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7章 羣臣心服

西征吐魯番,本來算是軍事秘密,但朝中之人也都是人精,從天雄軍不凱旋歸來,反而直接到了甘肅而去,以及閻應元這個大家連聽都沒聽過的新貴在西征河套雪前撤回邊牆之後,也有人考慮到了皇上欲插手甘肅之事了。並且這段時間陸續已經有上千名韃靼寇邊之人紛紛被親軍所捉,也能看出一點苗頭,但沒想到皇上竟然把目標訂的如此高遠,出征吐魯番地面。這讓人紛紛的大惑不解,感覺皇上太過急功進利了。要知道不說吐魯番多遠的問題了,就是哈密衛這種三立三絕的地方,讓大明一直陷入了被動的地位。這今天立明天叛的,放誰身上也受不了,大明不想讓這個沒有什麼實際價值的東西給拖跨了,所以徹底的就置之不理了。但如今皇上趁着大捷,來了一句西征,話是讓人提氣,但一想想那六七千裡的距離,就讓人不寒而慄,一石糧食到了那裡,能剩下十斤就不錯了。

羣臣的帳是一本帳,但朱由校的帳也是一樣的在算,之所以趁機提出,一是大勝之威,二是藉口找的足,也就是出師有名,是吐魯番侵略在前,大明報復在後,大義上可就佔住了。至於距離,朱由校連想都不想,這算什麼事,拿錢買糧就是,無所謂有了路上的消耗價格上漲了。若有人提出了,糧食被運輸人員吃了,他則會以這些運輸人員在家也要吃飯爲由反駁了,就象和孫承宗所說的一樣,

羣臣中間均在反覆的衡量,果然不出所料的提了出來,還好,意見一個個提的倒還忠肯,沒有那種特別激憤的說什麼窮兵黷武一一己之私的,畢竟皇上西征河套的功績在那裡擺着。

但是大堆的例子倒是提了出來。

“皇上,唐朝貞觀年間。正值國力強盛之時,太宗李世民三徵高麗,但勞師遠襲,只落得勞而無功之結局,皇上,當以史爲鑑啊。”

“皇上,我朝永樂年間對交跤發起的戰爭。曾一度使我朝財政陷入泥潭之中,二十年後方主動撤兵,方解此困局,何者?交趾之地遠在三千里之外,然吐魯番卻爲二倍的距離,皇上若興兵前往。莫如待國力再行昌盛之後,再行決斷豈不更好?”

“皇上,隋煬帝徵高麗,致使國力扭轉,最終亡國,不可不察啊。”

這屬於沒腦子的,李世民三徵高麗雖然不成功。但沒有什麼大損失。但隋煬帝卻因爲徵高麗把國家給敗了,這時候提這個例子那是代表着亡國,這不是給皇上添堵嗎?

隋煬帝對高句麗的連年征戰使得隋國力銳減,民心喪失,這是隋朝滅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唐朝初建和那邊的關係還是挺不錯的,李世民之所以攻打,主要是高句麗人對中原王朝的極端羞辱和公然挑釁。經過四次隋高大戰隋軍大敗撤退之後,高句麗人把隋軍陣亡將士的屍骸堆積起來。構成了一道毛骨悚然的“景觀”,供其國人觀賞。此舉,足以看出高句麗人的殘忍和喪失人道。這纔是李世民三徵高名麗的主要原因。

唐太宗知道後,義憤填膺,於貞觀五年(631年)派人去高句麗收葬了陣亡將士的骸骨,並予以祭奠。收葬、祭奠壯士的骸骨和亡靈,本是一件天經地義的事情。不料卻引起了高句麗人的萬分恐懼。高句麗花費了巨大人工物力,在沿唐邊境修築了高麗長城,自夫餘城(今吉林四平市以西)至渤海,修築了長達一千餘里的“長城”。十六年修成,“以資防禦”。又因爲錯誤的戰術,致使三徵失敗,不過到了李世民的兒子繼位後,這三徵雖敗,把高句麗破壞的也差不多了,最終滅了高句麗。

所以衆臣對提出這樣觀點的大臣扔了一個後腦勺,不予理會。還有人看到如此冷場,嘴裡的土木堡之變倒是沒敢說出口來。

“衆愛卿且住,聽朕道來,朕想問一句,李世民也好,隋煬帝也罷,甚至是我朝入主越南,請問,他們所提兵馬多少?”這是比較現實的問題,人多的吃的就多,人少當然吃的就少。朱由校自豪的問,自己走的是精兵路線,別動不動的就是幾十萬大軍,幹什麼去的?組團去打仗的還是來吃大戶的?自己帶着的是天應軍、天雄軍,以及淨軍錦衣衛,說破了大天都不到三萬人馬,和這些人的出征可是天壤之別。

“回皇上,有十幾萬的二十幾萬的。”對這斷歷史大家都是知之甚詳的,所以如實的回答。

“可朕中需要三萬兵馬,並不多加什麼人手。與他們相比,這損耗自然會少了很多。諸位認爲呢?”

“皇上,人少後勤補給自然會少。不過,韃靼人生性野蠻,三萬兵馬是否太少了?”張瑞圖聽出了道道,趕着皇上的鼓點回答並問了一句廢話,這算是給皇上示好的。

“張愛卿問的好,兵在精不在廣,歸化聯軍二十萬之多、林丹四十餘萬,黃臺吉也是十幾萬人,但結果如何?在朕幾萬親軍之前還不是土崩瓦解,不堪一擊?朕之親軍自宮中初戰開始,就是以一敵十的精兵,吐魯番國所有兵將不過五萬之數,如今已經摺在了大明二萬,所剩下也不過是三四萬人之多,朕派出三萬兵馬已經是相當的謹慎了,若堂堂正正之戰,朕的五千精兵足以使其亡國。愛卿說三萬可夠?”朱由校聽出來張瑞圖這是故意問自己的事項,不過對於自己的壯舉,也理所當然的拿出來顯擺一下。自己所說的吐魯番只有五萬兵,這是對吐魯番本身所說的,但這並是吐魯番的全部兵力。遊牧民族和農耕民族不一樣的地方就在於,下馬爲民,上馬爲兵,只要是能揮得動刀,騎得上馬,立刻就是失。並且還有那此部落,就象是葛爾丹那樣的,他們也是很強大的武裝力量,不可小視。

“皇上威武!”聽着皇上自吹自擂,解臣卻不得不服氣,雖然看不慣皇上那副小人得志洋洋自得的樣子,但又不得不承認皇上所說的是個事實。而且對於皇上所說的吐魯番只有五萬兵馬,卻不敢反駁,因爲根本不知道是或者不是,這是一個陌生的領域,不是自己的強項,還是不要說了。

“六七千裡的距離是自北京算起,但朕的主力部隊還在二千里之外的甘肅,朕的後勤一向是交給京城商賈,他們也已經在那裡有所佈置了,所以後勤並不是什麼問題。也就是距離只有二三千里左右而已。而收復了吐魯番,對於絲綢之路的重建,有着相當大的好處,那時必然會是商賈雲集之所。也一定會帶動西北的經濟。”如果可以選擇的話,朱由校寧可把拓土的精力用在別的地方,現在澳大利亞、新西蘭,還沒有人發現;南北美洲等地,還沒被全部的佔光,海洋之上的島嶼更多,只要人上去了,主權就有了,大片的海洋,廣闊的土地,比征戰這些地方可是省老鼻子勁了。但傳統的關鍵裡邊,西藏、青海、新疆等地,都是祖國的領土,不能如蒙古一樣,就這樣割捨出去了。所以拼着遠一些,也要想着一勞永逸的把這個事情給解決了再說。

幾千裡的路的確讓人慎得慌,每日一百里地的行程,能都二三個月,放誰身上誰都煩死了。整天還沒個女人陪着,枯坐在馬裡如同關禁閉一樣,這哪裡是皇上,整個一苦行僧。要不是爲了領土完整,誰費那勁去。自己雖然不是什麼好人,但既然穿越了就得想實現點什麼。韃靼人可以如此殘殺自己的同胞,自己又怎能置若罔聞視做不見呢?若不是佈置了親軍在西北,此次張掖城裡又能有幾人可以存活?所以再苦再難也要平息了這個禍患。

“西征吐魯番,雖然天時、地利大明不佔,但人和這一方面朕卻佔着了,三萬貔貅、勢不可當,憑着他們的戰鬥力,誰與爭鋒?只須將地理、天氣掌握,朕以爲出征吐魯番地面有十足的把握,就如出征河套、東拒建奴是一樣的。”朱由校豪情壯志的說着,其放浪形骸的樣子大有非我莫屬捨我其誰惟我獨尊的氣勢。

“皇上親軍勇不可擋。陸斷牛馬,水擊鵠雁,當敵即斬!大明中興勢不可違。”這是低調的老魏在說了,湊了幾個成語也不容易了。但老魏看皇上說的豪爽,立刻也跟着助威。

羣臣看看也勸不下來皇上收回成命,而且皇的的戰績在那裡擺着,以前皇上去河套的時候,又有誰看好他呢?但皇上不還是打出了一番天地,將河套地區的蒙古人殺的如此之慘。俘虜的蒙古人、馬匹在北京城裡大賣特賣。造成了一種有個蒙古僕人是時尚的感覺。再則說了,皇上費了半天的口舌,那是給大臣們面子,想想看去河套的時候,他又給誰說了。人家有錢有兵,犯得着給誰打招呼嗎?形勢比人強,不服不行啊。(。(.)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手機用戶請到m..閱讀。

第161章 宮廷政變6第723章 破鏡重圓第514章 官員實習第465章 妙算口袋第711章 血脈相連第61章 大明求極第807章 一官論船第420章 榆林大火第784章 容妃探望第625章 建奴陣營第647章 虐俘事件第549章 一己之私第590章 戲子無義第693章 東江屠奴第576章 盧公歸來第800章 天主教酷刑第339章 同樂開業第514章 官員實習第174章 清談誤國第77章 東林智囊第558章 皇上召見第446章 讓利與人第603章 小小計策第54章 天子親軍第558章 皇上召見第481章 趨狼逐虎第432章 光海戰策第611章 毛帥來了第655章 臺吉傻了第452章 千里急行第279章 陣地佈置第831章 澳門水師第136章 水泥出產第619章 大炮妙用第110章 幕後主持第751章 袁大總管第583章 雪中燒烤第347章 皇帳議路第230章 閣老初戰第726章 遼東西線第782章 丈母孃來了第55章 水泥出產第533章 戰功之改第56章 皇家傢俱第553章 舉子上工第284章 應元論戰第106章 遠鏡比試第24章 八千淨軍第763章 假手製成第302章 對樓衝車第628章 大炮來了第220章 處置戰俘第191章 說服老臣2第458章 錦衣守關第59章 御用調料第311章 草原會戰6第533章 戰功之改第822章 昭告天下滅朝鮮第148章 斷腸之草第450章 邊兵求帝第334章 小戰良玉第694章 血腥報復第203章 馬拉松賽第301章 臨陣磨槍第543章 加價收購第346章 封鎖海峽第286章 錦衣屠奴1第147章 烤鴨炮彈第410章 專射馬腿第28章 連弩改造第680章 地道戰第641章 馬匹登陸第239章 自如自首第515章 京城規劃第560章 左公平反第185章 提煉汽油第230章 閣老初戰第438章 再見張嫣第382章 值得一提第510章 建水電站第405章 賴皮反擊第19章 抄家收穫第428章 亂石之中第774章 這個皇上不好惹第263章 大破蒙軍3第478章 建立軍校第568章 遼東功略第378章 留聲留情第649章 冰河被毀第816章 明軍招降第496章 挑戰朝廷第231章 戰馬失控第392章 峽谷疑雲第491章 官復原職第690章 拙劣演技第773章 紅顏禍水第542章 近臣產業第485章 遠離軍政第79章 火柴構想第765章 大勝之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