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歲幣不須再提

徐平看罷手中的公文,隨手交給旁邊的杜衍,口中道:“契丹以皇太弟重元爲南京留守,兼天下兵馬大元帥,而不判北南樞密院事。”

幾位宰執傳着看罷,丁度道:“重元在契丹地位非他人可比,以其爲南京留守,是真防本朝攻山前幽州。雖有王太尉鎮雄州,河北諸將還是不時鼓譟北伐,契丹人必有耳聞。”

王德用雖然沒有帶兵打過大仗,但其在契丹的威名很盛,在禁軍中的聲望也高。他坐鎮雄州、保州前線,最早是防契丹人的。結果現在是宋軍戰意高漲,任務不得不反了過來。

明鎬沉默了一會,才道:“耶律重元曾在豐州敗於相公,讓他到幽州,只怕契丹人並不是爲了打仗。相公隨聖上北巡,兩國交戰,契丹還能指望耶律重元一雪前恥不成?”

年前在豐州,耶律重元對上徐平,結果很狼狽。這次還是徐平隨趙禎北巡,兩國一旦真打起來,宋軍在前線指揮的肯定還是徐平。明鎬在軍中多年,其間經過數次大戰,可不相信耶律宗真這麼糊塗,再派耶律重元來對徐平。

徐平笑道:“簽署說的有道理。此次重元正式去了兼判北南樞密院,只以天下兵馬大元帥爲南京留守,意思甚明。且過些日子看看,如果契丹皇子耶律洪基判北南樞密院,則此次派耶律重元到幽州,只是契丹國主要以其子爲太子罷了。”

衆人深以爲然。耶律宗真是子繼父位,但儀式上還是以柴冊禮登基,契丹並沒有正式形成父死子繼的制度。蕭耨斤要廢耶律宗真立重元,重元主動向宗真告密,在平定太后的叛亂之後,耶律宗真曾答應重元,死後由其繼位,並立其爲皇太弟,爲契丹正式皇儲。現在耶律宗真春秋正盛,其子燕王耶律洪基已經十一歲,耶律宗真只怕要反悔了。

契丹與大宋南北對立,雙方的政治互相影響,制度上很多模仿的地方。耶律宗真和趙禎一樣,都是幼年登基,由太后當朝。後來不同的結果,對耶律宗真刺激很大,有意地在制度上借鑑宋朝。只要不應對失當,兩國並不會發生大規模的戰爭,這一點耶律宗真應當很清楚。把律重元正式派往幽州,並去其判樞密院事,更多的是爲皇位繼承安排。

現在耶律宗真所做的,就是模仿數十年前的宋太宗,反悔兄終弟及的諾言,安排兒子將來繼承皇位。趁邊境局勢緊張,把耶律重元踢出王庭,便是重要一步。

去年在豐州前線沒有談妥誓約,今年雙方在邊境對峙,比拼國力,接着談。只要邊境軍力大致均衡,雙方都不會冒險發動戰爭,耶律宗真藉機辦點別的事在情理之中。能夠確定父死子繼在傳位順序,契丹稍微吃點虧,也是能夠接受的。

幾人商量了一會,均覺得契丹的用意可能就是如此,兩國沒那麼容易打起來。

判斷不會打起來是一回事,認真進行戰爭準備是另一回事。知道不打,一切也都按照要打來進行,因爲不打的前提是你對戰爭的準備到位了。放鬆警惕,本來不會發生的戰事可能就會真地發生,這是雙方和平的前提。

公吏進來行禮:“相公,館伴使富舍人與契丹使於門外求見。”

“請他們進來。”公吏出去,徐平以衆宰執道,“這幾年劉學士往來兩國,着實是不容易。但願這次契丹君臣想明白了,能夠把誓約定下來。”

幾位宰執一起笑了起來。趙禎北巡,按照規矩是知會了契丹的。契丹商量之後,再次派出劉六符,以拜會北巡的真禎爲名,到大名府來。拜會是禮儀,但劉六符真正的來意其實還是誓約的談判,這一點大家都明白。

不大一會,富弼陪着劉六符進了衙署,與位宰執見禮。

徐平吩咐設座,對劉六符道:“學士一路勞頓,辛苦了。”

“酷署已過,一路又沒有雨雪天氣,哪裡算得上辛苦。去年在青冢見相公,正是嚴寒時候,那時纔是辛苦。只是可惜,多日商談,誓約並沒有議定。”

徐平吩咐上茶,對劉六符道:“國家大事,豈能草率。上次沒有議定,我們慢慢再談。”

問過了路上情形,徐平不再繞彎子,對劉六符道:“學士此來,可要接着議誓約?”

劉六符應是:“誓約一日不定,邊境便一日不得安寧。此正是忙農事的時候,我這一路南來,卻見農夫忙於應付差役,農事不修。農爲天下之本,治國理政,豈能置之不理。”

徐平微笑不語。劉六符說的是契丹境內,宋朝境內可沒有耽誤農事。河北禁軍的糧草是這幾年積攢下來的,短途運輸靠的是廂軍和禁軍自己派人,連義勇和弓箭手都沒用。加之因爲黃河改道,大名府以東以北受災頗重,人口外流,哪有多少農事。

河北路的災民是就近在京東路安置,那裡的上等戶,依照戶等挪出一間到五間不等的房屋,讓災民居住。現在水患基本消除,災民正在陸續返回,重整家園顧不上農事。

由官方統一安排,居民按照各自能力提供空房救助災民,京東路此次做得讓徐平非常滿意。這件事要做成功可不容易,城裡的空房大多出租,每天怎麼也有六七文租金,農村的空房雖多,但多放置雜物。無償提供給災民居住,官方控制力弱一點都做不到,控制力夠了,平時不得民心也會怨聲載道。能夠幫着河北災民平穩過渡,可見京東路平時施政最少是及格的。就這一件小事,能夠做到的歷史時段並不多。

見徐平不接話,劉六符自己也覺得沒有意思,轉換話題道:“兩國交界,邊境綿延何止萬里。若沒有誓約約束,邊境日日衝突不斷,本國難爲,貴國也將不勝其煩。”

徐平道:“自去年在青冢,我就已經向學士說過本朝的意思,誓約當最好是立。是貴國執意不肯,一定要作過一場試一試。試過了,還是你們不許啊。”

“相公誤會,本國是真地想立誓約。只是你們要取消歲幣——”

“什麼歲幣!銀絹已經說得很清楚了,是每年助你們太后之費。現在貴國太后都因爲謀反被幽禁起來,銀絹當然也就沒有了!此事不須再提!兩國互通有無,可以在邊境選地開互市,你們要銀絹,拿馬來換也可。平白得財物,斷無可能!”

劉六符一時怔住,這次徐平不再像上次那麼委婉,直接回絕了再難歲幣的可能。心中明白這就是宋朝的底線,誓約要立,契丹就不可能再每年白白得到財物。但契丹的王公貴族卻不死心,每年數十萬的財物沒了,他們如何肯甘心?

(今天有事,只有一更,見諒。)

第23章 蔡襄之錯第119章 審問第163章 準備應對第269章 推開一扇門第155章 攻城(下)第186章 小人大惡第31章 能否鑄錢?第7章 第一權臣第20章 西行第33章 我有秘法第127章 素手解煩憂第58章 升任副使第180章 投名狀第3章 一路千里第49章 串連第219章 再對天章閣(上)第189章 左右各不同第270章 震懾第77章 未慮勝,先慮敗第115章 開戰第20章 西行第97章 黃金彪的難處第51章 大案第133章 矛盾第129章 新場務第178章 重商理所當然第12章 知己知彼第90章 各讓一步第163章 恩出公門第61章 按戶配炭第240章 觀念衝突第37章 逼迫第87章 我們投降第143章 我回來了第30章 端午(中)第151章 論事不得論人!第118章 突圍第90章 病來如山倒第208章 如果你是元昊怎麼辦?第70章 兩個榜樣第317章 財運當頭第145章 恍如昨日第207章 玻璃產業第24章 賭鬥第157章 塵埃落定第85章 孫七郎的差事第200章 前方升龍府第73章 田二第47章 一年一考第9章 變夷爲夏第29章 生活不易第129章 你回京去吧第255章 兵民一體第83章 猛虎入狼羣(一)第138章 馬踏諒州(下)第143章 幕後主使第117章刀鋒下的小山村第124章 死城第71章 廢后風波(上)第322章 我們一起講道理第18章 種士衡第32章 五等戶制第4章 針尖對麥芒第273章 示威第139章 朝爭第13章 才高八斗,不矜細行(中)第30章 分道揚鑣第299章 桃園三結義第33章 家信第212章 薅鼓田漏第189章 心在西北第16章 難處第177章 風波將起第85章 軍權的收與管第115章 阿申的信第1章 桂州第5章 高大全第64章 歸來第254章 此一時彼一時第76章 血染清江水第30章 斥責第250章 修兵書第42章 旬估第35章 活字第233章 郭諮歸來第123章 呂夷簡的擔心第30章 男兒立功在邊關第237章 手眼通天第300章 相國寺書會第31章 探花郎第300章 相國寺書會第175章 別來無恙第216章 狹路相逢第204章 換相(下)第3章 一路千里第87章 言官的反擊第58章 仙人跳第309章 徵募結合第4章 邕州城外第142章 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