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9章 收復京師

這時候的李國棟在廣州發展鋼鐵工業,他的淮軍已經派出去攻打廣西了,淮軍沿着西江逆流而上,一路上勢如破竹,永曆朝的軍隊根本抵擋不住,僞永曆帝逃離梧州,逃去了桂林,還打算在桂林失守之後逃去雲南。

作戰方面的事情根本不需要李國棟來操心了,淮軍只負責把僞永曆帝驅趕出廣西。等朱由榔逃去了雲南,就交給大西軍和忠貞營來對付就好了。淮軍收復廣西完全沒有問題,而且還能在廣西招募一批英勇善戰的廣西狼兵,更進一步壯大自己的實力。

李國棟最關心的是自己的爆兵計劃,鋼鐵廠、槍炮廠、盔甲廠、彈藥廠、造車廠等工廠開動機器,拼命的生產各種武器。佛山的工廠每個月可以生產一千多支燧發槍,十門三磅銅野戰炮、十六門三磅鐵炮、兩門六磅銅野戰炮、兩門十二磅銅榴彈炮、一門十二磅銅野戰炮、八門二十四磅鐵加農炮、一百輛車輛,以及槍彈十萬發,各式炮彈一萬發,各式盔甲五百套,刺刀一千把,砍刀和其他刀子一千五百柄。

加上惠州的工廠每個月生產一千多支燧發槍,四門二十四磅臼炮、一門六十四磅臼炮、十具康格里夫火箭發射架,十萬發槍彈、各式炮彈五千發,手榴彈四千枚,鐵製盾牌五百。這樣每個月的產量就能武裝兩千名火槍手和五百名鐵甲兵。

按照這樣的生產速度,一年之後,李國棟就將多出兩萬四千名火槍手和六千名鐵甲擲彈兵。按照明清五年之約,還有三年時間北伐,到時候李國棟就能率領一支近十萬人的純火器部隊北伐中原,收復失地。

騎兵的訓練也沒有停止下來,耽羅島馬場每年提供三千匹西洋戰馬和兩千匹挽馬,可以裝備三千騎兵。騎兵分爲重騎兵和輕騎兵,原本的重騎兵分爲馬槊騎兵和槍騎兵,馬槊是可以重複使用的馬上長兵器,騎槍基本上是一次性使用,撞上目標之後就要丟棄。等戰後收回來的騎槍,大部分也都已經摺斷了,已經不能再用。

所以李國棟乾脆取消了槍騎兵,除了馬槊重騎兵之外,就是馬刀重騎兵,而取代騎槍的是雙管短銃,每一名馬刀重騎兵都配備兩支雙管短銃,在接近對手之前,先是雙銃齊射,打完了四發子彈之後,就拔出馬刀衝殺。

在戰場上遭遇敵軍騎兵,基本上重騎兵打完四顆子彈後,對手騎兵陣型也差不多崩潰了。這時候馬槊騎兵一個重複,最後是馬刀騎兵收割就完勝了。

佛山車輛工廠生產的車輛,除了一半是出口換銀子的四輪馬車和四輪貨車之外,其餘的都是用來在戰場上使用的戰車以及各種炮架。

其中康格里夫火箭車,也類似於炮架,前面是一輛火箭發射車,後面一輛彈藥車,在牽引狀態下,火箭發射車和彈藥車連在一起,以戰馬牽引。

所謂的戰車,其實也兼職輜重車輛。還有一種戰車,是鐵絲網運輸車。

隨着鋼鐵產量的增加,李國棟開始考慮給軍隊裝備鐵絲網這種武器。鐵絲網運輸車跟着步兵一起行動,不用馬匹牽引,使用人力推拉,每輛車上載有四根木樁和一大捆鐵絲網,戰車抵達目的地之後,由工程兵把鐵絲網從車上卸下,把木樁釘入地下,拉起鐵絲網。一輛車所運輸的鐵絲網可以拉出二十丈長。而鐵絲網運輸車本身也能充當戰車,把木板拉起來,木板上有射擊孔,就是一種活動的堡壘。

輜重車輛,都是貨運四輪馬車,採取了四輪方式的車輛,不僅載重量更大,而且更穩,在圍成一圈的時候,更不容易被清軍重步兵掀翻,躲在車後面的士兵可以憑藉着射擊孔向外面射擊,又能保護自己不被對手的弓箭火器攻擊。鐵甲兵也可以憑藉着戰車爲依託,向外投擲手榴彈,在戰車和鐵絲網保護下,鐵甲兵又能免遭對手騎兵衝擊。

鐵甲兵的剋星就是重騎兵,雖然鐵甲兵免疫刀槍弓箭,甚至鳥銃都無法擊穿鐵甲兵,但是重騎兵的衝擊卻能撞翻鐵甲兵。有了戰車和鐵絲網保護,對手騎兵就無法衝撞鐵甲兵,一旦進入貼身肉搏,騎兵不是鐵甲兵的對手。

裝備了新式武器之後,淮軍的戰術也隨之改變。解決了彈簧鋼片的問題之後,燧發槍手就成爲了一種廉價的兵種,這是一種訓練最簡單,成本最低的兵,不需要裝備厚實的鎧甲,可以排列着密集的陣型排隊前進,再排隊射擊。

普遍裝備了燧發槍才能滿足排隊槍斃的要求,因爲燧發槍不想火繩槍那樣需要一根火繩,火繩會影響戰友的裝填,隊形不可能太過於密集。

按照李國棟的要求,火槍手的線列陣型將會冒着對手的炮擊、火銃和弓箭射擊,一步步前進到三十步之內,然後糊臉射擊,基本上一輪射擊就能把對手打崩了。如果一輪不能打崩,那就再來一輪,然後就是刺刀衝鋒。

其實還不需要到糊臉射擊的地步,只要對手看到淮軍火槍手排列着整齊的隊形迎着槍林彈雨一步步前進,哪怕倒下許多人都沒有停止前進的步伐,對手就會承受極大的心理壓力。等到己方一輪子彈射出的時候,對手基本上就全部崩潰了。

想要做到這一點,就需要一支進化到近代化的軍隊。而原本的封建軍隊根本做不到這點,真實歷史上的歐洲近代化軍隊,雙方排隊射擊,倒下一排又一排,雙方士兵都不會崩潰。而俄毛子的軍隊更加瘋狂,都是一輪射擊之後就發起刺刀衝鋒,不管對手是不是還在裝填子彈,俄軍就衝了上去,以刺刀擊敗對手。俄軍的戰術,直到克里米亞戰爭的時候,英法聯軍使用了米尼彈,可以進行遠距離齊射的時候,才讓俄軍這一套戰術失靈。

想要讓封建軍隊轉變成近代化軍隊,就需要讓士兵懼怕自己的指揮官更勝過懼怕敵人。

這支新軍的火槍手,士兵全部是從農民、軍戶和工程兵中招募的新兵,每一名新兵在入伍之後就會進行爲期三個月的隊列訓練,在隊列訓練中,教官以最殘酷的手段對他們進行訓練,讓每一名士兵懼怕軍官的皮鞭更甚於懼怕敵人的槍彈。之所以不用老兵來擔任廉價的火槍手,因爲那些老兵油子的紀律性其實比不上新兵,他們圓滑,懂得保命,有時候會陽奉陰違,違背了指揮官的命令,所以老兵油子不能擔任排隊槍斃的火槍手。

除了火槍手之外,鐵甲兵、炮手、散兵、騎兵和夜不收卻仍然是老兵,這些兵種都是屬於技術兵種,仍然需要老兵來擔任。

原本淮軍中那些槍法準的燧發槍手將會升級爲散兵,攜帶線膛槍遊走在戰場上,在線列陣型出發之前,先以精湛的槍法打亂敵人的陣型。而原本的散兵,則升級爲狙擊手,編入夜不收隊中,配合夜不收一起執行偵察、消滅敵人重要目標的任務。

而原本數量衆多的鳥銃手,則編入了龍騎兵,裝備上燧發槍,騎馬機動,下馬作戰。

第398章 蒙八旗慘敗第571章 李自成四打南陽第734章 陳圓圓第4章 擊殺白甲巴牙喇第198章 千里奔襲(三)第442章 俄木布嫁女第737章 出使闖營(下)第642章 江南銀號開業第769章 追殺劉良佐第561章 大旱災(下)第271章 騎兵步戰第600章 流民分配第65章 擊斃莽古爾泰第394章 火燒草原(一)第575章 大災過後第179章 王嘉胤伏誅第235章 首次水戰第317章 駱駝懟戰馬第403章 歸化降清第72章 救大明百姓(三)第719章 路遇災民(下)第213章 陳子龍第608章 上海縣第656章 戰左賊(中)第436章 襄陵大營發展第297章 張可望借糧第128章 改進火炮計劃第48章 逃難災民第931章 再施離間計第151章 商隊遇流賊(下)第322章 多爾袞渡河(下)第382章 烏真超哈兵(一)第602章 東林江南銀號(中)第212章 生意和美女第875章 船過分水嶺第832章 揚州會戰前夕第619章 收服曹變蛟第539章 變賣家當第686章 不臣之心第684章 拿下未來貳臣第634章 盾車破營(三)第170章 練兵造鳥銃第472章 高陽之戰(下)第605章 江南資本主義第674章 抵近城下第639章 王輔臣又輸了第398章 蒙八旗慘敗第327章 固守待援第185章 高迎祥探路第191章 水匪來襲第22章 夜襲第374章 假煙換糧食第442章 俄木布嫁女第818章 清軍兵臨山東第1013章 四路北伐一路南下第282章 全殲大金重騎兵第759章 俘虜炮灰攻城第838章 水騎配合(五)第619章 收服曹變蛟第857章 生擒多鐸第478章 宣大總督陳新甲第472章 高陽之戰(下)第905章 東江口之戰(中)第453章 隔橋對峙第929章 大西軍闖軍聯手第1019章 收復京師第858章 江西反正第397章 火燒草原(四)第595章 開封之戰(上)第464章 多鐸來了第561章 大旱災(下)第876章 攻龍川第865章 贛州之戰前夕第841章 水騎配合(八)第446章 銃刺第512章 完美襲營第366章 分期付款第195章 遊說失敗第745章 皇家運輸隊第263章 突現的土城第622章 戰賊騎(三)第479章 救援高陽(一)第703章 抵達瓜洲第72章 救大明百姓(三)第323章 夜戰黃河灘第217章 合作伙伴第363章 夜襲水師大營(上)第806章 大遷移第63章 奇襲大安口第137章 滿載而歸第56章 擊殺蒙古貝勒第387章 孔有德第824章 奔襲睢州第448章 清軍再入寇(中)第898章 惠州鋼鐵集團第28章 擊殺範家掌櫃第136章 夜襲固安(下)第866章 公田和炒地皮第482章 救援高陽(四)第113章 剷除後金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