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0七章 進軍周村(之一)

大鵬東盛集團公司總部會議室。

五六百人云集在一起開大會,會議的主題是:“做建設周村的主力軍。”

大會由李凰芹主持,潘小婉做“進軍周村”的動員報告。

潘小婉說:“周村規劃和建設項目來之不易,這是本公司在一線城市樹立樣板工程的絕佳契機,一定要把握好這一時機,要做出一流的規劃,把周村建設成循環再生經濟與現代科技相結合的示範性區域,要在全國有地位、有特色、有說服力。”

這幾句話字數不多,字字千鈞。每一個字兒都是經過深思熟慮後錘鍊出來的創業金句。

潘小婉動員報告結束之後,李草兒代表集團公司董事會宣佈項目任命書:

任命趙義光爲周村項目規劃組組長,副組長劉詩文,顧問爲廣州市規劃設計院的李密教授和朱丹女士。組員爲鄺志軒、範天成、林俊峰等。

鄺志軒等一聽非常高興。十多年前,大鵬和東盛還沒有合併時,那時候還是屬於聯手作業,在建設苟徳村就聘請過李密教授和朱丹女士當過顧問,十多年後,再次相逢,大家都感到意外和興奮。一些老同志和老員工(認識二位的員工)在會場上東看看西瞅瞅搜尋兩位老戰友,並沒有發現他倆的蹤影。

潘小婉看見大家都在張望,或許是同樣的期盼心情,或許是抓住了大家的眼神,宣佈說:“大家靜一靜,二位專家正在趕來的路上,我們先請水總作指示。”

在稀稀拉拉的掌聲中,我接過話筒說:“拍巴掌的都是我親愛的兄弟姐妹。”於是,掌聲四起,口哨聲、吶喊聲此起彼伏。一堆年輕人還喊出口號:“水總水總你最帥,我們人人把你愛。”

我揮揮手,說:“千萬別愛我,愛上我要倒黴的,因爲我的老婆也在場。”草兒揮揮手,大家一陣鬨笑。我講話講了一半,潘小婉的手機放在**臺上忽然有振動提示,她不聲不響地離開**臺出去了,一會兒把李密教授和朱丹女士帶進了會場,在沒有事先要求的情況下,老同志首先自覺站起來鼓掌,老同志一帶動,全場都起立了,掌聲雷動,歡迎二位加入我們的戰隊,整個會場的氣氛變得活潑而有生氣。

我草草結束講話,把話鋒轉到介紹周村項目的曲折和李密教授加入我們規劃團隊的意義,最後我還特意介紹一位新人趙光義的履歷和特長。

散會後,我拉着李密教授的手說:“整整十五年了,我們第二次握手。”李密教授說:“十五年前,我三十七歲,現在已是半百老人,你們不嫌我老,我很高興。”

朱丹女士說:“十五年前,你們叫我小豬,或者叫朱小姐,現在得叫朱阿姨或者朱女士,老囉。”

“我們都老了囉,歲月不饒人!”我說。

感嘆時光如流水一般,如此這般寒暄一陣之後,便進入正題,潘小婉把整體規劃思路和一些理念向李密教授和朱丹女士做了說明,特別強調這次是在實地勘察的基礎上,修改規劃,一定要因地制宜,把規劃做成百年不衰的規劃,要經得起歷史的檢驗。

朱丹說:“這個要求幾乎是國際水準,我們盡力而爲。”

第二天,趙光義等七人規劃組就到了周村。

一到周村,高玉香和朱一筐等6人都在村口恭候,下車後,簡簡單單開了一個聯繫會議,由朱一筐當嚮導,從第一經濟聯社的轄區開始,一一勘查,對照原來的規劃,進行反覆論證性思考、修改。

每五百畝地塊,不管有多少建築,池塘和其它設施,都做一個板塊,進行重新規劃設計。原則是,少拆房,多利用。原來的規劃有爭議的,就把老村委找來,坐下來認真研討。

連日來的戶外作業和衆多會議,有幾個人已經處於抱病工作狀態。劉詩文原來就有慢性胃炎,空前的工作壓力和連軸轉動的工作時長、吃飯又不定時,竟然把他雷倒在工地上。

朱一筐把劉詩文用摩托車馱着開到村醫務室,村醫說:“這麼重的病,我不敢收,送到三甲醫院吧。”朱一筐只好打的送劉詩文到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朱一筐在這個醫院裡有個一起長大的發小,叫朱碧碧,都是朱家宗室的孩子,論輩分朱一筐要叫朱碧碧姑姑,打小都沒這樣叫過,彼此以兄弟相稱,非常隨意。

朱一筐叫來朱碧碧,說:“這個病人對我們周村很重要,需要檢查,你看醫院這麼多人,所有診室的外面都排着長隊。找你開個後門,怎麼快怎麼弄,聽你的。”

朱碧碧說:“就這事兒?”

朱一筐說:“就這事兒,越快越好。

“那好辦,先排隊辦個診療卡,剩下的事情就交給我了。”

“這裡不能通融通融嗎?非要排隊?”朱一筐問。

“這裡人太多,直接到窗口容易引起患者的反感。”朱碧碧說。

“那到裡面診療室就不怕患者說嗎?”朱一筐問。

“這個可以說是過號了或者是患者檢查結果出來了,有理由掩蓋過去。”朱碧碧說。

辦卡的幾個窗口前擺起了幾道不見首尾的長龍。朱一筐心裡嘀咕着:怎麼現在的人都愛跑醫院來啊?這麼長的隊伍,啥時才能輪到我呢?性急的朱一筐着急了,皺着眉頭,不時踮起腳東看西看,希望遇上個熟人可以問個路,搭個話,插個隊什麼的。可是這種私念還真是徒勞,頗有一種“過盡千帆皆不是”的無奈感覺。

朱一筐想:看來,只能靠自己了。他和劉詩文一合計,兵分兩路,去買病歷辦卡,分開排隊,一人對着一個窗口,看誰快就到誰那裡去掛號辦卡。窗前的長龍就像癱瘓了,挪動的速度比蝸牛還要慢。醫院裡特有的消毒水氣味和人羣的汗臭味混合在一起,薰得人喘不過氣來。終於,經歷“千辛萬苦”的朱一筐終於擠到了窗口前,他把劉詩文叫過來,拿出身份證,辦了一張診療卡。把卡往朱碧碧手裡一塞,說:“剩下的事情,就指望你了。”

朱一筐扶着劉詩文直接到了內科診療室門外,朱碧碧進去和醫生耳語兩句後,就叫劉詩文進去。

醫生要劉詩文躺下,用手在劉詩文的腹部來回按壓,每按一下問一句:“疼不疼?”劉詩文感覺哪裡都疼,說不準。醫生說:“乾脆抽血化驗,B超、心電圖、CT都上。這樣等於來一個全身大檢查,好在,每到一個診室的外面,都有朱碧碧打招呼,有一種特殊照顧的感覺。不到一個小時,所有的檢查都過了一遍。

下午,高玉香也來了。朱一筐說:“你來了好,女人陪病人比男人心細。”高玉香笑而不答。

到醫院拿到結果後,朱一筐把朱碧碧叫來了,把幾張診療結果單給她看,要她幫忙拿主意。朱碧碧看過診療單後,說:“沒什麼大問題,這胃炎要治,去找醫生開點兒胃藥,就行了。”

這時候,劉詩文說話了:“既然是舊毛病,我心裡就有數了,自己買點兒常喝的胃藥,對付對付就行了。”

高玉香說:“你平時都喝什麼胃藥,我去藥店買一些來。”劉詩文說:“何必麻煩你呢,還是我自己去。”醫院的對面有一個平價藥店,劉詩文進去買了一盒三九胃泰、一盒奧美拉唑出來了。

劉詩文第二天又抱病出徵。他們地毯式前進,一點一點兒往前挪,完全用步行丈量每一寸土地,不是走一遍、勘測一遍就完事了,而是要在每一塊土地上畫出最美、最有價值的圖畫了。

周村的未來藍圖就在他們手中。高玉香親眼看到趙義光和劉詩文等人加班加點,就主動送飯送水,當起了後勤主任。有時候熬夜久了,高玉香偷偷塞給劉詩文一袋咖啡或者薄荷糖什麼的,劉詩文倒沒在意,他以爲這是領導的關懷和特殊犒勞。

一個月後,劉詩文又累倒了,這次倒在高玉香的旁邊,正在熬夜開會時,劉詩文兩眼一黑栽倒在地,倒地的剎那間,高玉香把腳一伸,劉詩文的頭正好砸在她的腳背上,高玉香感到一陣劇痛,心念道:“不好,莫非腳背骨斷了?”

二人被在場的朱一筐、鄺志軒等人送到南方醫院,劉詩文屬於疲憊性暫時休克,只要注意休息就沒事了,倒是高玉香的腳背骨被劉詩文的頭骨撞斷了,需要住院診治和療養。

這一結果,讓高玉香一時無法接受。

劉詩文說:“傻妹子,你這人情我怎麼還啊?看來,我只有丟下工作陪你住院了。”

“不行不行,周村的規劃工作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中,你是主要負責人之一,怎麼能丟下工作來陪我呢?要是你們公司知道了,會罵我拖後腿的。”高玉香說。

“我直接向潘總水總彙報請假,況且有趙義光盯着,不會有事。”劉詩文隨即與潘小婉通了電話,報告情況。潘小婉認爲,這是男女接觸的好機會。劉詩文從進公司到現在,十幾年過去了,當年和他一起進來的兄弟姐妹,男孩子一個個都陸陸續續結婚成家了,孩子都讀到中學去了,女孩子也早成家生娃了。唯獨就是他,還是單身一個,這也是當領導的一塊心病。說實在的,由於劉詩文是單身漢,一人吃飽全家不愁,公司的許多艱鉅任務都是他頂上去的,這些年公司領導都看在眼裡記在心頭,沒有功勞有苦勞。於是就慫恿他,多和高玉香接觸,用男人的細心和責任心征服女人的芳心。

朱一筐等人把高玉香送到住院部住下之後,劉詩文主動要求留下,朱一筐狡黠的一笑說:“你留下就留下吧,我們可走了啊。高書記就交給你了。”然後朝劉詩文做了一個鬼臉,就把同行者叫走了,有意讓他們兩個獨處。

劉詩文一天三餐都從醫院食堂端來,還買了牛奶、水果等,要吃啥就給啥,要喝啥就給啥。一個獨立能力特別強大的村支書一下子變成了一個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小女人。

高玉香做完手術後,腳背上打着石膏上了固定夾,上廁所都要劉詩文背進去,有一天高玉香問劉詩文說:“你不到工地守着我,不後悔麼?”

劉詩文呵呵一笑,笑出哈喇子來了,說:“我感謝你這一伸腳,這一腳讓我平生第一次嘗試到愛一個人的滋味,真的好幸福啊!”

高玉香說:“這麼說,你愛上我了,可別後悔呀,一輩子都要對我這麼好,你做得到嗎?”

“做得到,我一輩子都會把你捧在手上,含在嘴裡,記在心上,用心呵護你,愛護你。”劉詩文說。

高玉香很感動,噙着眼淚說:“我這一伸腿,雖說傷了腳骨,值!我收穫了愛情!”兩個人第一次面對面相擁,就在病室裡,在一個病友的見證下,兩個人抱着、抱着……

高玉香在醫院一住就是半個月,出院後,劉詩文跟她配了一副柺杖,到周村上班。

一回到周村,劉詩文就和往常一樣,投入到緊張的工作之中。

晚上不管有多晚,他都要到高玉香的單身寢室去看她,不知爲什麼,他感覺渾身是勁,天天超負荷加班加點,始終堅強地挺着,再也沒有倒下來。

歷時四個月,在周村村委高玉香、朱一筐等人支持配合下,在周村開會討論達到60多場,在修改規劃時,廣泛徵詢村委和老支書朱道德、原村主任朱國香等人的建議。採取實地勘察與小組討論的形式,爲周村規劃未來。

最後的規劃是第一經濟聯社爲農業休閒旅遊區,以改造嶺南民居爲特點,內景與外景結合,魚塘邊圍着農家樂,優化菜地,以現代農業休閒旅遊爲主打產品,進行項目推介和活動規劃,打造城市中心地帶的休閒產業鏈,爲周村注入現代旅遊觀光內生動力;第二經濟聯社爲雲創產業園區,這一塊是雲創企業的空間,彙集花城的大型雲創企業在此安家落戶,在環境上打造成廊坊與水文化互溶的特色,讓雲創企業有水浮雲間之感;第三經濟聯社爲循環產業動能區,這一塊以資源回收爲龍頭,分色金屬回收、塑料回收、廢紙回收、輪胎回收、電池回收、玻璃回收等六大產業園區;第四經濟聯社爲創興科技產業區。每個區設有兩個幼兒園和一所小學,一個村設置一所中學和一個社區醫院。設計方案得到李密教授和朱丹女士的細緻審覈,最終在周村村委新老兩套班子的聯席會上得到全票通過,報送街道辦、廣州市建設規劃局,等待批覆。這正是——

綵衣當自爲己裁,詩人適時名句來。

千年周村逢盛世,滿園春色畫添彩。

萬古花城遇革新,遍地花香雲天外。

藍圖已就着新色,壯志豪催萬花開。

第一0六章 難忘的酒會第五十四章 後勤服務聯盟之五第五十六章 後勤服務聯盟之七第五十七章 後勤服務聯盟之八第二章 第一次合作第四十三章 炒熱地皮再轉手第三十一章 招兵買馬第六十三章 潘小婉回“孃家”取經第三十二章 新成員集體亮相第二十三章 代替三妹收拾小弟小妹第四十五章 大鵬收購東盛傳媒第六十六章 喜事和喪事第三十三章 培訓花絮第七章 認識破爛王老高第二十八章 劫匪幕後的劫匪之五第二十三章 代替三妹收拾小弟小妹第九章 爲了愛情第七十章 大鵬開辦影樓和茶館第八十九章 打造J市經濟圈之二第一一三章 喪鐘爲我而鳴第六十七章 王東盛再添新喜第二十八章 劫匪幕後的劫匪之五第九十八章 一夥小人物的變形記(之二)第七章 認識破爛王老高第五十二章 後勤服務聯盟之三第九十五章 一花引來萬花開第六章 三妹痛說家史第五十章 後勤服務聯盟之一第六十九章 大鵬和三妹分道揚鑣第一一三章 喪鐘爲我而鳴第一0六章 難忘的酒會第九十二章 董小婉瘋狂報復第三十一章 招兵買馬第四章 五兄妹金蘭結義第八十章 向J市進軍第十九章 一場大病結絲蘿第九十七章 進軍周村胎死腹中第七十五章 李凰芹在A市大展身手第四十六章 東盛和大鵬聯手第一單第十章 良辰吉日第十六章 老二宴請某領導第五十七章 後勤服務聯盟之八第八十七章 劉大拿出逃之二第二十九章 電視臺改制第一0三章 短訓班趣聞第六十一章 潘小婉兌現承諾第六十二章 潘小婉再次走到前臺第一0九章 進軍周村(之二)第二十八章 劫匪幕後的劫匪之五第六十八章 趙媛媛首次出山第七十七章 大鵬和東盛樹起來的樣板工程第一0七章 進軍周村(之一)第四十六章 東盛和大鵬聯手第一單第三十五章 沒有硝煙的暗戰之二第四十九章 心病還要心藥醫第六十章 王東盛抱得美人歸第八十八章 打造J市經濟圈之一第七十七章 大鵬和東盛樹起來的樣板工程第六十四章 潘小婉大刀闊斧搞改革第九十八章 一夥小人物的變形記(之二)第三章 接受新任務第一0七章 進軍周村(之一)第六十二章 潘小婉再次走到前臺第五十六章 後勤服務聯盟之七第六十八章 趙媛媛首次出山第三十六章 沒有硝煙的暗戰之三第一一一章 難忘的集體婚禮第九十八章 一夥小人物的變形記(之二)第八十九章 打造J市經濟圈之二第十七章 老賴欠賬費周折第五十一章 後勤服務聯盟之二第三十七章 沒有硝煙的暗戰之四第五十四章 後勤服務聯盟之五第三十六章 沒有硝煙的暗戰之三第三十三章 培訓花絮第一百章 臥底地下賭場第十九章 一場大病結絲蘿第五十二章 後勤服務聯盟之三第三十一章 招兵買馬第十六章 老二宴請某領導第十一章 喜結連理第一百章 臥底地下賭場第八十一章 認識劉大拿第二十五章 劫匪幕後的劫匪之二第七十一章 潘小婉未婚再生一胎第二十章 明升暗降成閒人第五十三章 後勤服務聯盟之四第一0二章 收網之戰(之二)第一一0章 劉詩文初見丈母孃第二十八章 劫匪幕後的劫匪之五第一一一章 難忘的集體婚禮第十章 良辰吉日第八十七章 劉大拿出逃之二第九十四章 重心轉移Z城第二十六章 劫匪幕後的劫匪之三第六十六章 喜事和喪事第一百章 臥底地下賭場第五十三章 後勤服務聯盟之四第七章 認識破爛王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