不免底氣橫生,風姿俱足。

然而,這情形已是老遠之事,歷史,跟當前的國民黨似乎無關,君不見,面對七七抗戰紀念日,它可是一點聲息都無。

談抗戰,在當前的臺灣,的確缺乏政治的正當性,提起「中華民國臺灣」基本就從1949年談起,好似「這個國家」是從石頭縫裡突然蹦出來似的。但所謂政治正確放諸歷史長河,常也只是一時的浮漚泡沫。真談兩岸,你無法繞開中國內戰,而這內戰,國共正是當事的兩造,國民黨避此不談,就喪失了自己原是歷史一員的角色,也就稱不上真正的歷史政黨。

而談兩岸,抗戰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環。在兩岸談抗戰之所以重要,不僅因它是中華民族生死存亡的一戰,更因國共都參與了這場民族聖戰,大陸的愛國主義教育一定程度還有賴對此一戰的歷史形塑,所以即便令人慘不忍睹的「抗日神劇」,在大陸也有它一定的市場。

然而,先不說坊間抗日神劇的缺乏說服力,即便大陸官方宣揚的各類戰事都爲真,包含幾場主力迎擊的戰役,但加總起來,也得不出可以守住半壁江山,最後讓日本侵略者在中國戰區失敗的下場。而原因其實很清楚:國共在抗日戰爭上扮演的角色不同,當時中國戰區最高統帥是蔣介石,國軍是正面戰場的主力部隊,共軍則扮演協力角色,遊擊作戰、敵後工作、干擾敵軍是它的所長,兩者配合,所以在當時國困民乏之下,還是挺了下來。

正因領導抗戰,抗戰勝利時蔣介石的聲望極高,但其後施政錯誤、官箴不彰、民怨四起,也就斷送了江山,而戰敗者既缺乏歷史的話語權,大陸許多民衆眼中的蔣介石,乃只剩下一個一意剿滅自己政敵,對共黨志士無所不用其極的獨夫,根本無心於抗日。

然而,蔣介石日記在大陸的出版,一舉顛覆了許多人的成見,蔣是基督徒,因「上帝是不可隱瞞的」,所以寫日記不像儒家門徒似的隱惡揚善,他不遮美醜,有話直記,類如對上帝的告解,所寫映現其真實生命狀態的可信度很高,透過這,許多人發覺蔣就是一個徹頭徹尾的民族主義者,一碼歸一碼,他領導抗戰與他後來多失民心須分開來看。

其實,在蔣的形象改變前,由於兩岸關係緩和,交流頻仍,對抗戰這神聖一戰,大陸官方也有逐漸納入國共「共同抗日」的傾向,畢竟,抗戰犧牲的將領除少數幾位外,都是國軍將領,只要能把正面戰場與游擊戰場其相輔相成、不可或缺的必要性說明白,共黨的取得江山並不見得一定要在抗戰上如此費力着墨,相反的,它還能就此跳脫歷史桎梏,「渡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放開腳步,爲兩岸謀得更可能的未來。

也因如此,在兩岸上,國民黨作爲抗戰時期的領導政黨這個歷史角色就特別重要,有此,它就不只是內戰失敗、僻處島嶼的一方,更是領導民族聖戰的一員,回到這角色,跟大陸談論兩岸未來,才真能有其底氣。

兩岸未來,真說一句,除了談,難道要戰?若讓臺灣淪爲代理人戰爭的戰場,更就置蒼生於萬劫不復。而談,在彼長我消,大陸又強調民族主義下,值得讓大陸「平視」的,正是這領導抗戰的歷史角色,它其實較諸許多人以爲的臺灣優勢,更是臺灣的利基所在。

這角色,國民黨原該多所論述,如今卻避而不談,其結果何止將盡失兩岸「利基」,恐怕連黨的「立基」哪天也就不見了。(作者爲文化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