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報社評》拜習會後的臺灣系列一:兩岸永久和平進程該啓動了

社評

拜習二會在舊金山落幕,正如國際社會預期,由於雙方高層溝通已取得一些成果,因而會談氣氛和緩、並在不少議題上達成共識。至於臺灣最關注的臺海情勢,雙方在堅持既有立場的前提下,釋出有意爲臺海「戰略減壓」的新訊號,將是兩岸啓動永久和平進程、探討永久和平共識的好時機。

臺海情勢 戰略減壓

臺灣最關心的問題是:此次舊金山拜習會,美中是否在臺海議題上建立互信?對避免臺海軍事衝突是否達成共識?解答這兩個問題,要看拜習會的整體基調:其一,雙方都擺出善意姿態,並無劍拔弩張的氣氛,如拜登向習近平展示習年輕時訪問舊金山的照片,二人午餐後單獨在莊園漫步等,其二,雙方新聞稿有較多交集,既然是「共識」就不是各說各話,代表美中軍事對話、負責任管理競爭、重啓執法合作、加強民間往來等,可望很快可以落實。

最能夠體現拜習會共識的議題,是美中在雙邊關係「指導性原則」的立場逐漸拉近。中方表述爲:相互尊重、和平共處、保持溝通、防止衝突、恪守聯合國憲章、在共同利益領域合作;美方表述爲:管控競爭、防止衝突、保持溝通、在共同利益上合作、維護聯合國憲章、所有國家應相互尊重與和平共處,語境略有不同,核心意涵基本一致。

可見,舊金山拜習會爲美中關係建立了整套和平競爭、避免衝突架構,若拜登政府成功連任,美中關係可望進入穩定期,因而要在這個「穩定期」的視角下,來檢視雙方的臺海立場。根據陸方新聞稿,習近平當面向拜登提出的涉臺表述,除了既有立場宣示外,還有三項重點:第一,停止武裝臺灣;第二,支持中國和平統一;第三,中國終將統一。這三點都是過往美中元首會晤時,陸方從未提及的「新話」。

首先,「停止武裝臺灣」口氣雖較爲嚴厲,但這個表述源於美中《八一七公報》精神,既然美方承諾一中政策、三公報不會變,北京就顯得理直氣壯;其次,「支持中國和平統一」是針對美國和國際社會近年來提出「希望臺海和平解決」的表態,也意在宣示大陸和平統一路線沒有改變;另外,習近平強調「終將」統一,或有暗示兩岸統一沒有時間表,大陸不急於統一,但希望美方理解兩岸「終極統一」目標。

不獨不武 兩岸對話

相對於習近平的「新話」,拜登幕僚主動透露會中圍繞臺灣的交談細節,折射出美方對臺政策的新動向。美方轉述說,習近平會上試圖向美方表明,北京方面希望和平統一,同時提出動武的可能條件,並特意引述美方預判大陸在2027或2035年採取對臺軍事行動的報告,以此否認大陸有對臺動武的計劃。而拜登在會上的三點回應耐人尋味:一是和平穩定,二是維持現狀,三是請陸方尊重臺灣選舉。

拜習會前,歐美智庫發表報告稱,希望美中臺能回到原有的戰略平衡狀態:臺灣不獨,大陸不武,美方鼓勵兩岸對話。綜合各方訊息不難看出:習近平告訴美方,大陸無意急統、武統,希望以此換取美方不支持臺獨、降低對臺軍事支持力度;美方再次承諾不支持臺獨,但希望臺灣民主制度不被大陸改變,臺海維持和平現狀。

北京以「終統、和統」澄清「急統、武統」,事實上就是宣示「維持現狀」。換言之,大陸的和平統一,還是指以和平方式、尋求臺灣人民心甘情願、水到渠成的兩岸統一。既然如此,在大陸提出兩岸融合的願景之下,臺灣只要遵守憲法、不謀求獨立,在美中戰略避險需求之下,兩岸就會迎來一段和平機遇最大化、戰爭風險最小化、融合發展長期化的「戰略緩衝期」。

關鍵又回到臺灣。2024選舉固然重要,但無論誰當選,都應該着手提出「兩岸永久和平共識」的進程,藍白合勝選自然會更加順暢,若民進黨勝選,也必須面對「凍獨」乃至「棄獨」的問題,選擇對抗衝突,與對岸軍備競賽,就可能淪爲遭美中共管的無尊嚴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