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支實付醫療險新制上路 癌團:難解既有問題

日前傳出金管會將讓實支實付醫療險新制在7月1日上路,改革重點包括取消副本理賠、理賠額度不超過醫療費用總額,以達損害填補目標,後在壽險業者要求下,延後於10月上路。示意圖。本報資料照片

實支實付醫療險新制原本預計七月上路,現可能延後到十月,改革重點包括取消副本理賠、理賠額度不超過醫療費用總額等。癌友團體指出,新制對已購買保險的癌友影響不大,也難改變住院申請理賠受阻的亂象;未來新上市保單是否調整內容,例如不再以住院爲給付前提,以符合目前住院比率低、門診治療比率高的趨勢,仍有待觀察。

癌症治療趨勢轉變,衛福部健保署統計,癌友住院治療比率已由45%降到目前的25%。去年一度爆發癌友因住院受阻領不到保險的爭議,癌症希望基金會副執行長嚴必文表示,主要因保險公司與病友對認知不同,目前在門診執行的癌症治療、手術愈來愈多,期待實支實付險變革上路後,壽險公司推出符合現況的險種。

嚴必文表示,基金會倡議設立類似學生保險、汽機車強制險的「政策型醫療險」,保險公司理賠有明確依據,爭議降到最低,減輕病友經濟負擔,並有機會讓已罹癌的病友獲得保險;由多家保險公司共同合作,也能透過保單外溢的方式,例如日行萬步可減免保費等,鼓勵民衆投資健康。

部分癌友認爲,副本理賠取消後,實際領取的保險金變少,原先領取的理賠金,除醫療支出外,還能支應生活、暫停工作所需,現在只能剛好支付醫療費用。不具名專家指出,可在健保、政策型商保外,由壽險公司設計另一種保單,保障癌友經濟、生活損失,成爲健全的醫療保險體系。

專家表示,臺灣人口結構快速老化,若能由全民健保作爲第一層保險,保障民衆獲得基本醫療服務,政策型醫療保險作爲第二層保險,讓民衆有機會取得國際最新治療,而第三層定額保險,則可用於協助癌友補貼暫停工作所需的生活費用,及營養品支出等,就能建構完整的醫療保險體系,減輕病友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