握船票該棄守? 貨櫃三雄漲不動3大關鍵曝光

圖/財訊提供

圖/財訊提供

上半年當貨櫃三雄勢不可當時,人人都搶着當航海王,如今成爲重災區。還有船票的投資人都想問,「航運股業績這麼好,會出現終極大反彈嗎?」

《財訊》報導指出,雖然貨櫃三雄財報數字再漂亮,賺的錢再多,但股價漲不動就是漲不動。看在市場眼中可急得不得了,小散戶被大戶當成韭菜收割;當衝大戶更發出怒吼,盤中104張成交量連發,讓人莫名所以,原來這是在轉個彎飆國罵(諧音e04,以注音法輸入爲不雅字眼)。

只能說,「成也航運,敗也航運!」上半年當貨櫃三雄勢不可當時,人人都搶着當航海王,就連上市櫃企業手中持有航運股,都成爲一項多頭指標。誰知,行情一夕瞬變,航運股成爲臺股的重災區,然而國際船商龍頭馬士基股價卻還在創新高,反差極大。這讓還有船票的投資人都想問,「貨櫃航運股業績這麼好,會出現終極大反彈吧?」

要回答這個問題,必須從貨櫃三雄漲不動的3個關鍵理由開始抽絲剝繭。

關鍵1:明後年成長力還是個謎

多家看多航運股的本土投顧,研究報告引述財報作爲基礎,長榮、萬海及陽明3家公司,上半年一共賺進1700億元,這是歷史上從未有過的紀錄。以陽明爲例,上半年就賺進590億元,EPS(每股稅後純益)高達17.88元,根據《財訊》報導,以目前的價位而言,本益比連5倍都不到。

再說,按照目前國際航線的情勢,全球塞港依然嚴重,第4季運價可能會高於第3季傳統旺季,獲利進一步走揚的機率很高。《財訊》報導指出,市場預期貨櫃三雄長榮、陽明、萬海,明年合計將賺逾5000億元,單一公司的EPS可望衝到40元以上。所以,部分法人仍持續調高航運股的目標價,長榮甚至來到371元。

但看法相對保守的法人持着不同的意見解釋着,「財報的好壞,只是影響股價的一個因素」,有時候決定股價走勢,與股價高低點的位階、籌碼是否凌亂、大股東的心態都有着關聯性。

若是以財報作爲分析,想要擁有高本益比的先決條件,就是要維持年年不斷的高成長,這一點在傳產股身上就不容易看見。根據《財訊》報導,當前貨櫃三雄優異的業績衆所皆知,但明後年還可以擁有這樣的續航力嗎?可以繼續維持每股30、40元的獲利嗎?對未來獲利能力的不確定性,已是本益比無法提升、股價無法續漲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