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海洋法促進可持續發展研討會 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

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張軍主持中國現代海洋法促進可持續發展主題研討會。(澎湃新聞)

中國、薩爾瓦多、斐濟、巴基斯坦和南非常駐聯合國代表團,美東時間15日在2022年可持續發展高級別政治論壇期間,共同舉辦「現代海洋法促進可持續發展」視訊主題研討會。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張軍表示,可持續發展需要宣導國際合作、凝聚政治共識、加強海洋法治。與會各方鹹認,落實2030年議程,亟需完善全球海洋治理,國際社會應共同努力,不斷髮展現代海洋法,推動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

張軍主持會議。聯合國法律事務副秘書長蘇亞雷斯、國際海底管理局秘書長洛奇和聯合國秘書長海洋事務特使湯姆森作爲特邀嘉賓致辭。來自亞太、非洲、歐洲和美洲地區的專家學者作爲主講人,聚焦海洋法和可持續發展問題發表見解。俄羅斯、斯里蘭卡、伊朗、尼加拉瓜等國代表在互動環節發表評論。

張軍致詞稱,全球海洋治理面臨環境污染、氣候變暖、海平面上升等各種挑戰,這些問題並非哪個國家憑一己之力就能解決,需國際社會攜手應對。應共同高舉多邊主義旗幟,捍衛以聯合國爲核心的國際體系,維護以國際法爲基礎的海洋秩序,促進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

張軍表示,可持續發展需要宣導國際合作。去年9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聯大提出全球發展倡議,爲推動國際社會加快落實2030年議程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得到100多國和聯合國等國際組織支持,已有60個國家加入「全球發展倡議之友小組」。

張軍強調,可持續發展需要凝聚政治共識。今年6月,習近平主持全球發展高層對話會,與有關新興市場和開發中國家領導人共商全球發展大計,達成重要共識,併發布包含32項舉措的成果清單。中國將與合作伙伴一道,積極落實好這些重要成果,包括推動建立藍色夥伴關係、支持開發中國家海洋資源可持續利用和能力建設,爲後疫情時代的經濟復甦注入「藍色活力」,爲促進全球共同發展作出貢獻。

張軍表示,可持續發展需要加強海洋法治。現代海洋法是一個開放包容的體系,涵蓋《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其他涉海國際法律文書以及習慣國際法。各方應客觀、歷史地看待《公約》地位和作用,善意、準確地解釋和適用《公約》。

各方普遍贊同《公約》對促進海洋法治、完善全球海洋治理和實現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許多代表同時強調現代海洋法並不限於《公約》,而是一個開放包容的體系。

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法學院教授弗里斯通、中國海洋發展戰略研究所所長張海文、葡萄牙海洋法學會主席溫伯格、中國海洋環境監測中心高級工程師孫瑞鈞、南非外交部首席法律顧問喬伊尼在發言中強調,海平面上升、新興海洋污染和氣候變化等是當前海洋領域面臨的新問題,僅靠《公約》無法解決,落實2030年議程亟需完善全球海洋治理,國際社會應共同努力,不斷髮展現代海洋法,推動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各方願就加強全球海洋治理、加快落實2030年議程深化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