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10個區成功創建國家級“千兆城市”

5月17日,重慶市信息通信業以“數字創新促進可持續發展”爲主題舉辦了世界電信和信息社會日紀念活動。據活動消息,截至今年3月末,全市共有10個區成功創建國家級“千兆城市”;全市每萬人擁有5G基站數達到31個,5G發展位於全國第一梯隊。

據悉,以5G和千兆光網爲代表的“雙千兆”網絡,能向單個用戶提供固定和移動網絡千兆接入能力,具有超大帶寬、超低時延、先進可靠等特徵。二者互補互促,構成了新型基礎設施的承載底座,正成爲支撐數字經濟發展和推進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的戰略基石。

截至3月末,全市每萬人擁有5G基站數達到31個,行政村5G網絡通達率超94%,所有行政村具備千兆網絡接入能力;全市已有渝北區、江北區、渝中區、大渡口區、沙坪壩區、黔江區等10個區成功創建國家級“千兆城市”。

在適度超前推進“雙千兆”網絡建設的同時,重慶也在適度超前佈局算力設施建設。據重慶市通信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截至2023年末,重慶數據中心集羣已投產2個超大型數據中心、11個大型數據中心、40個邊緣數據中心,建成3個智算中心和1個高性能計算中心。

另一方面,重慶市信息通信業也主動利用新型數字基礎設施賦能各行各業。

比如在工業互聯網領域,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國家頂級節點(重慶)上線運行5年多來,已接入標識解析二級節點51個,接入企業節點超3.6萬家,實現了對重慶“33618”現代製造業集羣體系中3大萬億級主導產業集羣和3大五千億級支柱產業集羣的全覆蓋。

截至2023年末,重慶還將3家企業培育成爲國家級“雙跨”平臺(跨行業跨領域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了66個“5G+工業互聯網”重點項目,覆蓋10餘個行業領域;打造了20餘類典型應用場景,推動4個“5G+工業互聯網”項目入選全國工業互聯網試點示範項目名單、6個5G工廠項目入選工業和信息化部5G工廠名錄。

此外,近年來,重慶還加速佈局“5G+數字住建”“5G+文旅”等應用場景,形成了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典型應用場景案例;推動5G、千兆光網、物聯網、算力網絡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在32個行業領域加速賦能,到2023年末,已形成近500個創新項目。(黃光紅)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繫: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爲我們將追究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