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式閩南語創意天馬行空 「4+」「很慢柳丁」

毛澤東說,勞動人民是最好的文字創造者!」鄭安住認爲,語言是在地的、「活在人們口中」的次文化,常常「有音無字」;從臺式閩南語不斷衍生的情況來看,老毛的話果然是對的。

例如口語很常講「ㄘㄟˊ」(表示唾棄)、「 ㄍㄧㄥ」(矜持),大家都懂這是意思,但根本寫不出來;又如「ㄅㄧㄤˋ」是「不一樣」三字各取一音自創音,「醬子」是「這樣子」、「踹共」是閩南語「出來講」快讀,雖不是正式文字,誰知道千百年後會不會「扶正」?

從音到字,造字創意往往先從民間涌現。鄭安住舉例,有一次在臺東看到店家掛招牌「4+」,看得「霧煞煞」,後來搞懂原來是「釋迦」,「釋迦兩字很難寫,老闆就想了一個讓自己和別人都簡單好記方法。」又有一次他看到有人賣「很慢的柳丁」,原來是「現摘(閩南語)的柳丁」。

事實上,簡化、諧音大陸簡體字的造字方式之一。鄭安住認爲,語言是拿來用的,而不是供在廟堂之上;就如同「滷」肉飯有七、八成的店家都會寫成「魯」肉飯,何故?好寫、約定成俗而已。如能瞭解此點,臺灣民衆或許能開始理解簡體字,而不是一味否認。

許多字是經過汰選之後才變成現在這個模樣,是有典故的。鄭安住舉例,他小時候沒有「柳丁」這個詞,只有「柳橙」;由於柳橙結實而堅硬,而閩南語的「◆」就是「硬」的意思,「◆」字讀音如「丁」,於是拗口難寫的「柳橙」就變成好寫的「柳丁」了。

又如民間卡拉OK的閩南語「玩耍、浪蕩」寫做「◆」,即遊走日月,大家習以爲常;事實上此二字「本尊」是漢唐樂府荔鏡緣》(即陳三五娘)裡的「佚陶」,但現在已經很少人知道並使用,所以還是約定俗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