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守歲

重陽之後,洛陽城中城外的秋意漸漸寡淡下去。蘭芷園卻由於匠人的悉心搭配,尚有些引自西域的耐寒花卉不畏秋風,傲然吐芳。又有些常綠的針葉喬木映襯着,竟沒有太多凋敝之意。

然而大約是丙汐和彤裳的病都日漸好轉的緣故,孟珏來這蘭芷園的次數卻越來越少,由初時的三日一來減爲七日一來,又漸漸少至半月一次。三月有些惴惴不安,擔心是因爲那日說破了空蒲團的緣故。丙汐雖也望穿秋水,因爲有彤裳陪着倒也未覺寂寞。

不知不覺,已是歲末。三月她們往年都是看公子的意思辦置年節。這幾年常常儉省了事。今年卻有了丙汐出謀劃策,又參考了魯地和洛陽的習俗,自臘八之後就開始制竈糖竈餅祭竈神;又剪制各種窗花裝飾屋宅;再在園中以彩席搭制天地樓以拜祭天地。彤裳的癇病已很久未犯,也跟着園子裡的大人們忙前跑後,興奮不已。丙汐更是親手寫了桃符,懸掛在蘭芷園的正門旁。三月四月她們也忙着置辦年貨,雖各自辛苦,卻都覺着公子四方的產業雖多,只這蘭芷園今年第一次有了家味和年味。此時離孟珏上次離開已近半月,三月便送了鴿信於隨行的九月,說大家等着公子來園中與他們共同守歲。然而信鴿飛出許久,也未見歸來。

除夕卻在這一日悄然而至。晌午微晴,午後卻漸漸零星飄起雪花,飄到日暮時分,臺階上已是薄薄玉色。才點起紅燈,彤裳便吵鬧着要吃下午瞧見的糖餅,園中的女子們雖等不到大人,卻拗不過小孩子,便也歡笑着開了席。每一道菜上來,丙汐都讓葵兒預留了一份備在廚房的暖臺中。三月只看着笑而不語。

未至雞鳴,洛陽城中各家各戶已紛紛到門前開始燃燒長竹。那爆竹之聲如擊浪轟雷,不絕於耳。丙汐抱了彤裳到園中高處遙望洛陽城的方向,看見落雪的城中各家門前都燃起了紅燈。彤裳用小手捂了耳朵,咿咿呀呀的兒語全被那炮竹聲淹沒了。四月和葵兒穿廊入室,正幫着廚房上最後一道年夜飯—餃子。唯有三月幾次跑到前院,啓了大門向外張望,卻每每失望而歸。

水餃既已擺定,大家便重又添酒入席。丙汐以茶代酒,道,“去年此時還在魯地家父的膝下承歡,今年此時卻已在這裡與姐姐妹妹們守歲迎新了。“她的眼睛雖笑着,眼底卻霧氣濛濛。

三月知她這一年中漂泊幾處的艱辛和在死門掙扎的險狀,舉杯道,“丙姑娘這一年坎坷辛苦,然而往前看,百花千卉總是春。“

“好一句百花千卉總是春。“一個幾分癡癲幾分油滑的男子聲音自門外響起。接着門簾一挑,兩個竹笠薄雪,身着裘袍的長身男子走了進來。

“大公子!“三月驚喜間脫口叫道,待看清楚另外一人更是喜出望外,“公子!“

“洛水和黃河都結凍斷流。沒有水路只能趕走旱地。孟珏一邊脫下竹笠交與三月一邊淡淡道,“從豫章趕到這裡,跑壞了好幾匹馬。“

榻上正被丙汐籠在懷中的彤裳伸出兩隻小手,大叫起來,“爹爹。。。爹爹。。。“劉賀也卸了竹笠,趕過去正要將彤裳抱入懷中,又退身道,“我們在曠野雪夜中奔馬許久,身上的寒氣太重,還是姑娘代我抱着朱兒吧。“

四月笑道,“大公子幾時變得這麼心細了?“

衆人都笑。早有小廝上來添旺了爐竈中的火炭,將這大屋燒得甚是暖和。

孟珏和劉賀寬去裘袍,與大家同坐榻席之上。吃過熱氣騰騰的餃子又飲下幾杯溫酒,忽聽洛陽城方向的爆竹聲又驚天動地地響起來。

“新歲來了!迎新歲了!“葵兒興奮地叫起來。衆人也都欣然笑叫,“迎新歲了!迎新歲了!“劉賀都也難得掃去幾分眼中常掩着的消沉,拉過彤裳的小手輕輕搖動着。唯有孟珏墨黑的眸子中浮起一絲牽掛,朝着黑漆漆的窗外望去,彷彿什麼人站在那雪夜裡一般。丙汐看在眼裡,默然未語,那牽掛卻也纏上了她眉頭。

三月忽然想起什麼似地問孟珏道,“九月呢?怎麼沒有隨行?公子可曾收到我的飛鴿傳信,“

“他去了蜀地。“回答她的卻是劉賀,“於安病重,我們擔心皇上有所動作,所以派了九月帶了人去與二月會合,在暗地裡盯着。“

“原來公子是爲這個耽擱了。“

孟珏道,“也不只是這件事。還走了一趟長安,見了丙公子。“

丙汐一怔,“堂兄?”

孟珏微微歉笑道,“爲了我的緣故,使丙小姐荒唐來此。我總該跟令兄有個交代。”

劉賀在一旁咋呼道,“這是罵我嗎?你去見丙顯,明明還有羌人的事。”

丙汐問道,“可是羌人擅渡湟水的事?”

孟珏略略有些詫異,“丙小姐雖爲閨閣中的女子,卻知道邊關的事情?”

丙汐道,“跟先生學文識字時聽他說過,家父去年也提起過,說是羌人首領向朝廷請令,讓他們渡到湟水北面漢人不農作的地方去放牧。”

“正是。當時巡視邊地的光祿大夫義渠安國沒能明令禁止。羌人這兩年便一直擅渡湟水,郡縣不能禁。我曾讓令兄提醒丙大人推薦趙充國將軍參與朝議此事。”孟珏停了停,又道,“最近有訊報說併入羌人的小月氏人首領狼何私自前往匈奴借兵,我去長安見令兄,除了向他告知一下小姐的近況,也是要問問他趙充國和朝中對此事的看法。”

丙汐聽他說訊報,卻並未說是誰的訊報,想來是孟珏自己門下的消息渠道。看來孟珏對西羌邊境之事不只是普通的關心。

丙汐低頭沉思,倒惹得劉賀抱怨起來,“老三,芳華滿屋,你怎麼偏講這些不好玩的事情。”

丙汐淺淺一笑,卻問道,“孟公子怎麼看這件事?”

孟珏道,“明年。。。哦。。。是今年了,今年秋馬肥時必然生變。“

丙汐又問道,“趙將軍可有向皇上建議些什麼?“

wωω✿ттkan✿¢ Ο

“趙將軍建議皇上巡視邊防,早做防備。”

丙汐笑道,“這麼說來趙將軍和公子所見相同,怪不得公子要讓伯父舉薦他。”

孟珏擡眼看了看丙汐,似有所思。

劉賀忽然道,“老三,丙家的少公子即有意讓你相助於趙將軍,你又何必思慮再三,難道是因爲你母親的緣故有所顧忌。。。”

“大公子即知道這一層淵源,怎得還明知故問。”一直在一旁逗弄彤裳的三月快嘴截斷了劉賀的話,“話又說回來,公子的醫館富貴寒素都來往,漢人羌人胡人也都進得。”

丙汐默默看了一眼孟珏,見他淡淡沉了眸色,低頭瞥見彤裳幾番伸手要抓一個几案上的蒸麪魚,便伸手拿了送於她的手中。彤裳晃着梳着圓髻的小腦袋衝着孟珏羞澀一笑,忽然轉頭栽入丙汐的懷中,口中咿咿呀呀道,“娘。娘。”

丙汐一時滿面通紅,又不能做什麼,只輕輕拍着彤裳道,“是姨娘,姨娘。”

劉賀笑得有些曖昧,“丙小姐可不要枉擔了朱兒這一聲。”

一旁的葵兒倒生了勇氣,啐道,“侯爺說什麼呢?可不要輕薄了我家小姐。”

劉賀被個小丫頭頂撞,卻也不惱,“嗯,是個衷勇的丫頭。我不過是有將彤裳過繼給老三的打算罷了。”

孟珏冷道,“千里迢迢地從豫章把你找來,是讓你帶彤裳回去。她的毒我已醫好,然而大夫再好也代替不了爹孃。你又在這裡說什麼荒唐話。”

劉賀嘆了一聲,道,“好。好。我將自己的孩子領回去,明早就回豫章。你呢?西北的這一趟到底走也不走?那趙充國到底打算助也不助?”

“此事只怕是丙顯自說自話。以我現在的身份,趙將軍未必會行這犯天顏的事。”孟珏依舊不置可否,想了想又笑道,“不過丙公子此番已催我將丙小姐送回長安。我的針治再有兩月也可告以段落。屆時黃河也已開了河,正方便走水路送丙小姐回長安。到時看看西北的時局,再做決定也不妨。“

四下裡一時無語。劉賀露出一副知你狡黠卻無奈的表情。三月和四月都蹙眉思忖。唯有丙汐有神傷之態淡淡略過眼中。她低頭將已露睏意的彤裳打橫抱起,輕輕搖動起來。

第二日一早園中人就被城中隆隆的炮竹聲吵醒,再看窗外已是粉妝玉砌的一片。劉賀一早便起,蘭芷園外,鮮衣怒馬,似又復當年之氣盛。四月按照孟珏的意思隨劉賀回豫章,抱了還在酣睡中的彤裳,登入置有暖爐的輜車中。蘭芷園中人傾園而出,依依相送。丙汐將一個裝有金桔蜜棗的木錦盒放在那輜車中彤裳的小枕旁。三月則將數個封好的壓歲錢袋掖在那小枕下。

劉賀抗議道,“她這麼小,哪裡懂得銀錢的意思?“

孟珏低聲道,“你在豫章,吃穿用度都不比從前。就讓我這個做伯父的盡點心意。“

劉賀失笑,“小珏呀小珏,你何時不這麼長目飛耳,別人才能再走近你些。

孟珏淡笑不語,眼中卻在這寒天凍地中浮起一絲暖意。

劉賀看在眼裡,也不再多言,翻身上馬,瞧了一眼站在孟珏身邊的丙汐,忽道,“小珏,給彤裳找個嬸嬸是正經。“說罷未等孟珏回答,開繮策馬,一隊人匪匪翼翼向前而去。

驚蟄之後,洛陽城內外雪水漸消,鳥啼聲復又漸漸入耳。春寒雖料峭,到底是一日暖過一日了。

自彤裳走後,蘭芷園中冷清了不少。孟珏依舊半月來園中一次爲丙汐施針。丙汐知道自己的心疾距離大好已不遠了,心中既歡喜又憂愁。每次孟珏離開洛陽,她會失落許久,但到了孟珏又要再來園中時,她又惶惑不安,擔心這便是她在蘭芷園的最後一次針治了。

這日午後,丙汐正在園中和葵兒散步,忽聽馬蹄聲從前院傳來,又隱隱傳來男子的說話聲。

“定是孟公子來了。”葵兒一邊說一邊透過中門朝前院望。

丙汐定了定神,也向外望去。誰知走進來的卻是三月與一個白衣的男侍從。

三月遠遠望見丙汐,便對身邊的男子道,“這位是丙大人的侄女,丙汐小姐。”

那白衣侍從抱拳行了一禮。

“這是二月,也是多年跟隨公子的。”三月又向丙汐道。

丙汐頷首回禮,想起先前幾次聽到過這個名字,似乎都與那個叫雲歌的女子的近況有關,心下不覺有些好奇。然而二月並非多話之人,向丙汐行完禮便與三月向後院走去。

晚膳過後,葵兒去廚房取煎好的湯藥,卻遲遲不見歸來。丙汐便去後院尋她,經過蘭芷園中專供師牌的明屋時,她正思忖着葵兒會不會這麼冒失進這明屋,忽聽裡面傳來二月和三月的對話。

“於安去得頗不平靜,臨終之前仍念念不忘辜負了先帝之託。”

“他倒真是個衷心的奴才。”三月嘆了口氣,又想起什麼似地道,“聽說皇上的人也去了,在暗處盤桓着?”

“是。不過也沒有什麼動作,只看着雲姑娘把於安葬在渝水江邊,留了幾個人就回去覆命了。”

“那倒也不稀奇,皇上做過那些事,自然也是沒臉見她的。”

“你倒不問問雲姑娘之後的打算?”二月道。

“她再有何打算與我們何干?”三月不屑道,靜了一會兒又似不忍,小聲問道,“雲姑娘是何打算?”

“雲姑娘一人一馬走了出蜀的棧道北上,又在武都郡西轉,似乎是要走河西四郡的官道回塞外的家。”

“武都不是氐族和羌族混居的地方嗎?那裡離羌人起事的地方已經很近。。。公子知道了嗎?”三月說罷,又似自語道,“還是不知道的好。”

“我猜雲姑娘是不想再入漢中這傷心地,所以纔在武都西轉。我讓九月跟着雲姑娘向西走,自己先來這裡見公子,正是爲這事。雲姑娘既已有回西域之意,不知公子是否還讓我們繼續暗裡跟着。另外上個月還得了公子的鴿信,說開了河要送丙小姐回長安,讓我回來照應一下。”

三月“嗯”了一聲,笑道,“聽起來倒似天意。這一個你不用再跟了,爲的是照應另一個。”

丙汐聽三月忽然將話說到她的心坎上,兀自在夜色中紅了臉。又覺得自己站在屋外偷聽不妥,遠處忽然傳來葵兒輕輕喚她的聲音,丙汐便尋着那聲音的方向而去。

第十五章 無弋爰劍第一百一十二章 半日第六十八章 備宴第三十七章 霄陽澗(下)第九十七章 夜帳第一章 昌邑第八十六章 貴人車第六章 洛陽第八十五章 離族第十八章 摩滇第七十九章 燒當第五十九章 搶親第八十三章 斥逐第一百一十一章 仔肩第八十一章 鹿秋崖第八十九章 驚蟄第一百零五章 強弩第一百一十四章 玉殞第四十八章 嬰孩第一百二十章 兩別離第十七章 火祭第七十二章 花夜(上)第八十五章 離族第一百零七章 骨卜第九十一章 暗河第十三章 偕路第一百零七章 骨卜第二十七章 生死門第十六章 樓薄第一百一十八章 空候第三十九章 薰藥閣第四十二章 夜夢第一百一十五章 權杖第五章 馬劫第十六章 樓薄第九十九章 廚帳第五章 馬劫第四十六章 胡山鴉第一百一十三章 一夜第七十七章 鄂蒼崖第八十三章 斥逐第七十一章 迎賓第十五章 無弋爰劍第一百一十二章 半日第十三章 偕路第二十六章 塞章第三十八章 民變第七十九章 燒當第四十七章 驚途第四十四章 夜診第一章 昌邑第八十九章 驚蟄第六十二章 口弦第四十七章 驚途第一百零六章 衆敵第七十二章 花夜(上)第三十七章 霄陽澗(下)第五十一章 莫爾橋第三十四章 絲瑛蘭第九十九章 廚帳第二十二章 四望峽第二十二章 四望峽第七十五章 婚宴(上)第六十三章 對口第八十九章 驚蟄第一百零九章 錯峙第七章 佑兒第六十六章 自辯第七十四章 花夜(下)第六十章 大坪子第八十四章 別緒第五十六章 夜宴第八十八章 羌活第九十五章 溪谷寨第一百章 夜分第七十一章 迎賓第二十八章 暗香第三章 故人香第二十六章 塞章第五十二章 少年第一百一十七章 無常第一百零一章 無測第五十二章 少年第一百零三章 襲擾第九十一章 暗河第七十九章 燒當第一百一十二章 半日第一百零五章 強弩第五十五章 赤焰嶺第六十三章 對口第十七章 火祭第七十六章 婚宴(下)第六十一章 茶席第六十九章 驚辱第四章 豫章第十六章 樓薄第二十七章 生死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