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玩出新花樣

牛年開年,河南博物院成了“網紅”。

館內展櫃中陳列的一組靜態樂俑,化身“出走”的“唐宮小姐姐”驚豔全網;館內珍藏蓮鶴方壺、賈湖骨笛等重量級國寶現身舞臺;文創產品考古盲盒”成爲爆款,曾一度被熱情的網友買斷貨——這些帶有河南文化符號的寶物、節目、文創產品接連“出圈”,持續“霸屏”,被廣大網友直呼“太會玩了”。

這其中,河南博物院的盲盒是火了又火。從“失傳的寶藏”系列盲盒上架、售罄、補貨又預約限購,到新推出的“唐宮夜宴版仕女樂隊系列盲盒”,一直備受關注。

將盲盒概念與承載歷史文物結合起來,用現下最潮的“拆盲盒”方式,吸引人們從另一個維度來了解中原文化。其“火”的背後,是文博機構轉型的嘗試,是讓傳統文化“活起來”的嘗試,爲年輕人親近傳統,弘揚優秀文化,提供了思路和借鑑。

在家也能挖“國寶”

博物館在人們的印象中是有着悠久歷史、厚重文化的地方,拆盲盒是時下深受年輕人追捧的潮流,這兩者搭配在一起,就足以吸睛

所謂“盲盒”,就是一個盒子裡裝着不同樣式的玩偶手辦,一套6~12個不等。人們在拆開之前,不知道里面裝着哪一款,運氣好的話會抽到隱藏款,是這兩年很受年輕人歡迎的一種新潮玩具。

河南博物院的“考古盲盒”名字叫“失傳的寶物”,設置了“傳承”“史詩”“傳說”等不同級別。小盲盒價位40/50/60元,其中沒有洛陽鏟,大盲盒價位70/80/90元,有洛陽鏟,且價格越高,出稀有、隱藏款的概率就越大。讓前來排隊買盲盒、挖“國寶”的年輕人直呼“停不下來”“太上頭”了。

除此之外,還有一款能吃的“古錢幣巧克力”,包含10種院藏“古錢幣”,涉及春秋、戰國、西漢、新莽、北宋、北齊等時期,造型各異且精美,不但有創意還好吃,深受人們喜愛,尤其是孩子

3月7日,記者跟隨預約的人羣進入河南博物院展廳內。一過安檢,很多人先奔向取盲盒的櫃檯

馮佔鵬同學一起來的。他們在網上預約了盲盒,且在博物館一開門就先奔向一樓的文創店。“上一次我是先參觀完所有的展館之後去的文創店,買的時候有點晚了,只剩下‘史詩’大盲盒。這次我和同學先來的文創店,這樣可挑選的空間比較大。”

因爲預約的人數較多,很多人自覺排隊出示預約碼購買。陳豔站在隊伍中,心急地看着前面取到盲盒的人都買了哪個,不停地和身邊的朋友商量,希望能抽中心儀的“寶藏”。她脖子上佩戴的是上一次抽中的龍頭玉狼牙,特意問了線上客服,是塊阿富汗玉。

文創店裡的工作人員在出售時不斷提示,在開挖之前,戴上一次性手套,墊一塊布在下面,然後在“土塊”表面噴灑適量的水,方便開挖。用大盲盒裡的洛陽鏟、小刷子、挖掘棒等一些迷你版的考古專用工具,幫助挖掘出寶物。

“我從小都有考古夢,以考古的方式打開盲盒,不但能在家挖‘國寶’,而且感受了考古工作的繁瑣複雜。”陳豔說,挖出“寶藏”後,對照盲盒裡的說明書,瞭解所獲“寶藏”的名稱等,好玩又長知識。

同樣的場景在河南省其他博物館也時有發生。

在洛陽博物館,安檢旁邊的文創店裡也有很多人前來買盲盒,其中一些是來洛陽旅遊的外地遊客。

從網上“種草”盲盒的湯文文買了5個,準備拿回去和朋友一起“探險”。“作爲洛陽禮物,不但包裝很好看,也特別有紀念意義,很適合帶給親戚朋友作伴手禮。”

在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很多人蔘觀完,會在文創店買盲盒。“我是被咱河南文創圈粉了,沒想到厚重的歷史文化能以這種方式呈現,真是太讚了。”參觀者張先生對傳統文化以盲盒這種方式“出圈”讚不絕口。

以往,人們參觀博物館基本上是匆匆一瞥。如今,爲了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的需求,博物館通過跨界融合的方式,讓文物以另一種方式走進我們的生活中。

願意爲傳統文化消費

近年來,中國傳統文化越來越受關注,無論是詩詞大會、國家寶藏還是戲曲漢服,都成爲人們的關注點,甚至是潮流趨勢。

與此同時,傳統文化的迴歸以及人們強烈地認同感也從某種程度推動着帶有傳統文化元素的創意產品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願意爲傳統文化而消費。

“一入盲盒深似海,從此錢包是路人。”據調查顯示,每年有20萬人在盲盒上花費超過2萬,更有甚者能花上百萬。

在國內一些二手交易平臺上,盲盒背後存在着一個千萬級市場。每年閒置、交易的盲盒數量都在逐漸上升。

那麼,盲盒究竟有何魔力呢?那就是新奇感與驚喜感。其設置的玩法和機制也符合消費者追求個性、刺激的心理,滿足許多年輕人收集和社交的需求。

前年,鄭州市各大商場的電梯口或者出入口都會放置裝着盲盒的機器。先在屏幕上選擇不同系列,看到感興趣的點進去,會有一系列的介紹,包括隱藏款。然後加入購物車,付款,機器抓手將消費者選擇的系列送到取貨口。去年,除了機器售賣,一些潮品店也開始有盲盒出售。大都擺在進店的門口,消費者一眼能看到。看中哪個系列直接伸手取,櫃檯結賬即可。

“入坑”的李萌對記者說,她收集的盲盒多達七十個,且還在不斷收集。爲此她還專門加入一個盲盒羣聊,分享一些絕版或者隱藏款。

“考古盲盒”火了之後,她隔三差五去河南博物院,很快就把“傳承”和“傳說”系列都挖了一個遍。相對於普通盲盒,她道出了考古盲盒更受歡迎的原因——普通盲盒打開盒子,不用拆包裝袋,就知道里面是什麼,因爲盒子裡裝着一張卡片,一看便知。“考古盲盒”打開盒子,不把土清理完,永遠不知道里面藏着什麼寶物,甚至寶物挖出來了,還要上網搜尋一番。

“‘考古盲盒’一出現,手裡那些普通盲盒頓時就不香了。就是因爲‘挖寶’過程更復雜,還能學到些小知識。”李萌說,戴上白手套,拿上洛陽鏟,就能玩出“考古”的快樂。

可見,文化能在品牌與消費者之間建立一種聯繫,進而讓消費者在文化的消費中尋找到存在感、成就感。

截至目前,河南博物院的“考古盲盒”已售出15萬個,銷售額1000多萬元。

很多網友還在線上留言催促“河南博物院儘快出新盲盒”,對此,河南博物院文創辦主任宋華說:“通過當下喜聞樂見的盲盒形式,把精心仿製的‘瑰寶’埋藏其中,來增強互動性趣味性傳播性,向大衆科普‘寶藏’背後蘊含的歷史文化知識。”

在“挖掘”過程中產生的小小樂趣和未知的驚喜,能激起更多的人對文物、對博物館以及對考古的好奇與興趣,吸引更多的年輕人和孩子走進博物館,進一步瞭解中國文化、中原文化。

文創本身就像一個大盲盒

如何讓人們耐心去了解被封印在厚厚書本之中的歷史呢?如何讓更多的人走進博物館呢?如何讓人們看到珍藏寶物背後的那段歷史呢?

那就讓文物“出圈”,文化“入圈”。

通過當下喜聞樂見的“盲盒”形式,讓文物“活起來”。把呆板的“考古發掘”變成有意思的探索,讓年輕人喜愛歷史文化,讓孩子們瞭解中華文化。

近年來,全國各地多項政策引導學生走進博物館。博物館也在努力卸下文物的神秘感,幫助人們建立對考古及歷史文化的好奇心。

在河南博物院參觀的人羣中,隨處可見家長帶着孩子的身影。

採訪期間,在二號展廳,一位小姑娘戴着耳機,正對講解器輸入展櫃上的數字,認真聽着講解。她身上斜跨一個小包,裡面裝着兩個盲盒。媽媽李靜則陪着她,一起參觀。

談話中得知,小姑娘今年上七年級,平時除了在校上課就是上輔導班。媽媽擔心她知識不對稱,所以週末有時間都會來河南博物院逛逛。近期推出的盲盒,是小姑娘主動來參觀的原因之一。

“以考古盲盒作爲切入口,吸引孩子和家長來博物館,再自己動手‘發掘’,自己查看‘寶藏’的知識,這種用文創講歷史的方式我很喜歡,孩子更喜歡。”李靜說,這次女兒買了兩個盲盒,準備送給同學一個,一起“考古”。

河南省文博機構這些年一直在傳統文化的活化和大衆傳播方面不斷探索。

宋華介紹,在河南省博物館學會文創專業委員會的框架下,已有22個博物館參與到文物創新中來,還得到港澳臺及海外一些企業的關注和合作請求。今後會繼續增加有意思的文創產品,以此爲載體推動全省博物館的文創產業發展。“現在‘出圈’,未來‘出海’,把我們的中原文化、黃河文化傳播得更遠。”

這種“文化+”模式,打破了傳統博物館“進門看、看完走”的弊端,拓展參與渠道和感受,實現館內館外延伸融合,讓參觀者體驗到了傳統文化與潮流文化創新融合的魅力

鄭州大學教授李勇認爲,“考古盲盒”在春節期間的爆火與近年來傳統文化熱有關。在大衆消費時代,任何文化都有“熱”的可能。如何在商業消費中“守正創新”,如何能把這種火熱變成一種可持續發展的常態,成爲文化自覺,這是熱潮之後需要思考的問題。

確實,“考古盲盒”只是文創領域的一個產品,文創本身才是一個巨大的盲盒,令人期待。希望那些在時光裡沉澱的文物繼續被“發掘”出來,以更加新穎、有趣的形式講述歷史故事,彰顯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

我們不妨期待,讓更多中原文創產品乘風破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