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花成爲新疆春季旅遊招牌

新疆霍城縣薰衣草田。 經濟日報記者文匯

四月新疆,杏花爛漫。近年來,走進“杏花村”、徜徉“杏花谷”、參與“杏花節”成爲新疆春季旅遊的招牌。杏花,成爲新疆“賞花經濟”的一張金名片

梳理新疆各地開展以杏爲媒,發展“賞花經濟”的思路、成效和經驗,具有一定意義。那麼,一朵杏花,帶來哪些啓示?

啓示一:加大投入力度。“賞花經濟”是旅遊經濟的一個分支,目前發展仍不夠充分,配套建設不足,這就需要加大投入力度。其實,當初栽培杏樹林主要是爲了培育林果業,發展賞花遊則是“無心插柳”,因此需要圍繞旅遊業發展需求彌補短板。目前,新疆一些地方已對杏樹林整合、提質,讓賞花基地更具規模化、更具看點;另外,有的地方通過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大幅提升了接待能力,從而釋放了“賞花經濟”發展潛力

啓示二:開掘產業深度庫車市作爲“中國小白杏之鄉”,明媚春日裡,杏花燦若雲霞。最近幾年,當地堅持深挖“賞花經濟”文化內涵,讓旅遊經濟與民俗文化互動,提升了杏花遊品位,爲“賞花經濟”注入了新活力,孕育了發展新動力。比如,庫車市將民俗風情植入賞花遊,在杏樹林開展民族歌舞表演,舉辦“杏林演唱會”“杏林故事會”等,通過開掘產業深度,提高了杏花遊的熱度,深受遊客歡迎。

啓示三:堅持拓展廣度。旅遊業的顯著特點融合度高,推動“賞花經濟”高質量發展應着眼於旅遊供給結構性改革,跳出花來看花,並將其作爲載體媒介,融合更多業態營造乘數效應”。在推動“杏花經濟”發展過程中,新疆各地就注重在產業融合上做文章,開展“賞花+”模式,豐富了旅遊產品產生“1+1>2”的效果有力帶動了“賞花經濟”興起,激發了發展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