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風1分鐘傷2百萬個腦細胞 119搶救「黃金15分鐘」怎麼做到?

119搶救生命、避免腦傷 黃金15分鐘如何做到?(示意圖/康健雜誌提供)

近年來傳出不少名人中風的悲劇,包括玉山金控科技長陳昇瑋、金鐘影帝吳朋奉等,不僅讓人惋惜,也喚起國人對腦中風議題的重視。臺灣腦中風學會理事、雙和醫院中風中心主任陳龍強調,搶救中風是與時間賽跑,「1分鐘就會傷害200萬個腦細胞,爭取時間非常重要!」

近10年來,腦中風治療的臨牀已有很好的治療指引與效果,致死率明顯下降,「可惜的是,至今10個病患當中只有1個用得到。」他認爲許多人的中風防治識能不足、警覺性低,第一時間又因「擔心浪費救護資源」等原因而不敢打119即時送醫,因此腦中風的「發生率」下降不多,甚至還有年輕化趨勢。

陳龍也指出,急性缺血性腦中風的病人,目前最有效的治療,是在發病3小時內施以靜脈溶栓、6小時~24小時進行動脈取栓。「國內靜脈溶栓比率,10年前約僅3~5%,現在雖然進步到9~10%,但仍有很大的加強空間。」

他認爲,病人要能用得到並縮短治療時間,就要在中風症狀發生後愈快到達醫院愈好,而如何提升民衆具備辨識腦中風症狀的能力,知道中風後腦部受損的嚴重性,並懂得即時撥打119求救等,是現階段中風緊急救護最迫切解決的方向。

(示意圖/康健雜誌提供)

●限時搶命,串聯到院前後讓急救更順暢

對於民衆的中風急救識能不足,第一線消防急救人員也很有感,「從家裡到醫院,若是由救護車緊急護送,平均只要17分鐘,但我們仍看到許多自行到醫院就醫,慢慢等公車坐捷運掛門診的場景。」

爲什麼要叫救護車而非自行就醫?因爲檢查、診斷可以提前在救護車上開始。爲提升救護服務品質、接軌到院前後緊急救護服務,新北市政府透過雲端科技建置行動急診室。「概念是把急診室甚至門診專科的醫師拉到現場,再透過雲端系統與救護現場的無線通信網路,拉回醫院做整合串連。」

(圖/康健雜誌提供)

林士閔解釋,當救護車接獲通報後抵達病患家中,針對疑似中風個案便立即進行辛辛那提G-FAST測試,並開啓智慧雲端動態救護系統,將評估的患者資料如症狀起始時間、腦中風測試結果發送醫院端,啓動中風團隊的運作,減少準備時間。

而同時在救護車上,救護人員也對家屬衛教,告訴他們可能面對的醫療選擇,抵達急診室後快速通關,神經內科團隊也已就位,大大縮短檢測與處置時間。

缺血性腦中風的治療包括靜脈溶栓和動脈取栓兩類,其中動脈取栓術經由導管技術取出血栓,日後失能及死亡機率較低,但難度較高,並非每家急救醫院都有能力施作,因此林士閔指出,消防局須以「就近」、「適當」爲原則,將病患送到適合的急救醫院,爭取病人的復原機會。

●心跳停止,急救後的復甦照護更顯重要

造成腦部不可逆的損傷原因除了腦中風之外,心跳停止也是大宗。一旦心跳停止,腦細胞缺氧約4、5分鐘就會開始壞死,因此,心肌梗塞導致心跳停止的病人,很多狀況是心跳救回來了,腦袋卻不一定能救起來。

臺大醫院急診醫學部主任黃建華說,以全球統計觀察,心跳停止能夠被救回來到清醒階段的比例不超過10%,「10人中只有1人能恢復到清醒狀態,過程中需要靠各團隊投入相當大的努力才能突破,目前醫界更投入許多臨牀研究纔有這樣的成績。」

對於OHCA(院外心跳停止)病患來說,第1個關鍵點就是到院前的施救。林士閔指出,一旦遇到重症或OHCA病患,新北市會派出全由EMT-P組成的高階救護機動支援隊(EMT-P+),且所有救護車都配置生理監視器、自動心肺復甦機等高階救護設備,爲患者爭取救護處置時間。

國內現階段的緊急醫療救護制度完善,無論是從到院前的急救如CPR的訓練、AED的廣設等都成功救回許多心跳停止的病人,「CPR或電擊都是急救的第1步,但仍有一部分病人因爲缺氧太久造成腦部受損,導致各種程度的失能而留下遺憾。」而復甦後的照顧也需要專業且多面向的處置,才能避免腦部永久損傷所造成的失能。

「近幾年對於目標溫控治療(低溫療法)的治療經驗與研究愈來愈多,發現可改善心跳停止病患急救後的預後,減少失能與降低死亡率。」黃建華從相關研究指出,當急診病患搶救回來後,若能透過目標溫控治療,醒來的機會可多4成、存活機率也增加達25%,等於補足了生命之鏈的最後環節。

(圖/康健雜誌提供)

●命救回來之後,續用溫控療法搶救腦細胞

全球已有不少實證醫學證據顯示,低溫療法在頭部外傷患者身上能有明顯的預後效果。事實上,關於低溫療法在學術上的討論很早,從小兒發燒使用酒精擦拭、到醫院端透過保溫毯來維持正常體溫等,都屬於溫控治療的一環。

臺灣神經創傷學會理事長、臺中榮總李旭東主任指出,國內外使用低溫療法的案例不少,包括德國賽車手舒馬克、南韓三星集團總裁李健熙等都採用過;甚至前臺中市長夫人邵曉鈴因車禍重創,也是應用低溫療法搭配葉克膜來保護腦部功能。

李旭東指出,國際上對於成人心跳停止及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變的應用上早已是標準治療,可透過降溫減少腦部缺氧造成的傷害、改善預後的效果也在臨牀運用日益熟悉下愈來愈明確。

包括2019年西雅圖共識,也將低溫療法視爲治療第1階段控制發燒、降低腦壓的最後一道防線;於2020年美國神經重症照護協會所發表的「急性高級神經救命術」世界指引中,也納入溫控治療的概念。

臺灣約在2006年已陸續引進低溫療法,並且在醫界與各醫學會的推動下,2015年將心跳停止及新生兒低溫療法納入健保給付範圍。李旭東認爲,隨着國際上使用溫控療法的案例愈來愈多,臨牀使用指引也愈發清晰,期待未來能開放更多病人使用。

目前包括臺灣神經創傷學會也已提出方案,嘗試推動將腦創傷者列入溫控療法的健保給付範圍;而現行建議方案則以嚴謹的「難治型顱內壓升高」條件下,排除禁忌症後,在開刀、藥物治療無效後使用,「預估1年約有200~300人可因此受惠。」這也是醫界認爲,在降低健保負擔考量下,把資源放在最適的患者身上的權衡作法。

●健保資源有限,錢要用在刀口上

儘管醫療新科技可以救人,但在健保資源有限之下,醫療的給付範圍仍有限制。

中央健保署署長李伯璋高舉分級醫療的重要性,他認爲基層醫療的判斷必須尊重,如何及時抵達專責醫院、搶時間挽救病人性命是緊急救護很重要的方向。

尤其在醫療生態鏈中,仍須靠團隊的努力,無論是醫院端、病患端甚至是政府相關單位,都需要各單位提供專業訊息。

他也企盼醫療機構在面對急重難纏症狀的病人時,對真正有需要的醫療行爲也不要錯過。「畢竟健保的資源有限,如何把錢用在刀口上,是政府部門責無旁貸的責任。」

至於現階段很重要的是如何調整醫療端的急診現況,讓民衆瞭解急診的真正用途,並強化大衆的中風識能,包括瞭解危險因子、腦中風的症狀,知道中風後腦部受損的嚴重性,並懂得即時撥打119求救,這些都是縮短急重症黃金救援時間的關鍵,讓生命不留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