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家寶改編〈鄉愁〉談和平 余光中:文學使人瞭解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詩人余光中今(14)日病逝高醫,享壽90歲。他生前接受媒體訪問,建議兩岸領導人能夠多讀對方的詩,因爲「政治易使人分離,而文學使人瞭解。」

大陸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2003年改編〈鄉愁〉,感性地說道,「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是最大的國殤,最深的鄉愁。」並強調只要有一線希望,不會放棄和平解決臺灣問題。

余光中的〈鄉愁〉不僅使人瞭解,也道盡了一個時代的離散,一羣世代的人生。「小時候,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長大後,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我在這頭,新娘在那頭;後來啊,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我在外頭,母親在裡頭;而現在,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一頭,大陸在那頭。」

▲2014年8月2日上午,余光中在西北大學詩句散文裡的鄉愁爲內容做主題講座。當時雖然已86歲高齡,但余光中精神抖擻,攜同妻子範我存一起亮相,現場粉絲爆棚」。(圖/CFP)

家園」(home)和「離散」(diaspora)除了是後殖民文學的論述主題,也是余光中作品意象之一。 他心裡有個兩岸,創作上也有個「兩岸」。梁實秋說,「余光中右手寫詩,左手寫散文,成就之高,一時無兩。」

年輕一輩的讀者看了駱以軍將詩以〈棄的故事〉之姿,隨着廢材時光漸次滲入劇場般的小說。90載的歲月過於靜好,再怎麼喧囂,余光中還是迴歸到自身的孤獨,時代稀釋了鄉土文學論戰火藥味,PTT八卦板的砲火未歇,但終將歸於塵土寧靜。正如雷光夏在〈時間密語〉寫道,「我曾深深記得看過這樣的景象,那是人類文明一點一點崩毀,在時間輕蔑的流動裡,極遠變得極近,極大變得極微。」

余光中1928年生於南京,祖籍福建永春。9歲時因抗日戰爭,開始逃難。他有多篇作品選入兩岸三地的大學、中學教科書,不少臺灣人許久沒有閱讀余光中,但仍舊記得余光中。文學是否使人瞭解,宛如雞蛋高牆,讓人沉默不已。但余光中在2012年11月時,給了前總統馬英九一點政治以外的溫暖。當時馬英九總統到高雄拜會,余光中對英國《經濟學人》雜誌以「bumbler」形容馬英九一事給了大家一個新的觀點。他認爲,「bumbler」可取「拙」之意思,換言之也有大智若愚或愚公移山的精神。馬英九深有同感,並首度在媒體公開場合回覆「bumbler」爭議,表示自己從小讀《曾國藩家訓》,而「尚誠尚拙」也有此意,自己身爲國家元首,不會介意。

余光中〈鄉愁四韻〉也在民歌史留下了一頁,分別被民歌手楊弦羅大佑譜成歌曲。「給我一瓢長江水啊長江水,那酒一樣的長江水,那醉酒滋味,是鄉愁的滋味,給我一瓢長江水啊長江水;給我一張海棠紅啊海棠紅,那血一樣的海棠紅,那沸水燒痛,是鄉愁的燒痛,給我一張海棠紅啊海棠紅;給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那信一樣的雪花白,那家信的等待,是鄉愁的等待,給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給我一朵的臘梅香啊臘梅香,那母親一樣的臘梅香,那母親的芬芳,是鄉土的芬芳,給我一朵的臘梅香啊臘梅香。」

時代的鄉愁,兩岸的鄉愁,余光中的鄉愁。

版權聲明:圖片爲版權照片,由CFP視覺中國供《ETtoday新聞雲》專用,任何網站、報刊電視臺未經CFP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