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史館引領學子下鄉 尋找消失的鐵道

左鎮國中今年與臺史館合作,進行文史踏查計劃,臺史館特別贈送先前完成的左鎮田野調查圖冊校長宜興(右二)與參加學生。(李其樺攝)

左鎮國中今年與臺史館合作,透過田野調查和遺老訪談,重新挖掘過去曾經在山區行駛的臺糖運糖鐵道歷史記憶,也讓學生重新認識家鄉文史。(李其樺攝)

左鎮國中今年與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合作,進行文史踏查計劃,團隊帶領學生實際下鄉,透過田野調查和遺老訪談,重新挖掘過去曾經在山區行駛的臺糖運糖鐵道歷史記憶,也讓學生重新認識家鄉文史。

臺史博研究組助理研究員陳怡菁指出,1934年日據時期透過地方爭取,從善化到左鎮興建約10公里長的臺糖鐵道,用來運輸蔗糖原料,集中到善化糖廠生產;後來鐵道更往上延伸到玉井全長30公里,當時左鎮、玉井都是臺南重要的產糖重鎮

陳怡菁表示,戰後1950年代臺糖鐵道左鎮線除了繼續運輸蔗糖,而且更延駛到玉井,並增加載客功能,是當時不少民衆和學生往來山區重要的交通工具,然而隨着後來公路運輸興起,臺糖鐵道左鎮線因此停駛廢棄。

今年臺史博與左鎮國中合作,針對已經消失的臺糖鐵道左鎮線進行文史勘查,團隊帶領學生分組,每2周實際走訪鄉間做田野調查,除了使用相機、空拍機拍攝臺糖鐵道左鎮線至今可見的部分殘破枕木遺蹟,另外學生也會採訪當地耆老,透過口述,重建居民對臺糖鐵道的歷史記憶。

左鎮國中校長蔡宜興表示,上週四臺史博團隊和學生已進行第一次現場勘查,未來會將這次團隊田野調查得到的文字影像彙整,以3D立體影像的方式再現臺糖鐵道左鎮線,除了記錄家鄉文史,對學生而言,也是珍貴的田野調查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