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綱首屆學測歷史科/學者直批:只想負面呈現中國史、國民政府

高中歷史(簡立欣攝)

108課綱高中歷史「以東亞史置換中國史」,3年前遭痛批「去中國化」;3年後的首屆學測歷史科考清末宣統、戒嚴等,學者直言「感覺上只想負面呈現中國史和國民政府」。另有一題考爲何1933年日據時期雙十國慶酒會能在臺北舉辦並喊「中華民國萬歲」,教師認爲應該是要塑造中國與「日本的臺灣」有所不同。

嘉義大學應用歷史系教授吳昆財表示,此次歷史科少少5題中國東亞史,要嘛把中國史當外國史,跟東亞史一併討論;要嘛是負面的清末宣統光景;要嘛是服膺執政者意識形態的西晉末年人羣流動。

臺灣史跟國民政府連接的也都是負面形象,吳昆財說,臺灣史10題裡考了戒嚴4題之多。「1949年之後兩蔣在臺灣的統治只有戒嚴嗎?沒有其他可談嗎?只是要喚醒人們對戒嚴的負面印象嗎?」戒嚴有其時代因素,當時冷戰,國際環境是共產主義跟資本主義的競爭,不是隻有臺灣的問題,很多國家都宣佈戒嚴,美帝也同意臺灣戒嚴,要講就從頭講到尾,不能掐頭去尾只講兩蔣不好。

第16題提問,爲何1933年國慶酒會能夠在臺北舉辦,美國、義大利駐臺領事及臺灣總督府長官出席,會場懸掛中華民國國旗、演奏中華民國國歌、高呼「中華民國萬歲」?答案是C「中國僑民日多,國府已在臺北設立領事館」。

吳昆財說,出題一定要有中心思想,這一題到底想講甚麼?其實就是想隱隱約約說:「唉唷你看,中國跟日本本來就可以很好啊,日據時期臺灣總督府還請中國僑民來臺北喊『中華民國萬歲』呢。」

吳昆財說,如果想考中華民國外交史、中日關係,不需要挑這個年代;要講中華民國萬歲,就大方在中華民國統治的1949年之後去喊,或是1933年在中國大陸喊,爲什麼要在日本殖民時期的臺灣喊?題目已經這麼少這麼珍貴,還出這麼小的考題,讓人覺得突兀。

有學者表示,這就跟現在總統蔡英文肯定蔣經國「反共保臺」一樣,是在吃中國的豆腐。不具名高中教師則認爲,這一題從題幹上來看還一般,問題出在答案上:「中國僑民」一詞,應該是要塑造中國與「日本的臺灣」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