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林丹汗敗逃青海(上)

宣府邊外的土默川,察哈爾部的汗帳外,一杆大纛固定在蛤蟆抱腳石座上,形狀類似於古代兵器——矛,矛身底座的銎部形成一個圓盤,盤沿一週有八十一個穿孔,綁紮着馬鬃作爲垂纓。風兒悠悠,纓穗兒飄飄,彷彿在訴說歷史的蒼涼。

這是成吉思汗用過的“蘇魯錠”。雖然蒙古各部的軍旗上都印有“蘇魯錠”圖案,一些自立爲汗的野心家也仿製過不少“蘇魯錠”,但真正能代表全蒙古的,只此一杆,世代相傳於黃金家族的嫡系子孫察哈爾部。

炭火令汗帳溫暖如春,剛過不惑之年的林丹汗卻覺得心裡冰涼,他埋頭批閱着公文,俱是些叫苦叫累的奏疏。西遷右翼後,因爲“塞外霜早,顆粒無收兼厲疫盛行”,部落減員嚴重。

爲了解決經濟危機,這位大汗於1631年和1632年兩次侵犯明邊,搶劫了不少部落緊缺的物資;1631年11月,他率軍東征西拉木倫河,侵襲已降金的阿魯科爾沁達賚楚琥爾的牧地,帶走了塞棱阿巴海的部衆。皇太極親率兩千名精銳騎兵趕來時,察哈爾軍早已撤走。此外,他還殺了漠北喀爾喀諸部派到右翼的使者,引起漠北諸部的恐慌。

軍事上的局部勝利,雖然有助於緩解經濟困難,但卻得罪了大多數蒙古封建主,政治上陷入孤家寡人的境地,離統一蒙古的夢想也越來越遙遠。爲了擺脫困境,他謀劃與青海的綽克圖臺吉(卻圖汗)、後藏的藏巴汗、康區的白利土司結成“反黃教聯盟”。

“唉!前些日子綽克圖寫信給朕,說是已經基本控制了青海,正準備向拉薩進軍。這個綽克圖,對朕倒是忠心,說什麼攻取拉薩後,願將拉薩的物產盡獻於朕。那黃教的控制區十分富裕,得知可成王霸之基。只是要不要聯絡藏巴汗和白利土司一起出兵呢?”

他仔細思考,若是這綽克圖能憑本部兵馬獨佔拉薩,那自己就有了對抗後金的大後方。想到這裡,提筆給綽克圖下了道聖諭,許其對拉薩自由行動。

??

青海湖畔,皆是水草豐茂的牧場。據此膏腴之地,不愁沒有牛羊。

經歷多次血戰,綽克圖臺吉占據了這裡。他的部落是繼土默特、多羅土默特、永謝布之後入駐青海的北元大部,作爲大部落的臺吉,胸膛中一直有顆熱騰騰的雄心。

當年他想做喀爾喀蒙古的盟主,打不過其他大部落,不得不南下青海。好在有林丹汗做靠山,這位蒙古大汗雖然如今勢力衰弱,可畢竟是名義上的蒙古共主,打着他的旗號,有助於爭取底層牧民的支持。因此,他年年向林丹汗進貢,時常請示彙報,做出恭順的樣子,心中卻一直想着爭霸天下!

爭覇天下,最重要的便是地盤。有了地盤,才能收稅、擴軍、打仗。因此,得隴望蜀、擴張領地是必須的。

這位梟雄的目光往南,往南,再往南,躍過萬里草原,落在了雪域高原之上。拉薩可是個好地方!乃當年吐藩國的膏腴之地。據說黃教三大寺內積聚着無數財富,搶一票,擴軍的軍費就有了。

出征得有名義,再也沒有“奉大汗之命護教”更好的名義。作爲林丹汗的忠粉,他的部落也信奉“薩迦派”(花教)。

目前的雪域高原,可謂百花齊放、五顏六色,主要有黃教(格魯派)、花教(薩迦派)、白教(噶舉派)、紅教(寧瑪派)。從廣義上來說,薩迦派、噶舉派、寧瑪派都屬於紅教,再加上康區的原始宗教“苯教”,

構成了反黃教的大聯盟。

於是,綽克圖臺吉向偉大的林丹汗上疏,請求出兵去拉薩保衛紅教。

林丹汗的使臣昆噶敖德斯爾來到青海湖畔,帶來了大汗的旨意。

綽克圖臺吉不敢怠慢,焚香參拜接旨,一應禮儀,皆如北元時。

聽完旨意,他興奮異常,高呼道:“請尊使回報大汗,奴才一定讓拉薩成爲大汗的牧場!”即使身份尊貴,在蒙古大汗面前依然自稱奴才,此人的忍性值得驚歎。

昆噶敖德斯爾是察哈爾著名的學者,參與翻譯過108卷的《甘珠爾》,十分儒雅,風度翩翩。聞言手撫長髯,微笑着說:“下官一定將您的忠心回稟大汗”。

??

後金皇帝、天聰汗皇太極偷偷來到了西拉木倫河岸,不是一個人來的,而是帶着大軍。

去年他就想在此地聚兵, 然後發動對林丹汗的決戰,徹底征服漠南蒙古。可是親家科爾沁部卻說察哈爾依然保有實力、勞師遠征,未必能勝,勸住了他。

今年,派去的探子彙報了察哈爾部遭受天災、部衆疲弊的消息,皇太極覺得徹底消滅林丹汗的機會來了。

趁爾病,要爾命!

睿智陰險的黃太極帶着五萬八旗兵偷偷潛行至西拉木倫河岸,傳令歸順後金的蒙古各部速率軍來會。

一匹匹快馬,帶着天聰汗的汗令奔向漠南蒙古各部。首先來的是滿人的親家科爾沁部的五千騎兵,然後扎魯特、巴林、奈曼、敖漢、阿魯科爾沁、翁牛特、阿蘇特等部的臺吉也帶着兵馬來了。

“喀喇沁和土默特的軍隊來了嗎?”大帳內,皇太極盯着軍事輿圖緩緩地問。這兩個部落都是漠南的大部落,歸附後金的時間不長,他有些擔心他們的忠誠。

“奴才派出的哨探在不遠處發現了喀喇沁和土默特的騎兵,估計很快便到”,一旁侍奉的親衛索尼稟道。

“嗯,如此,朕便放心了”,皇太極紓了一口氣。

1632年四月,皇太極與科爾沁、扎魯特、巴林、奈曼、敖漢、喀喇沁(哈喇慎)、土默特、阿魯科爾沁、翁牛特、阿蘇特等部的臺吉會於西拉木倫河岸,總兵力達到十萬,準備第二次征討林丹汗。

“傳令下去,犒賞三軍,明日出徵”,興高采烈的皇太極下達了軍令。如今的他有十萬大軍,而對手卻“疲甚、餓甚、窮甚”,“有馬約備僅收四萬,部衆不滿五萬”,建功立業,便在今時!

第二十一章 一副對聯拜師尊第四十三章 學鄭伯克段於鄢第一百零七章 大英雄有大氣魄第一百零二章 血山之戰風雲變第一百零九章 額爾齊斯河水寒(上)第六十八章 鴻鵠飛兮去漠西(上)第七十九章 林丹汗敗逃青海(下)第八十六章 金楓玉露又相逢第九章 鼓鼙聲裡角弓寒第二十五章 遺產爭端引內戰第二十三章 大漠南北風雲動第六十七章 鷹揚天下都有誰(下)第九十四章 國師汗有大謀略第一百零八章 二汗王分道揚鑣第八十三章 你方唱罷我登場(上)第九章 鼓鼙聲裡角弓寒第一百零四章 暗殺王佈下殺局(下)第八十四章 你方唱罷我登場(下)第五十二章 男兒死當隨鼓旗(中)第一百二十一章 塔爾巴哈臺交鋒(下)第七十九章 林丹汗敗逃青海(下)第九十八章 老汗王大義滅親(上)第八十五章 獨狼入雪域高原第六十章 叔侄之爭可奈何第一百二十一章 塔爾巴哈臺交鋒(下)第五十三章 男兒死當隨鼓旗(三)第八十七章 虜中名王隨風逝(上)第六十七章 鷹揚天下都有誰(下)第五十四章 伊犁河畔風獵獵第一百一十四章 大清使目無下塵第四十八章 吉祥幸福娶回家(中)第八十三章 你方唱罷我登場(上)第七十三章 真蒙古大軍來也第一百二十八章 旱獺洞邊誅可汗第五十八章 英雄難過美人關(上)第一百一十五章 琿臺吉忍辱負重(上)第五十三章 男兒死當隨鼓旗(三)第九十一章 從來英雄重英雄第九章 鼓鼙聲裡角弓寒第七章 鄂畢草原羣英會第八十四章 你方唱罷我登場(下)第六十五章 鷹揚天下都有誰(上)第七十二章 葡萄西瓜全熟了(中)第一十二章 集思廣益謀大業第七十三章 真蒙古大軍來也第一百一十二章 朋友義與舅舅情第二十一章 一副對聯拜師尊第六十三章 五年內戰終休矣第六十二章 兄終弟及一家親第二十四章 兄友弟恭一場戲第四十章 土爾扈特往西遷(上)第一百一十六章 琿臺吉忍辱負重(下)第五十一章 男兒死當隨鼓旗(上)第三十七章 一代梟雄歸黃土第八十八章 虜中名王隨風逝(下)第一百二十章 塔爾巴哈臺交鋒(中)第一百章 老汗王大義滅親(下)第五十四章 伊犁河畔風獵獵第一百一十九章 塔爾巴哈臺交鋒(上)第一十七章 大戰起滿目瘡痍第二十三章 大漠南北風雲動第一十六章 同仇敵愾保家園第七十八章 林丹汗敗逃青海(中)第五十八章 英雄難過美人關(上)第七十九章 林丹汗敗逃青海(下)第一十三章 莽莽深山聞虎嘯第八十二章 妙口生蓮說臺吉(下)第一百二十一章 塔爾巴哈臺交鋒(下)第五十九章 英雄難過美人關(下)第一百一十二章 朋友義與舅舅情第五十九章 英雄難過美人關(下)第九十一章 從來英雄重英雄第六十九章 鴻鵠飛兮去漠西(下)第一百一十四章 大清使目無下塵第一百二十一章 塔爾巴哈臺交鋒(下)第九十五章 餘子誰堪共酒杯(上)第四十三章 學鄭伯克段於鄢第八十二章 妙口生蓮說臺吉(下)第九十五章 餘子誰堪共酒杯(上)第七十八章 林丹汗敗逃青海(中)第六十八章 鴻鵠飛兮去漠西(上)第三十八章 三年已過放師回第一章 書中真的啥都有第三十九章 主少國疑陰謀現第二十九章 吐魯番與哈密衛(中)第一百二十六章 大小烏蘭血染紅(上)第一十五章 會盟結出好姻緣第三十八章 三年已過放師回第四十四章 螳螂後面有黃雀第九章 鼓鼙聲裡角弓寒第二十一章 一副對聯拜師尊第三十九章 主少國疑陰謀現第四十一章 土爾扈特往西遷(中)第二章 北方來使很囂張第八十二章 妙口生蓮說臺吉(下)第九十四章 國師汗有大謀略第一百一十六章 琿臺吉忍辱負重(下)第一十九章 二軍對壘誰怕誰第三十章 吐魯番與哈密衛(下)第一百一十五章 琿臺吉忍辱負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