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美行業迎來規範發展黃金期:上演“冰與火之歌”

近年來我國醫美行業發展迅速,市場也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不規範行爲,包括:無執照或不按執照範圍開展醫美服務、醫生或護士無證上崗超範圍上崗、使用假貨/水貨或超範圍使用針劑、誇大宣傳等問題

2002年以來,國家出臺了多項法律法規、指導意見、行業標準、整頓方案推動醫療美容行業的規範化。今年6月份,在暑期及畢業季來臨之際,八部委聯合發佈《打擊非法醫療美容服務專項整治工作方案》(簡稱《整治方案》),旨在在全國範圍內開展打擊非法醫療美容服務專項整治工作,時間長達半年。

監管部門的介入意味着什麼,是否會起到正本清源的作用?對現有的醫美行業發展會產生什麼影響?行業格局是否會發生實質性改變?

針對這些問題,長期致力於打擊黑醫美的互聯網醫美平臺新氧相關人士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行業監管對公司長期發展而言是好事,否則平臺也很難統一管理入駐的醫美機構

“《方案》的提出,主要爲降低醫美風險以及相應的糾紛,打擊非法醫美,虛假廣告,規範產品、服務質量,此政策長期執行可以促進行業健康發展。”工銀國際研究部醫藥行業總分析師張佳林向記者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醫美行業上演強監管、資本市場醫美概念股持續調整之際,618期間醫美消費仍在持續增長,而仍有部分上市公司繼續進入佈局這一賽道,在A股上演了一場“冰與火”大戲。

冰:行業迎來嚴監管

近年來,隨着人們愛美需求的持續增長,黑醫美現象持續發生,行業“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愈加明顯,也越來越成爲消費者關注的焦點。

中整協數據表明,目前我國合法合規開展醫美項目的機構僅佔行業12%,非合規機構數量超8萬,醫美非法從業者人數至少在10萬以上,合規醫師僅佔行業的28%。監管介入醫美領域是當下行業亂象存在之下的必然。

此次《打擊非法醫療美容服務專項整治工作方案》是由國家衛生健康委、中央網信辦、公安部、海關總署、市場監管總局、國家郵政局國家藥監局、國家中醫藥局八部委聯合發佈。

本次的整治工作於2021年6月-12月逐步開展。具體可概括爲:“三不得、五嚴禁”。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具備法定條件,不得開展醫療美容服務、不得違法採購、使用醫療美容類藥品和醫療器械、不得發佈醫療廣告或變相發佈廣告等等。

這場歷時半年的專項整治,其參與執法部門之多,力度之大,被解讀爲截至目前“史上最嚴”醫美整治工作。

云溪基金總經理陽勇向《證券日報》記者介紹,醫美市場需求旺盛,但上游水貨、假貨及中游黑醫美機構橫行仍爲行業痛點,此次國家相關部門出手打擊非法醫療美容服務專項整治工作,推進醫美行業重整洗牌,淘汰水貨假貨及出清非法違規黑機構,加速龍頭市佔率提升,長期看利好行業的發展。“醫美行業是長坡厚雪的消費升級賽道,從供給端、需求端、渠道端和支付端的數據均顯示行業迎來規範發展的黃金時機。”陽勇認爲。

“上述政策的執行有利於正規機構和正規產品站穩市場繼續擴大市場份額,起到驅逐劣幣的作用。”森瑞投資研究員陳鎮豪表示。

不過,數據顯示,今年6月份以來醫美概念股持續調整。

毫無疑問的是,此次《整治方案》的實施短期內仍將會影響到下游的需求端。

“醫療美容機構盈利取決於成本端的獲客成本,如果考慮大家都用統一成本的材料產品,那麼美容機構比拼的應該是怎麼獲客,建立自己的口碑問題。”陳鎮豪表示。

火:醫美需求仍在增加

值得一提的是,儘管監管開始對醫美行業進行新一輪規範監管,但在行業看來,這個市場仍具有較大的增長空間。

記者從阿里健康獲悉,618期間,天貓醫藥平臺上和“變美”“調節身體機能”相關的健康商品成爲最受歡迎的趨勢商品。在“愛美”相關的健康商品中,保障面部健康的醫用敷料(醫用修復面膜)、提升顏值的彩色隱形眼鏡,以及身材管理爲代表的酵素等產品同比增長均在一倍以上。而帶有煙酰胺成分的口服美容商品最爲耀眼,同比增長高達261%。

云溪基金總經理陽勇則表示,隨着我國人均消費水平的提升,醫美人均消費支出在擴大。同時,隨着醫美羣體年輕化消費觀念的改變等,醫美消費羣體在快速增長,目前我國醫美市場規模全球第一,而且我國醫美行業增速常年高於全球平均水平,行業的滲透率在快速提升。此外,監管趨嚴,行業不斷規範,進而保護消費者,減少行業負面事件以維護行業整體形象,能推動醫美產業長足健康發展。

此外,仍有部分上市公司持續佈局這一賽道。6月16日,中超控股宣佈,擬以自有資金1億元投資設立江蘇中超醫美健康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正式進軍醫美領域。5月28日,特一藥業發佈公告,公司大健康產業投資運營平臺廣東特美健康科技產業有限公司以625萬元現金收購廣州特壹美醫療美容門診部有限公司25%的股權。

“本身醫美這個市場目前還不夠成熟完善,但整體上利潤端是比較可觀的,景氣度也非常高,市場上的醫藥企業試圖通過醫美賽道來轉型。”陳鎮豪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