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機遇

然而,契丹人建國兩百多年,心高氣傲,他們不願承認失敗,不願損害自己的高貴,更不願接受一幫反賊的要挾,因此,聯遼遏金之策在目前形勢下,很難實施。

擺在義軍前面的路只有一條,繼續攻擊,進一步推動遼東形勢向有利於義軍方向的發展,從而實現聯遼遏金。

但是,憑義軍當前的實力,這仗一打,損失必定驚人,後果難以預料。

野牛原大戰,成州大戰,錦州大戰,都是義軍和金軍聯手作戰,即使是蒺藜山大戰,義軍也是利用了金人強大的威攝力,所以,南下攻殺,以義軍的實力,單獨對付遼軍主力,沒有取勝的絕對把握,一旦輸了,義軍則有敗亡之禍,不是被遼人圍殺,就是被金人撿便宜。

那麼,除了發動攻擊之外,就沒有其它的辦法讓義軍擺脫目前的困境?

當然有。我們把目光看得更遠一點,看看遠處的大宋,或許大宋對收復故土的強烈願望可以幫助我們實現自己的夢想。

李虎利用這種非正式的場合,把將帥們的目光從遼東轉向了天下,轉向了大宋。

我們的夢想是什麼?奪回家園,殺虜復漢。

大宋人的夢想是什麼?收復故土,外一統,重建強大王朝。

我們是漢人,我們身體裡流淌着炎黃的血液。大宋是國人,也是炎黃的孫,他們的身體裡也同樣流淌着炎黃的血液。我們同根同源,雖然分離了一兩百年,但隔不斷我們的根,割不斷我們相連的血脈。

遼東漢人和大宋漢人本是一家人。遼東漢人祖祖輩輩期待着天朝再臨,大宋人則祖祖輩輩期待着收復故土,我們懷着同樣的夢想,我們心裡有着同樣的願望。我們要做同樣地事情,既然如此,我們就應該攜手努力,我們就應該共建輝煌。

假如大宋人抱着同樣的想法,假如大宋人願意和我們攜手而戰,那殺虜復漢的大業必定能夠成功。

李虎的話猶如一道閃電,撕裂了烏雲,照亮了天空,也打開了將帥們的心靈。期盼迴歸的願望塵封已久。幾乎湮沒在漫長的歲月裡,今朝突然被一縷春分拂過,頓時驚醒了那抹遺棄在角落裡的魂魄。大家忽然意識到,自己還有家,還有親人,還有根。

如果大宋人伸手相助,那遼東形勢將再度發生變化,非常有利於義軍的生存;如果大宋人伸手相助,義軍就能發展壯大。南下打幽燕隨即不再是義軍地目標,而是義軍實現目標的手段,是義軍重返天朝的迴歸路。

李虎地想法得到了義軍上上下下的認同。

羅青漢、董小丑和衆多將帥得知大宋使者已經到了桃花島,黃涉做爲遼東義軍的特使已經隨同大宋使者急赴汴京,都很興奮,對義軍的未來充滿了信心。

月初五,李虎和羅青漢完婚。

第二天。當錦州還沉浸在虎王大婚的喜慶氣氛的時候,一個道士飛馬而至,他送來了一個驚人的消息。

“燕京要爆發兵變?”

這個消息太震撼了。李虎、羅青漢、董小丑、鐵鷹目瞪口呆,齊齊望着郭寶,難以置信。這個時候大遼宮帳如果爆發兵變,遼東形勢必將發生驚人變化。

“消息確切?”羅青漢急切問道。

郭寶點點頭,“龍竹大仙叫我親自趕到錦州,就是爲了傳遞這個消息。”化張應古投降。接着。上京道邊境州縣陸續投降金國。雖然耶律餘睹奪回了龍化。但遼軍在上京道處於絕對劣勢已經是不爭地事實。就在這個時候,阻卜人叛亂了。這讓上京道局勢驟然惡化,遼軍顧此失彼,上京岌岌可危。

雪上加霜的是,金人拒絕議和,這讓遼人陷入深重危機,而皇帝、主和派和主戰派的矛盾也因此升級,三方博弈隨即進入白熱化。

大臣們催促皇帝確立皇統,而皇帝以各種理由百般推託。

皇帝對大臣們非常失望,這些人爲了各自利益,根本無視大遼國祚的安危,肆意妄爲,不但把局面鬧得不可收拾,還把所有的罪責都推到自己頭上,逼着自己退位。難道自己退位了,宮帳矛盾就能解決?主戰、主和兩派大臣就能齊心協力?大遼國祚就能轉危爲安?

皇帝拒絕立皇統,大臣們的耐心終於到了極限,於是有人開始策劃發動兵變,逼迫皇帝退位。

龍竹大仙在宮帳裡有朋友,這個朋友還是南府宰執,這位宰執參加了這次兵變,他向龍竹大仙透漏了這一消息。

“龍竹大仙認爲,此次遼廷兵變是義軍殺進幽燕的最好機會,萬萬不可錯過。”郭寶呼吸急促,神情很激動,“兵變發生之後,皇統由誰來繼承,還存在爭議,主戰和主和兩派極有可能爆發激戰,燕京十有**要亂。燕京一亂,宮帳劇變,契丹人自顧不暇,急切間根本無法調動大軍迎戰。義軍必能勢如破竹,直殺燕京。”

董小丑稍加沉吟,問道:“有大概地時間嗎?”

“秋獵。”郭寶說道,“皇帝喜歡遊獵,從七月到月,都有可能,所以具體的時間無法確定。四人面面相覷,假如無法確定兵變的時間,那怎麼確定攻擊地時間?如果攻擊早了,這場兵變可能因爲義軍的攻擊而停止,如果攻擊遲了,兵變結束,遼廷已經有了新皇帝,義軍將錯過最佳的攻擊時間,這一仗還是沒有勝算。

李虎忽然想到一件事,問道:“幽燕軍的情況怎麼樣?”

年初的時候聽說董龐兒帶着幽燕軍已經打進了南京道,但隨後再無消息,包括諸夏派到幽燕的斥候也沒有打探到任何消息。假如董龐兒又退回太行山,有他的軍隊在南京道西面牽制遼軍,義軍或許還有幾分勝算。

“董帥帶着幽燕軍投奔大宋了。”郭寶嘆道,“他實在堅持不下去,只有走這條路。”

李虎暗自吃驚,急忙問道:“大宋收留了?”宋遼有盟約,彼此不允許收留對方的叛逆,假如董龐兒投宋,大宋收留了,那黃涉汴京之行必定有所收穫。

“他沒有再回來,也沒有再上太行山。”郭寶說道,“不出意外的話,大宋人收留了他。”

李虎和羅青漢等人互相看看,想到正在奔赴汴京地黃涉,心裡不禁有些忐忑。商量。

義軍現在南下攻擊,有幾個不確定因素,首先就是女真人地態度。

從馬擴的嘴裡知道,金人很驕狂,連大宋都不放在眼裡。以金國現在地實力來說,與宋結盟,聯手攻遼的的好處不言而喻,但完顏阿骨打竟然放棄了,沒有再主動派出使者到汴京說明遼東形勢,以堅定大宋人的決心,重談結盟之事。由此可以看出金人的自信。女真人打下一塊地盤,建大金國,靠的是自己的勇敢和實力,所以他們從不把生存發展的希望寄託在別人身上。

由此推及,金人也絕不會把消滅遼國的希望寄託在義軍身上,他們會想盡一切辦法攻殺自己的敵人。

李虎提出的要求,金人沒有答應,至今也沒有派使者前來商談。雙方的關係本來就是互相利用,互相攻擊。現在李虎擺明了要成爲遼東第三方勢力,金人爲了防止養虎爲患,極有可能徹底翻臉,乘着義軍主力南下之際,出兵攻殺錦州。

其次遼廷即將發生的兵變由誰指使?假如是主戰派,是耶律淳在背後指揮,那兵變成功的可能性非常大,主戰派大臣一旦控制權柄,南下的仗非常難打。

假如不是耶律淳,是宮帳的主和派發動的,那麼這場兵變的變數就大了,這背後的玄機也就大了。這場兵變有可能是皇帝挑起的內訌,目的是維持自己的皇帝地位。也有可能是兩派大臣爲爭奪皇統而引發的內鬥,目的是打擊對手。

不管是哪一種結果,只要不是耶律淳和主戰派大臣勝出,那麼主和派必遭打擊,如此義軍南下攻擊還有幾分勝算。

還有一個不確定的因素就是大宋會不會接受遼東義軍。

假如大宋不接受,那麼援助也無從談起,以義軍目前自有的糧草輜重,這一仗打起來就很艱苦,反之,假如大宋接受了,援助倒是小事,而是大宋人會給出什麼樣的攻擊之策,如果大宋要聯手夾擊,那攻擊時間定在什麼時候?從馬擴的嘴裡可以得知,今年是肯定不行了,因爲宋軍在西北戰場上遭遇大敗,那這樣一來,爲保存實力,這一仗就不能打了。

第3章 大宋第一腐敗第75章 仇人是誰?第39章 勝則輸第27章 毀滅自己第22章 請君北伐第44章 殺人的天才第29章 一塊肥肉第52章 兩手準備第25章 紫色羅巾第2章 破竹之勢第45章 爲了孩子們,我要努力第39章 圍殺第62章 賣人質第67章 你是個瘋子第94章 兩跛子第2章 我只要一個女人第48章 整倒了豬頭第57章 走投無路第98章 馬哥好胃口第13章 宋江和方臘第75章 上鉤的魚第95章 拖死你第59章 合圍第70章 如此殺人第31章 崩潰第12章 大被同眠第78章 忐忑第20章 焦慮第31章 東進之策第48章 西北農夫第81章 現實和道義第7章 錯誤的判斷第53章 決戰態勢第93章 前車之鑑第29章 反間計第76章 馬擴之約第78章 殺人的最高境界第84章 難懂的戰場第6章 再吃你一口第76章 突圍第59章 死人復活第86章 漢蕃共治第14章 放棄幻想第17章 會師第99章 失算了第69章 致命忌諱第5章 王者歸來第24章 御前司第84章 以恥爲榮第30章 逃跑第29章 養寇自重第24章 馳援信都第56章 折家的後臺第10章 突圍第九日第53章 將計就計第80章 我要打馬哥第42章 仗勢欺人第60章 必敗之戰第89章 胃口太大第46章 沒辦法就是辦法第98章 兵變第31章 不見兔子不撒鷹第10章 倒戈第28章 懷璧其罪第34章 絕路第50章 汴京驚變第59章 合圍第43章 遠水難解近渴第7章 致命要害第18章 士人的蛻變第22章 我要回家第31章 我來賄賂你第70章 破綻第25章 羅蘭的不滿第15章 毀滅性擄掠第99章 患得患失第67章 矛盾激化第23章 再建一個藩鎮第52章 利大還是弊大?第16章 欲速則不達第5章 豐盛大餐第77章 最大的內奸第38章 以血還血第93章 做最壞的打算第31章 猶豫第25章 驪山爭議第13章 宋江和方臘第64章 鄆王之憂第10章 大石求援第32章 閻王難見第46章 殺人去第61章 對策第11章 掘堤第85章 有捨棄纔有收穫第27章 敢勇悍卒第11章 倒打一耙第95章 酒後吐真言第33章 宵小之事第71章 最瘋狂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