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紅醫打孩子耳光掀議! 研究:體罰會增加行爲問題和叛逆表現

醫師黃軒曾舉研究結果指出,體罰會增加小孩行爲問題和叛逆表現,強調此舉不僅不會改善孩子行爲,反會讓情況變更糟。(示意圖/Shutterstock)

一名網紅醫師近來在臉書發文,稱因爲過去太寵溺孩子,導致其生活自理能力出現問題,於是採取打耳光等嚴厲管教方式,結果遭前妻通報家暴,讓他感到沮喪,引發熱議。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曾舉研究結果指出,體罰會增加小孩行爲問題和叛逆表現,強調此舉不僅不會改善孩子行爲,反會讓情況變更糟。他並提到4招合理管教孩子的方法,包括合適鼓勵和限制、父母親情緒控管、體罰替代方法及不同年齡教法不同。

醫師黃軒曾在臉書專頁「黃軒醫師 Dr. Ooi Hean」發文表示,父母之所以打孩子,是因爲他們認爲這樣做,可以約束孩子行爲,達到一定的教育目的。然而,他表示,根據加拿大曼尼託巴大學研究人員在加拿大醫學協會雜誌上發表的一篇論文,總結自1990年代以來20年的研究顯示,兒童體罰和兒童發展成爲有攻擊行爲,兩者有直接關係。

除此,黃軒還指出,根據一份針對多國69項體罰研究的回顧性分析,發現孩童體罰後,會增加孩子的行爲問題和叛逆表現,像是脾氣暴躁、喜歡爭論、愛挑釁、愛反抗、拒絕遵守規則、容易出現惡意和報復心理。且相較未受到體罰的孩童,被體罰者所獲得認知技能也會更少。另外,體罰次數和孩童負面行爲間存在劑量依賴效應,也就是說體罰次數越多,孩子負面行爲,也會越糟糕。

如果不體罰,父母該怎麼做比較好?黃軒引用美國兒科醫生建議,可透過4個方法來進行管教。首先是合適的鼓勵和限制,他指出,對於孩子合適的行爲,要以積極鼓勵、支持的方式來進行強化;限制方面,則可和孩子溝通,設定一個彼此可以執行的限制或期望,而非使用各種體罰方式來哄喊小孩。

其次是父母親的情緒控管,黃軒表示,這件事是最重要的,由於父母親廣泛的焦慮,常容易誘發情緒失控,從而造成很多不當的體罰。

再來是體罰替代方法,黃軒提到,像是拿走孩子的玩具和一些特權,或是休息時間。但前提是先跟孩子溝通清楚才執行,而不是暴力強制搶走孩子手中的玩具,或把玩具丟向孩子的攻擊行爲。

最後是不同年齡教法不同,黃軒表示,可分成嬰兒期、兒童期及少年期3個階段。處在嬰兒期時,父母要學會分散其注意力,減少搞破壞或爲所欲爲的機會,像是可抱到不同地方,透過新景物來吸引轉移。兒童期則非常渴望得到父母關注,所以父母可以利用,像是沒把玩具放在合適位置時,就不能繼續玩,關注他們必須把玩具整理乾淨才能繼續,透過此方式能讓父母擺脫體罰孩子的困境。

至於少年期,黃軒說,専家一致認爲,只要確認沒有危險,與其保護孩子,不如幫助孩子吸取教訓,要讓他們學會承擔行爲的後果。

★《中時新聞網》關心您,有家暴事件請撥打113保護專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