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時社論》民衆黨擔得起最大在野黨嗎

中時社論

國民黨近期表現令人失望,許多對政府施政不滿的民衆,將期待轉移到臺灣民衆黨。美麗島電子報最新民調顯示,國民黨好感度邁入「死亡交叉」,不僅遠遠落後執政的民進黨,甚至還輸給民衆黨;臺灣「最大在野黨」的擔子,真的要由民衆黨挑起來了嗎?

取得在野陣營領袖地位

臺灣民衆黨有兩個特點,第一個特點像曾經的新黨,「內部競爭外部化」,用正面的觀點看是公開透明,負面來看就是同志互批刀刀見骨。1995年新黨在立法院選舉取得21席,區域立委得票率達13.1%,坐穩第三大黨地位;然而新黨人士個個頭角崢嶸,誰也不服誰,不斷內耗的結果,今天已經式微。

柯文哲主席顯然意識到民衆黨的「人和」問題,從國民黨挖來謝立功擔任黨秘書長,希望強化整合,目前來看,只能說「形式上」有些許改善。

民衆黨第二個特點像親民黨,主要仰賴一位政治明星。2004年親民黨有衆多英雄好漢環繞着宋楚瑜,但宋楚瑜大選落敗後,許多成員轉而投靠崛起中的馬英九,親民黨因而勢微。民衆黨若只靠一個柯文哲,註定走上親民黨的覆轍。

目前民衆黨雖然好感度超越國民黨,但若問一般民衆「誰是臺灣的最大在野黨」,大部分人還是會認爲是國民黨,原因在於國民黨一直站在制衡民進黨的正面戰場。從罷免王浩宇、陳柏惟到公投、立委補選,國民黨發動一場又一場攻擊,有的是民間發起的反對運動,國民黨也介入聲援;雖然吃了不少敗仗,但國民黨旗幟鮮明。

依據美麗島電子報民調,民衆黨的「好感度」高於國民黨,這是因爲在抗衡民進黨的議題上,國民黨負責正面戰場,也承受着所有的後座力。但另一方面,國民黨的「支持度」依然是民衆黨的兩倍,可見許多人雖然對民衆黨有好感,但並沒有轉化爲支持。國民黨支持度重挫是戰術錯誤的結果,若能修正錯誤,並非沒有重振旗鼓的機會。

柯文哲首次競選臺北市長,深綠標籤鮮明,一路走來搖擺不已,現在一般把他歸類爲「藍」,依據民調分析,其支持者也以藍營爲主。柯爲了避免被貼上「藍」標籤,經常刻意藍綠各打五十大板;民衆黨反對萊豬,但寧願以「源頭管理、明白標示」來區隔國民黨主張的「禁止萊豬進口」。換句話說,柯文哲與民衆黨沒有價值觀,沒有鮮明的政治主張,只有選票取向的政治遊戲。

民衆黨不分區立委蔡壁如很誠實,「民衆黨成立的目的,就是送柯文哲進總統府」,但進總統府不是進入市政府,執政要有治國理念,要有國家方向,民進黨有,國民黨曾經有,只是現在迷航,民衆黨呢?一個沒有方向感的政黨與政治領袖如何帶領國家?

整合主張而非選舉分贓

柯文哲有兩道關卡。第一個是治國人才庫。2000年若是宋楚瑜勝選,他可以直接班師回朝,接收國民黨所有資源;柯文哲若執政,能找誰來當行政院長?部會首長、國營事業董事長又有哪些口袋名單?就選舉論選舉,民衆黨要能在2024勝選,現在就要端出最大在野黨應有的政策主張,「跟國民黨、民進黨不一樣」不算是立場,更不是主張。

畫出柯文哲當選總統的路徑,須先凝聚反對民進黨、不滿意蔡政府施政的民意,在民衆心中取得「在野陣營領袖」的地位,然後有自己鮮明的政策主張,才能在2024大選邊緣化國民黨;要達成這個目的,就先要有「領導在野勢力制衡民進黨」的自信。

特別是兩岸議題,柯文哲身爲二二八事件受難者家屬,沒有國民黨的原罪,有正當性在北京與臺灣民意之間,找出最大公約數。蔡英文政府用「反共」取代「臺獨」,雖未釀成戰爭,但是兩岸之間堅壁清野,仇恨循環影響到臺灣高教、觀光產業的發展生機,及民衆實質薪資,乃至於年輕人的生育意願。

民衆黨要主動出擊,從內部開始整合,有了清晰的政策主張,再號召舉行「在野國是會議」,凝聚在野勢力政策的最大公約數,此時的「藍白合」纔是政策的整合而非職位的分贓。有了共同的主張,民衆黨與國民黨的競爭就是單純「人」的比較,選民自然會集中票源給最好的人選,極大化2024政黨輪替的機率。

所有民調都顯示超過半數民衆對經濟不滿、庶民生活日益困難,蔡政府的施政並非沒有破口,只是在野黨沒有抓準民意,因而虛耗能量。誰能抓住民心向背,成功整合在野勢力,誰就有機會成爲2024大選的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