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可憎的真面目,蛻變的林黛玉

薛蟠帶來的不僅僅是太子劉弘的手書,還有一車車的糧食。

王平口已經在逐漸聚集周邊活不下去的流民,賈琮與黛玉站在酒樓二層的窗前,看着樓下不遠處的粥棚以及排着長隊等待領粥的流民。

“那位就是咱們的里長大人,長得人模狗樣,可就是不幹人事啊。”

薛蟠按照賈琮的安排,將運來的糧食交給了里長王慶堂,由里長負責施粥賑濟。

隨後帶人繼續上路,往其他地方送糧。

施粥的第一天還是正常的,鍋中立筷不倒。可等薛蟠離開之後,鍋裡的粥就變得清湯寡水起來。

原本依着賈琮的想法,當百姓們開始掀鍋砸碗的時候,他就會命薛蟠帶兵殺回,緝拿負責施粥的王慶堂。

可令他沒有想到的是,哪怕碗中的稀粥稀的能夠當鏡子使,這羣渾渾噩噩的流民,竟然連抱怨的聲音都沒有。

“琮哥兒,他們怎麼這樣的……”

“逆來順受?”

賈琮的手指在窗沿上咚咚咚的敲擊着,眼中的寒意比窗外飄蕩的積雪還要冰冷。

王慶堂這個名字,對於被其欺壓十餘年的百姓來說,遠遠要高於國朝的律法與朝廷的威嚴。

逆來順受至少還能喝上一碗稀粥,若反抗了,別說稀粥,恐怕來命都保不住。

黛玉聽完了親兵打聽來的消息,震驚的捂住了嘴巴。

不聽話的,這會已經躺在雪地中不能動彈了。

黛玉望向人羣中那些個瘦瘦小小凍得瑟瑟發抖的小孩子,憐惜的說道:“現在怎麼辦?要不直接將王慶堂拿下吧,如此稀的粥,哪裡能頂得住餓。”

賈琮先是搖了搖頭,沉默許久後還是長嘆了一聲:“就照林姐姐說的辦吧。我原以爲可以改變他們的麻木,可……唉,被壓彎了的骨頭,終究是難以直起來了。”

……

要不是昨日有皇太子的親軍衛在,王慶堂恨不得將那些賑災的糧食存進自己家的糧倉。

這場大雪好啊,再熬上兩天稀粥,他就將粥棚一撤,回家後摟着小妾喝着小酒美滋滋的等待收地。

喝吧喝吧,你們這羣賤民再喝上兩天,估計這場大雪過後,就不剩多少了。

朝廷發放的賑災糧自己留下一半,剩下的一半按照規矩,換成銀子送去京城,開春的時候就該去縣衙戶房換地契了。

“老爺,鍋裡的粥不夠了,還有一百來人,是不是要再去取米過來煮一些?”

王慶堂瞪了僕人一眼,小聲的咬牙切齒:“這麼大聲做什麼?取什麼米,添水進去。米不要錢啊,那都是老爺我的!”

僕人瞅了瞅鍋底那幾顆米,再看看不遠處排隊等待的流民,心中有些不落忍。

可胳膊拗不過大腿,他只是一個失去了土地不得不賣身求活的賤民,唉……

噠噠噠噠!

鍋中的清水震盪出一圈圈的波紋,地面都開始了顫動,那些眼神已經麻木的流民們動都沒動一下,依舊盯着前方冒着熱氣的鍋。

唯有坐在火盆前的王慶堂王老爺,眼神中露出了不可思議的目光,隨後猛的站了起來。

“快快,趕緊去取米過來,煮粥,煮粥……”

薛蟠騎着高頭大馬直上粥棚而來,根本就沒有給王慶堂詭辯的機會。

往鍋裡一看就甩出了鞭子,啪!

王慶堂慘叫一聲捂住了臉,含怒甩出的鞭子將王慶堂抽的滿臉血污。

只聽薛蟠怒斥:“好大的狗膽,連太子殿下撥下來的賑災糧食都敢貪。左右,給本將將其拿下!”

“薛將軍,薛將軍,我是你的堂舅啊~”

不說這個還好,一提這個就跟戳了薛蟠的肺管子一樣。

他再次一鞭子抽了過去,怒氣衝衝的罵道:“狗一樣的東西,也敢自稱本將的舅舅。來人啊,王慶堂貪墨賑災糧食,先打一百軍棍!”

“一百軍棍下去,這人就被你自己打死了。先辦正事,薛大哥先去查抄王家,煮粥賑災的事,我跟林姐姐先管着吧。”

薛蟠詢問看去,來人正是賈琮與黛玉二人。

他自認沒有賈琮腦瓜子靈活,又有劉弘的叮囑,自然唯賈琮馬首是瞻。

ωωω¸ ttkan¸ C○

王慶堂被五花大綁吊在了不遠處的樹上,眼睜睜的看着薛蟠領着大隊人馬衝向王家方向。

嗚嗚嗚……

啪!

守在他一旁的榮國府親兵一刀鞘下去,打的王慶堂眼冒金星。

“哼哼什麼,畜生不如的東西,連這些可憐人的口糧都要貪,等着千刀萬剮吧!”

……

黛玉蒙着面紗,火狐皮毛製成的斗篷像是一團火,讓每一個靠近粥棚的流民都感受到了溫暖。

這位是皇帝老爺親自敕封的文安縣主,高貴的縣主娘娘給他們施粥,每人都是稠稠的米粥,不夠還可以再添。

還有御貓大人,不但將豺狼一般的王里長吊在了樹上,更是命人去查抄欺壓他們十幾年的王家。

聽說御貓大人已經命人就近搭設棚屋,爲他們遮蔽寒風。還有另一邊的鍋中,煮着驅寒防病的湯藥,明日還會有更頂餓的窩頭……

聚集在王平口的流民不是很多,全部加起來不過四百人。

鎮子外已經在搭建簡易的棚屋,根據賈琮的指示,棚屋不但要結實耐用,更要有溝渠、茅房等配套的設施。

“藥材不夠的話,直接去順天府要。殿下那邊的儲備也不多,如今大雪封路,去房山縣城,還沒直接回京方便。”

賈琮一道道的手令發出,親兵分批分方向疾馳而去。

薛蟠還沒有回來,看來王家那邊的收穫不會小。賈琮將黛玉塞進溫暖的被窩中,叮囑王嬤嬤照看好,隨後乘車去了鎮子的另一頭。

王慶堂的宅子可真不小,四進的大院子,比之京城某些三品官的府邸都要大。

薛蟠按照慣例,將王慶堂的妻兒老母關到了一處客院,隨後太子的親兵衛就開始四處搜查。

見到賈琮過來,薛蟠立馬像是見到了救星,將其拽進了王家書房,指着桌上滿滿當當的書冊賬本:“琮哥兒你看這些……”

他看不懂,一看到賬冊上的數字就頭大。

賈琮翻開一本,呵,王慶堂這一筆筆的,記載的真夠清楚的。

“薛大哥,這人還真是你的堂舅!”

賈琮突然將賬本合上,哭笑不得的看向薛蟠:“王慶堂是二嫂嫂父親的親兵統領,還是剛出了五服的堂侄,可不就是你的堂舅嘛。”

啊?

薛蟠知道王慶堂跟縣伯府關係密切,可真沒有想過跟自己能真的扯上關係。

只聽賈琮徐徐道來:“這王慶堂之所以能如此大膽,是因爲他每弄到了一筆筆錢,都要送一半去京城。你的三舅舅,王子勝,就是那個收錢的人。”

啊!

薛蟠覺得手中的茶都不香了,王子勝是他的親舅舅,若這件事查下去,王子勝根本就脫不了干係。

至於最後王子勝是死是活,他倒是無所謂,可他的母親可就不一樣了。

“三舅舅……王家就這麼缺錢?舅舅就這麼缺錢?”

賈琮掃視了一圈書房中的這些東西,唏噓說道:“缺不缺錢的,咱們管不着。這事還是交給龍禁衛去查吧,二哥收到信應該很快就過來了,咱們還是先清點查抄出來的東西,好好辦差要緊。”

……

薛蟠辦事的時候是個極其認真的人,他將自己的身份擺的很正——太子門下人,儲君手邊刃。

王家被掘地三尺,包括好幾個密室都被找了出來,一箱箱的金銀珠寶,薛蟠一文錢都沒貪。

他遵照劉弘的命令,全部封存裝車,靜待天晴押送京城上繳皇帝老爺。

那些指向王子勝、縣伯府的證據也被封存起來,由太子六率的精銳小心看管。

賈琮則是將那些從王家查抄出來的糧食取出,充作賑災之用。

好幾倉庫的糧食,足夠王平口一帶的災民食用到開春了。

一間間棚屋建了起來,那些老弱終於有了避寒之所,年輕的流民則被編成小隊,負責建屋、挖渠、搬運木材、煮粥放飯等工作。

賈琮將鎮子上的賑災之事交給了黛玉,隨後帶隊離開了王平口,以順時針的方向,沿着早定的計劃巡查整個順天府的賑災事宜。

在賈琮離開王平口的第二日,賈璉就帶着龍禁衛的人馬趕到了。

他讓人將王慶堂秘密關押起來,隨後將從王家查抄的那些賬冊統統送回了京城龍禁衛北鎮撫司。

這件事牽扯到了正一品武將,已經不是他能做主的事了。不過在這之前,有關早逝的岳父大人之事,該好好說道說道。

賈璉沒有在王平口耽擱,留下十名龍禁衛的精銳保護黛玉,第二日一早他就帶着王家一干人等返京審問。

賑災的事情不是一蹴而就的,黛玉獨自掌管一鎮的賑災事宜,從剛開始的信心十足到中途的手忙腳亂,再到最後的得心應手,似乎經歷了一場蛻變。

“姑娘,早點休息吧,都快亥時了。”

紫鵑一遍遍的提醒,可黛玉看着桌上賬冊,倔強的搖了搖頭。

“不行,這些要儘快整理好送去太子殿下那邊,咱們這邊糧食富餘,可驅寒的藥材、衣物、被褥都是緊缺,必須趁着好不容易放晴的日子準備好。”

斷斷續續下了十幾日的大雪,糧食什麼的都好說,可隨着天氣越發寒冷,王平口已經出現了不少得了風寒的人。

榮國府多次來信讓黛玉回京,生怕身子打小就弱的黛玉染了病。可黛玉這一次固執的留了下來,勢要將一切都安排妥當,年前再回京城。

好在這兩年的調理起了作用,又有驅寒的良藥輔助,越發忙碌的黛玉竟然比別人都要精神,王嬤嬤、雪雁都病倒了,她倒是精神抖擻。

“讓十一叔安排人抄錄兩份,一份送去房山縣衙,一份送去順天府,請京城速速送東西過來。”

紫鵑只能將溫熱的薑湯強塞到黛玉手中,拿着黛玉整理好的賬冊走出了屋子。

黛玉皺眉喝下了薑湯,緊了緊身上的斗篷。

“也不知道琮哥兒那邊怎麼樣了?這都好幾天了,也沒個消息。”

……

賈琮擺出了儀仗,一路巡視順天府諸州縣的賑災事宜。

在房山縣與太子劉弘見了一面,帶走了三百鐵騎後,順南而下,先是在涿州斬了一名貪墨賑災糧食的縣丞,然後繼續巡視,在固安縣又斬了幾名欺壓流民的幫派混混。

臘月初一,賈琮抵達永清縣。

永清縣的雪災不是很嚴重,根據縣令易文熙所說,周邊的霸州、東安、武清縣都沒有受到太大的波及,流民也都跟往前的數量差不多。

在順天府還未下發賑災的命令時,他就已經按照慣例,讓縣衙在城門外佈置了粥棚,讓那些流民有個活命的機會。

賈琮親自去看了永清縣的賑災粥棚,的確如易文熙所言,永清縣每天兩次施粥,每次煮好的米粥都喝不完。

“大人,永清縣多有仁善的鄉紳施粥,相比縣衙的粥棚,鄉紳不但有粥,還有熱乎乎的窩頭,流民們更喜歡去鄉紳那邊。”

哦?

一聽易文熙如此說,賈琮也起了好奇心。

朝廷賑災,開倉放糧要顧及的地方太大。多是煮粥吊着災民的性命,能填飽肚子那種是不可能的。

窩頭什麼的,別想了。

易文熙帶路,不一會賈琮一行就到了縣城北側一處鄉紳施粥的地方。

今日微服私訪,兩人都沒有穿官服。爲防被人認出,賈琮讓易文熙呆在了遠處等候,他則是領着兩名親兵靠近查看。

正如易文熙所言,這家姓郭的鄉紳的確是熬煮了米粥,還有熱氣騰騰的窩頭供災民充飢。

若只是這樣,賈琮都忍不住要替這位郭舉人請一道嘉獎的聖旨了。

可賈琮很快就察覺了不對,這處賑濟的粥棚外,只有青壯、年輕的女子以及還未長成的小娃娃。

那些老弱呢?一個都沒有。

“去查,別的鄉紳賑濟的粥棚,是不是也是如此?”

……

入夜,親兵已經帶回了賈琮想要的答案。

易文熙被騙了,他這個外地來的縣衙主官,被底下的人耍了個團團轉。

永清縣的鄉紳聯合起來,每年從流民中選擇了青壯、年輕的女子,還有那些未長成的小娃娃,給了他們活命的機會。

當然,這些人也要付出巨大的代價,那就是他們將被刻上這些鄉紳的姓,從此成爲這些鄉紳的私奴!

甚至有不少人被賣去他處,成爲別人的奴隸,秦樓楚館的風塵女子……

發燒請假一天第490章 真正的長城第252章 擺爛的皇帝 進擊的皇子第347章 我艹,王子騰瘋了!病了,無力碼字,明天更新第36章 賈恩侯怒砸親王府第214章 京中佛門風雲變 寶玉力保水月庵第479章 賈琮的大計劃第446章 漱玉詩集第338章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第21章 敢搶小爺的姑娘第142章 薛家送銀第15章 明明是我先來的第120章 賈敬回府,先打無用人第7章 朕好難啊!第50章 抱歉,白天再更!第276章 形勢逆轉大戰起第2章 鐵網山打虎第72章 孫四姑娘的野望第424章 壕無人性的赦大老爺第492章 打王金鐗第39章 諸美爲夫子第393章 詭異第335章 太師,得加錢!第217章 鳳藻宮中癲狂人第379章 十三爺有青天之資第288章 莊莊親事第162章 查內閣大學士府第436章 寶二爺硬了啊第160章 史侯,咱們公堂見!第349章 大夏需要兩條腿走路第18章 老太太的煩躁第218章 芙蓉膏現帝王驚第97章 再別離,返京!第234章 攪亂的渾水,摸魚的貓貓第111章 到底誰是主角?第268章 正旦大朝聞噩耗第486章 大夏特色帝國主義第166章 父皇還是向着朕啊!第130章 這老刁婦必須嚴懲不貸第464章 璉二爺的賣身記第322章 建設兵團好啊第498章 “巧合” 橫死 不倫第104章 聖人說別打死就好第37章 又是一根金大腿第506章 皇帝妥協了?第39章 諸美爲夫子病症加重,請個假休息一天第148章 我能打他嗎?第415章 狠起來連自己人都彈劾第394章 請援與黑手第8章 皇位只能是當今陛下的第204章 東宮將立擇輔臣(二合一)第46章 廝殺中的故事第491章 君臣意相悖第36章 賈恩侯怒砸親王府第127章 咱家的家奴要當官啦(月票加更1)第288章 莊莊親事第63章 暴躁的赦大老爺第495章 本侯要發飆了第191章 水王爺不懂真情啊!第63章 暴躁的赦大老爺第281章 前因後果第266章 狼來了,開始解狗繩。第369章 僧道現,老道解謎第209章 抓住機會的紈絝二人組第177章 水溶,還說你不會武功?第375章 都是利益惹的禍第287章 大相公殺瘋了!第195章 我說地球是圓的就打我第444章 聖光該灑遍大夏的每一寸土地第489章 隨本宮殺出去第270章 賈小三挖坑第412章 天吶,那個人又來了!第410章 憑本事借的錢爲什麼要還?請一晚上假,明天更第285章 掘墳挖墓震天地第226章 你可真壞!第395章 高手高手高高手第415章 狠起來連自己人都彈劾第141章 省親驚起一城波瀾第473章 封侯第455章 婚姻不過是政治的延續第242章 祖宗不足法第412章 天吶,那個人又來了!第511章 林公主公堂問案第466章 有賺頭?第34章 太后的乖寶寶第238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366章 鐵拳新手林黛玉第243章 元春省親第77章 寶丫頭只能進宮參選第135章 上香遇親 流民殺人第198章 複雜的關係 突臨的宦官第273章 白蓮聖母當妾第45章 緣分第507章 立功太快也頭疼啊第176章 生死鬥,決勝負,定生死!第340章 賈家祖墳冒青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