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時社論》細數2020大選風雲人物

韓國旋風」與「柯文現象」若獲得九合一選票的驗證,將是2020總統大選的重要啓示,更將造成重大的影響。圖爲2016年11月在北市議會備詢,看到韓國瑜(左)出場,柯文哲(右)忍不住笑出來。(本報資料照片)

九合一選舉進入倒數計時,此次選舉掀起的「韓國瑜旋風」與「柯文哲現象」,顯現了選民對執政黨的不滿、對藍綠傳統政客的厭惡、對政黨政治的失望,呈現了鮮明的「選人不選黨」與「庶民主義」的取向,喜歡接地氣、講真話、直白的候選人,討厭遮遮掩掩、唱高調、喊口號、說話「雲深不知處」的政客。「韓國瑜旋風」與「柯文哲現象」若獲得九合一選票的驗證,將是2020總統大選的重要啓示,更將造成重大的影響。

不論是臺北市長柯文哲4年前捲起的白色旋風、今年競選連任的笑傲江湖,或韓國瑜參選高雄市長颳起的「韓流」,他們共同的特點是獲得跨黨派民衆的青睞,在網路鄉民力挺下,透過新媒體的傳播與交流平臺,突破以往候選人必須依附政黨組織,才能進行快速動員與宣傳的限制。網路能夠發揮螞蟻搬象的羣衆力量,迅速取得選舉經費並快速宣揚理念,不僅讓選舉文化邁向新的里程碑,也讓許多不具有血緣或派系背景的優秀人才,更有機會參與公職選舉。

柯、韓兩人的文宣短片都直接從市民的感受出發,以同理心作爲市政規畫與競選政見的核心,而不是誇大不實的建設承諾。他們看似欠缺華麗包裝,卻能在網路直播平臺上獲得數百萬人次觀看,讓粉絲短期內暴增。候選人能不能接地氣,比口頭宣示「在地」、「本土」重要;能不能聽見基層的聲音,具體迴應民衆關切的問題,比邀來大堆頭排排站的黨政要員、政壇耆宿麥克風吹噓該如何「愛臺灣」,更能讓選民感動。

再看參選新北市長的侯友宜和角逐連任桃園市鄭文燦,雖未如柯、韓般捲動網路人氣,但務實的問政風格,勤政親民的作風與廉潔的形象,讓對手找不到攻擊點。侯友宜在藍、綠執政時期都曾經擔任要職,能力獲得廣泛肯定且擁有跨黨派人脈;鄭文燦在藍大於綠的桃園市,打破了藍綠政治板塊,獲得跨黨派的認同,足見以藍綠畫線、以意識形態圈粉,是低估選民的智慧。

國、民兩黨向來眼中只有藍綠,國民黨的安定牌和經濟牌,從80年代一路打到現在,既玩不出新把戲,也走不出對政治家族、派系和黨產的依賴,在國家定位論述上更是一敗塗地。民進黨一貫拿戒嚴時代國民黨的劣行、二二八事件的悲情當選舉吸票機,自己卻在權力魔戒的誘惑下,把手伸入校園、媒體、社團,政務官照樣欠缺擔當,政二代爭當肥貓,重返執政以來,同樣搞行政動員,靠預算投放資源攏絡地方樁腳,編造冰冷的數據吹噓政績,追討黨產與轉型正義實質是在裂解反對黨,企圖萬年執政,結果不僅支持者對民進黨失去理想而不滿,反對者更在悲情憤懣情緒下,熱情支持非民進黨候選人,纔會造成「韓國瑜旋風」與「柯文哲現象」。

臺灣歷經三度政黨輪替,國、民兩黨相互諉過,令民衆厭惡。如今,國民黨在野,黨產已遭凍結、組織弱化,不再成爲民衆算帳的標靶,民進黨選情不利,只好猛打反中牌、反併吞。但民進黨忽略了,選民反對國民黨的不是兩岸和解,不是經貿交流,而是政商勾結的掮客流弊。民進黨卻造成兩岸交流中斷、經濟受到打擊、安定受到威脅、現狀難以維持。中美對峙更引發臺海動盪,兩岸危機升高,選民對未來更不安心,這不是選民所希望的。

兩岸關係是臺灣安全繁榮之所繫,臺灣未來無論走向統獨或長期維持現狀,臺海危疑動盪的現狀必須改變,兩岸應回到和平的正軌。若「韓國瑜旋風」與「柯文哲現象」能獲得選票驗證,將重新詮釋「臺灣本土」與「兩岸關係」,柯、韓或有機會帶領檯灣創造新局,取得2020總統大選主導地位。

對民進黨而言,九合一若大輸,蔡英文又不能徹底反省並做出天翻地覆的改革,就註定跛腳,很可能成爲史上首位1任總統;即使小輸,若不改變對炒作反中、臺獨議題的依賴,不能與藍營羣衆和解,她的局面仍會很艱困,與賴清德陳水扁的關係也會非常微妙;若她願意、有能力通過「新臺灣前途決議文」,提出新的兩岸論述,重啓兩岸和解契機,或許還有機會創造新局。至於國民黨,無論九合一小贏或大贏,吳敦義朱立倫江宜樺張善政,甚至馬英九都有意爭逐下屆總統大位,將重演幾個太陽爭出頭的爛劇碼,「非典型」韓國瑜鋒頭正盛,若韓不願改變國民黨宮廷文化,國民黨就可能註定是邊緣小黨的宿命。

九合一選舉已展現改變契機,選民就一起透過投票來帶動改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