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4章 戰端再起

第614章 戰端再起

老實說弗蘭茨之前也想過加強一下錫克帝國,讓他們多撐一些時日,只不過幾乎所有從印度傳來的情報都在反覆述說着一件事。

“爛透了,救不了。”

很難想象一個國家能腐爛得如此之快,但實際上這個國家的腐朽並不是從吉蘭特·辛格死後纔開始的。

而是從國家建立之初就註定了今天的結局,只不過是被一位強勢的君主壓制住了而已。

弗蘭茨曾經也嘗試過和這一地區建立貿易聯繫,但現實是根本不可能,先不說此時的錫克政府只想着白嫖。

就算是弗蘭茨不在乎那些武器只想要給英國人添堵,但由於錫克帝國不沿海,與其貿易就要經過其他土邦之手。

而錫克人無論是與印度次大陸上原生的印度教,還是外來的“天方教”關係都很差。

周圍的土邦都不希望錫克人做大,弗蘭茨如果想要強行與錫克帝國貿易不但會損失大量錢財,還會得罪那些本來對奧地利抱有善意的土邦。

此外錫克帝國身處信德平原無險可守,他們被英國人征服只是時間的問題。而且弗蘭茨早在很多年前就準備好了後手,一個英國人永遠也除不掉的後手。

隨着德加·辛格和拉爾·辛格的“慘敗”,錫克帝國只能一退再退,再加上有金達皇后這個內應,亨利·哈丁爵士覺得聖誕節之前就可以回到英國了。

老實說他對這個充斥着咖喱和鴉片的國家沒有任何好感,相比之下倫敦的酸雨和霧霾都是那麼的親切。

然而很快亨利·哈丁爵士就得到了一個噩耗,阿克巴汗的部隊擊滅了英軍守在喀布爾山口的部隊,已經入侵了卡拉特汗國。

這對英國人來說已經糟糕得不能再糟糕的情況了,那就是英軍繼續進攻的最大可能是替阿富汗人做嫁衣。

但是放棄進攻就等於給了錫克人喘息之機,那此前的努力就都白費了。

這些天以來亨利·哈丁爵士已經感受到錫克人和印度人的不同,他們雖然無法和列強的部隊相提並論,但卻不是自己手下這羣吃咖喱的能相比的。

實際上正宗的印度阿三應該是指錫克人,歷史上錫克帝國被英國征服之後徵召了大量錫克人到遠東地區,比如著名的八里橋之戰,實際上就是錫克騎兵對戰滿蒙聯合騎兵。

除此之外Hong Kong、Shanghai、Guangzhou也到處都是他們的身影,在殖民時代錫克人一直是英國人的馬前卒。

至於錫克人的形象,如果想不起過去港片裡的那種形象,可以想想《我在東北玩泥巴》裡那個印度人。

雖然弗蘭茨不覺得錫克人能對歐陸戰爭構成什麼影響,但是他也不想讓英國人得到任何好處。

至於說服阿富汗人實際上非常容易,因爲阿克巴汗對英國的憎恨,以及對建立強大帝國的渴望都讓其對印度垂涎三尺。

弗蘭茨只需要一個準確的情報和一份詳細的利弊分析就能讓阿克巴汗出兵,而此時錫克帝國剛剛建立幾十年,境內還有大量的“天方教”勢力。

如果錫克人不能支棱起來,那弗蘭茨完全可以利用阿富汗人頂替他們的生態位繼續給英國人搗亂。

此時的亨利·哈丁爵士已經認識到僅憑自己手中的力量是無法解決印度問題的,他手上有關於阿富汗的情報。

這個阿克巴汗毫無疑問是一個難纏的對手,而他手下的軍隊和錫克人不同,他們並不是軍人,而是一羣土匪,一旦讓其深入印度腹地,那麼造成的破壞是無法估量的。

亨利·哈丁爵士只能留下一萬人和錫克帝國談判,自己率領主力去和阿克巴汗的主力決戰。

北方的戰事讓整個印度次大陸都重新變得躁動不安起來,此時弗蘭茨買下的特蘭奎巴就顯得格外划算,畢竟防禦設施完備,甚至連管理者都是現成的。

丹麥語與德語差別不大,而且丹麥人會德語也不是什麼稀奇事兒。

最重要的是這些丹麥人的要價都很低,弗蘭茨自然不會介意多花一點錢買下一個比較穩定的過渡期。

實際上弗蘭茨有些杞人憂天了,因爲印度人對於誰統治他們根本就毫不關心。

其實經過幾十代,甚至上百代的人工篩選,在印度有反骨的人還真不算多。哪怕是要反抗也不會像是隔壁鄰居那樣“王侯將相寧有種乎!”,而是會打着效忠臥莫爾,或者其他什麼東西的旗號。

此外特蘭奎巴遠不像丹麥國王克里斯蒂安八世所知的那樣是一塊入不敷出的土地,實際上這裡盛產香料和農作物,漁業資源也算豐富,不說能給本土帶來多大經濟效益,但是自給自足是完全沒問題的。

而對奧地利來說,最重要的是其戰略價值,畢竟在英國人的港口總是要看別人的臉色行事。

爲了保障航路的暢通,弗蘭茨每年都要給加爾各答和孟買送去上百萬弗羅林的賄金。

現在有了特蘭奎巴打點的費用會節省很多,而且也可以帶動這塊殖民地的發展,從而讓其真正變成一塊“風水寶地”。

在這次交易之後奧地利完全可以利用荷蘭人的尼科巴羣島和自己的特蘭奎巴來解決航線問題。

不但能免去被英國人盤剝,還能防止被法國人背刺。而此時的法國殖民地塞倫坡則是處於一個十分尷尬的境地,它既無法解決印度洋航線問題,又得罪了英國人。

法國人只能向它的敵人奧地利或者英國求助,而兩者都有切斷法國人印度洋航線的理由,不過平時還是要和氣生財的。

路易·菲利普的算計很好,法國政府先和奧地利簽訂了三年的契約,爲的是保障印度洋航線的暢通,同時也是爲了將鍋丟給奧地利,讓其吸引英國人的仇恨。

只不過讓他沒有想到的是,英國此時已經無暇東顧了,西北的戰事連綿不斷。

再加上後方的動盪不安,羅伯特·皮爾甚至寫信給梅特涅親王表示大英帝國一直是奧地利帝國最好的朋友,希望兩者能相互提攜共創美好未來。

梅特涅雖然知道對方說的是假話,但還是十分感動表示願意和大英帝國和平相處,保持歐洲的和平。

然後英國和奧地利分別又向阿爾巴尼亞南部和特蘭奎巴增派數千名士兵。

(本章完)

第157章 蒸汽輪機第102章 非與平民治天下(普魯士版)(爲上第933章 採訪第180章 不務正業的塔莉婭第453章 進退兩難第332章 《桑給巴爾條約》第823章 英國人也害怕第142章 《英土商約》第536章 第三次維也納會議閉幕第582章 教父第739章 一萬年太久第125章 阿克琉斯之踵第1041章 載歌載舞第321章 驚濤駭浪第171章 花廳講話第629章 香濃河畔的愛爾蘭人第193章 打火機第670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上)祝各位五一快樂and請假一天第341章 來自巴伐利亞(2)第996章 “參見”第777章 奧爾加尼古拉耶芙娜(下)第69章 收網第2章 這是一個啓示第570章 戰後(下)第443章 理想與現實的差距第595章 兩份禮物第918章 “瀆聖同盟”第351章 奧地利版M42第294章 反擊第326章 騙子or瘋子?第872章 落井下石第544章 閒談第596章 意料之外的援兵第445章 人不可貌相第616章 關於阿爾巴尼亞(下)第462章 相逢偶遇第220章 幾家歡喜幾家愁(上)第306章 美國人千瘡百孔的後花園第474章 第一次加裡曼丹戰爭(下)第180章 不務正業的塔莉婭第155章 死上加死(下)第267章 拿破崙的葬禮第550章 造次第764章 法蘭西的痛第410章 昭昭天命第724章 分分合合第472章 第一次加裡曼丹之戰(中)第496章 躁動的歐洲第236章 “阿菲利加鴻門宴”【加更1000字】第612章 戰爭開始第215章 胡鬧第843章 拖字訣第103章 “毒王”維多利亞第503章 不宣而戰第332章 《桑給巴爾條約》第449章 虎毒食子第327章 自以爲是黑人的白人奴隸販子打算爲第551章 “請客 斬首 收下當狗”第362章 林肯先生第973章 弗蘭茨的仁慈第867章 提切諾河之戰(下)第1076章 硬碰硬第352章 大生意請假第1020章 關門打狗第46章 阿拉莫之戰第441章 惡人還需惡人磨第325章 神秘商人第323章 君子報仇,十年不晚。第1061章 意大利特色衝鋒第1020章 關門打狗第479章 摸着良心說第680章 單兵裝備第1022章 聚會第871章 十二條(下)第117章 北美三兄弟第1061章 意大利特色衝鋒第1028章 喜報第807章 夏爾的第一桶金第473章 第一次加裡曼丹之戰(中2)第519章 燒!第1051章 欠條彼得遺詔(免費,省事兒,順路方便聽書的書第832章 1847年經濟危機(下)第66章 賣水救人第1046章 權力的味道第383章 傲慢與偏見第500章 吃幹抹淨第255章 殺戮的理由第926章 比利時人的掙扎第801章 路易菲利普大災難請假一天。第264章 數學家孟德爾第996章 “參見”第682章 判罰第24章 入盟之後第332章 《桑給巴爾條約》第244章 西里西亞第415章 分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