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十週年,雷軍正式承認輸給了董明珠:當時膨脹了

作者|崔玉賢

出品|本站科技《態℃》欄目組(公衆號:tech_163)

“作爲一個投資人,你會投資十年前的小米嗎?”

“不會。因爲成功概率很低。”雷軍沒有絲毫的猶豫,回答道。

雷軍說小米過去十年是創造奇蹟的十年:2010年小米成立,公司估值2.5億美元;成立四年估值突破450億美元,是創辦時期的180倍,成爲超級獨角獸手機產品三年時間拿下了中國市場第一寶座;九年時間成爲最年輕的財富500強公司,不到十年時間營收破2000億……

這樣的速度,前無古人。當然,在這個過程中,小米並不是一帆風順的,它也有過低谷,也經歷了手機行業的死亡螺旋,但它熬了過來。

十年間,小米經歷過被瘋狂追捧的“高光時刻”,也承受了“高配低價”的罵名;在追捧與爭議的裹挾下,小米成爲了獨一無二的新物種。

對於這十年,雷軍最自豪的是小米商業模式被充分驗證,小米推動了中國製造業轉型升級;最遺憾的是離做最好的手機還有距離,還在路上

新的十年,雷軍要清零重新出發。

高光時刻

1.2014年中國市場市佔率第一

十年前的4月6日,中關村銀谷大廈,平均年齡超過40歲的13個“老男人”,因爲一碗小米粥,開始“鬧革命”,創辦了小米。

此時的全球智能手機市場,國際上有蘋果三星國內華爲和聯想OV等衆多手機廠商,是全球競爭最激烈的行業。用雷軍的話來說,小米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2011年8月16日,小米1代在北京798發佈,雷軍的96頁PPT燃爆了現場米粉,當時的小米“爲發燒友而生”。黎萬強的“因爲米粉,所以小米”參與式營銷造就了米粉經濟的神話,並將小米推向了中國智能手機市場第一。

截止到2014年年底,小米手機出貨量超過七千萬臺(包括海外市場的數據),國內市場成功超過三星攀登第一,小米用三年時間就拿下了中國智能手機市場第一的寶座。同年底,小米完成新一輪融資11億美元,估值超過了450億美元。

這四年小米可以說是風光無限,成爲國產手機的代表,無論是茶餘飯後還是媒體頭版頭條,都有小米的身影。小米掀起了互聯網思維和粉絲經濟潮,讓大家感覺,風口上,豬也能飛起來。

在小米十週年雷軍的公開演講中,透露了小米高光時刻背後的故事。

在小米創辦的第一年,雷軍這個手機外行,花費了80%以上的時間來找人。第一位就是當時在谷歌中國研究院任職的林斌,“硬件+軟件+互聯網”的鐵人三項打動了林斌,讓他能夠毅然決然的加入小米。

但找人之路並不都像找林斌這樣順利,有的時候雷軍找了人家兩三遍仍然會被拒絕。因此,雷軍得出“找人不是三顧茅廬   找人要三十次顧茅廬”的感悟。

2.香港上市:當年最大IPO

2018年在資本市場的催促之下,小米香港敲鐘上市,成爲當年最大IPO。

此時的小米已經成爲一個“超級大市場”。除了手機業務,小米還有IoT與生活消費品、互聯網服務以及其他。雷軍稱小米不是單純的硬件公司,而是創新驅動的互聯網公司。

小米7年時間,年收入就突破了千億元人民幣,這一成長速度許多傳統公司無法企及。雷軍不止一次的提到了一組對比:在營收過千億的國際科技巨頭中,蘋果用了20年,Facebook用了12年,Google用了9年,國內科技公司,阿里用了17年,騰訊用了17年,華爲用了21年。而小米,僅僅用了7年。

這樣的成長速度也印證了小米獨創的“鐵人三項”商業模式:硬件+新零售+互聯網服務模式的成功。小米的新鐵人三項從最初的“軟件+硬件+互聯網”演進而來,這也是贏得小米二號員工林斌能夠從谷歌中國研究院離職的重要原因之一。

當時小米投資或孵化超過了210家公司,包括90家專注於發展智能硬件以及生活消費產品加強小米生態系統的公司。小米也將在中國的成功模式複製到了海外,進入全球超過74個國家和地區。

次年(2019年),小米如願上榜《財富》世界500強,排名468位,在上榜的全球互聯網企業中排名第7,在上榜的中國企業中排名第112位,成爲目前最快上榜(最年輕)的中國互聯網以及科技企業。

外界總是將小米與老牌500強企業比如蘋果、三星和華爲相比較,我承認不如他們。但仔細看小米的話,小米其實做的還不錯的。”雷軍在演講中提到。

3.10億賭約:一場成功的營銷

2013年正值小米模式大行其道之時。在年底央視的“中國經濟年度人物”頒獎典禮上,雷軍和董明珠的10億賭約成功引起了外界的關注。

當時雷軍表示,5年內如果小米的營業收入擊敗格力,希望董明珠賠自己1塊錢,董明珠在現場強硬迴應道:“1塊錢不要再提,要賭就賭10個億。”

雷軍透露,董姐姐臨時將賭約從1元提升到了10億元。

那時,小米剛剛成立3年,雖然是科技領域的明星公司,但年收入僅300億元,而格力電器年營收高達1200億元。單從營收對比來看,實力懸殊,但也正因爲如此,賭約才更有爭議和看頭。

雖然兩人當時是玩笑,但網民們卻認真了。此後每年,賭約都會被提及一次。

而在此後的五年,雙方也進入了彼此的主要業務陣地:小米已經發布了多款空調產品,並延續了小米品牌超高性價比的策略;格力也一直在嘗試做手機業務,後來還宣佈涉足芯片領域。

雖然2019年雙方公佈了各自2018年的營收總額:格力2000.24億元,小米1749億元。很明顯,董明珠贏了雷軍5年前的10億賭約。雷軍在承認賭輸了的同時,也反思了當時的做法,確實有點膨脹了。

“與董明珠打賭是小米創業路上做的一件蠢事了,”雷軍說道。

但此時,誰輸誰贏似乎已經不太重要,重要的是雙方都在品牌上有了一定提升,營收實現了增長。而這個賭約就像一個廣告一樣,總是成爲網民的談資和上榜媒體的頭條。

至暗時刻

1.2016年第一個大坎兒

當然,小米這十年的發展也並不是一帆風順的。

“2015年、2016年,我們遇到了小米十年中的第一個大坎兒。”雷軍曾經在接受中國企業家雜誌採訪時表示。

在2017年小米打了翻身仗之後,雷軍曾挖出來這個“坎兒”與大家毫無保留的分享。

在經歷了三四年每年超過百分百的高速發展之後,2015年-2016年小米出現了問題:手機銷量出現大幅下滑;出貨量未達預期;產能出現問題;市值也因此縮水。一時間,業界出現“小米模式遭受挑戰”、“線上渠道遭遇瓶頸”等等言論。

更重要的是,在手機行業有個死亡螺旋,如果銷售收入和出貨量下來了,就很難再起來。

此時的小米出貨量已經出現了問題。

於是,雷軍重新回到一線,開始補課。“我當時下了巨大的決心去研究硬件的所有研發流程,我也很感謝這兩年時間,把自己變成了半個專家或者說僞專家。”雷軍透露道。

也正是“勞模”雷軍的出馬,解決了小米遇到的困難,小米手機開始反彈。Strategy Analytics發佈2017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廠商出貨量及市場份額報告顯示,小米出貨量2320萬臺,市場份額達到6.4%,重回世界前五。

對於這個成績,雷軍曾表示,小米是唯一一個能在銷量大幅下滑後成功逆轉的手機廠商。也是因爲這次的大坎兒,雷軍堅定了“創新決定我們飛得有多高,質量決定我們走得有多遠”的想法。

不過,雖然小米手機銷量實現了逆轉,但小米手機品牌向高端轉型的嘗試卻失敗了。

據瞭解,同是在2015/2016年雷軍找了專家團隊對公司進行診斷,找問題,考慮品牌升級。因此,弱化了米粉的概念以及“爲發燒友而生”的口號,轉而提出“感動人心,價格厚道”的口號。

在產品層面,2015年小米發佈了小米Note頂配版,起步定價是3299元,對於從未超過1999元的小米來說,這個定價已經是天價了。不過,隨後小米Note頂配版就降價到2999元,再降到2499元,從而宣告高端之路失敗。

雖然隨後小米MIX站穩了3000元檔,但自從MIX1驚豔之後,MIX2和2S將概念機量產化了;MIX3的滑蓋設計卻吃了大虧,無人問津,2019年MIX停更。此次,雷軍在回覆網友的問題時提到“新一代 MIX 還需要一點時間。”

2.上市一週年股價腰斬

2018年7月9日,小米定價17港元/股,報16.60港元,較發行價下跌2.35%,開盤就破發。雖然後來這支被稱爲“年輕人第一股”的股價最高曾增至22.2港元/股,但隔天就開始下跌,並連續跌了約十個工作日。

在其上市一週年當天,小米的股價報收9.61港元/股,市值296億美元,相比一年前17港元/股的發行價下跌超過了43%,相比於巔峰時期22.2港元/股已經腰斬。

要知道,在小米上市之初,雷軍向所有投資者許下諾言:要讓第一批支持小米的投資者至少賺一倍。

雖然針對股價的不給力,小米也採取過相應的股票回購計劃,但刺激股價增長的作用並不大。

當然,這與股市低迷的大環境相關。另外,小米所處的智能手機行業競爭愈加激烈,小米又遇到高端轉型的陣痛。

2019年年初雷軍甚至不淡定地喊出了“生死看淡,不服就幹”的狠話。也是在2019年小米的智能手機業務啓動了雙品牌策略紅米品牌扮演了主打高性價比的小米角色;而小米品牌,開始按照雷軍的想法逐漸拋開價格的束縛向高端市場靠攏。

雖然上半年小米手機市場表現不容樂觀,但在第四季度實現了回暖,同比增長27%,全年出貨量1.25億臺,市場份額位居全球前四。

未來:最知名的品牌之一

新的十年,雷軍已經開始了規劃。

雷軍表示未來將公司核心戰略升級爲“手機+AIoT”雙引擎,併爲此加碼投入500億元。雷軍認爲,準備繼續將AIoT、智能生活的持續優勢轉化爲智能全場景的絕對勝勢,徹底確立智能時代的王者地位。

不僅如此,雷軍還將前金立總裁盧偉冰、原聯想集團副總裁常程小辣椒CEO王曉雁、前魅族高管楊柘以及前中興終端CEO曾學忠納入麾下。

網友認爲雷軍在組織“復仇者聯盟”,對此,雷軍則表示“他們是Super Hero,一羣最酷的人。”

對於這十年,雷軍最自豪的是小米商業模式被充分驗證,小米推動了中國製造業的轉型升級;最遺憾的是離做最好的手機還有距離,還在路上。

雷軍希望十年後的小米變成全球最知名的品牌之一,希望人們不再說雷軍是勞模了,因爲這個平臺屬於年輕人,希望有一大批創業公司因爲小米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