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首次用快篩 長庚醫嘆:走到這步「疫情真的升溫」了!

何志偉日前去做快篩。(圖/翻攝自Facebook/何志偉)

文/中央社

因應北市萬華茶藝館羣聚案,政府首度採用抗原快篩。專家說,抗原快篩主要檢測病毒蛋白質精準度略遜於PCR,但陽性代表病毒量已偏高,有助分流、找出漏網之魚。

臺北市萬華區茶藝館近日爆發新冠肺炎(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羣聚相關事件,北市聯醫和平院區也有2名患者住院數日後出現肺炎症狀,昨天確診新冠肺炎,院方緊急消毒清空相關區域。

臺北市政府、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天上午開會研議防疫對策,會後宣佈在北市聯醫的中興院區、和平院區、西園醫院及剝皮寮設置快篩站,開放曾到萬華就醫的民衆或到外地就醫的萬華民衆進行擴大采檢,除了進行核酸檢測(PCR)也會進行抗體快篩,僅需15分鐘就知道結果

▲北市萬華區茶室和平醫院接連爆出確診,臺北市府決議在剝皮寮歷史園區新增一快篩站,畫面爲臺北市副市長黃珊親率相關局處人員抵達剝皮寮現場會勘 。(圖/記者李毓康攝)

值得注意的是,這是國內防疫以來首度使用快篩試劑,根據食藥署最新公佈的新冠肺炎醫材合格名單,國內共有9款抗原快速檢驗試劑獲覈准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感染管制中心副院長黃高彬上午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時說,先前宜蘭新北市蘆洲區雖爆發羣聚感染,但都不如臺北市萬華地區疫情來得令人擔憂,萬華地區不僅人口密度高,也是比較舊、比較傳統的社區,人口流動相較其他地區複雜很多。

黃高彬說,正因人流複雜、接觸者難尋,指揮中心才決定大規模採檢,並首度使用抗原快篩,加速採檢、匡列;據他了解,抗原快篩準確度相當高,可望達到90%以上,只要15分鐘就能得知結果。

▲臺北市萬華區大消毒。(圖/記者屠惠剛攝)

長庚大學新興病毒感染研究中心主任施信如也坦言臺灣防疫終於走到使用抗原快篩這一步,「代表疫情真的升溫了」,有別PCR是檢測病毒的基因,抗原快篩則是檢測病毒的蛋白質,抗原快篩精準度雖略遜於PCR,但只要檢測出陽性,基本上就確定是陽性。

她說,假設PCR可以在病毒只有100顆的時候就驗出陽性,抗原快篩則要到1000顆或1萬顆才驗得到,因此抗原快篩結果爲陽性者,代表體內病毒量已經較高,也較具有傳染力,須儘快隔離,避免在外趴趴走;陰性者可能只是體內病毒量還不夠高,因此須搭配PCR檢測才能雙重確認檢驗結果。

臺塑生醫副總劉慧啓進一步解釋,快篩分爲抗原與抗體快篩,前者可檢測早期染疫,在10到15分鐘內可顯示檢測結果,可用於人員分流,後者則用於後續追蹤是否曾經染疫。

劉慧啓表示,過去大半年來,許多國家都已採用抗原快篩,目的不在鑑別確診,而是在潛在大型社區感染或入境管制時,大量檢測快速分流,有助迅速找出漏網之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