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叔誤吞魚刺...戳破食道刺進心臟險死 刺卡喉5件事別做

▲吃魚不注意,很可能會誤魚刺。(示意圖/資料照/光田綜合醫院提供)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一名大叔誤吞魚刺,刺在他體內「遊」了大半圈,從最開始的刺破食道,到刺破左心房,最後掉進左心室差點要了他的命,幸好經過手術醫生取出這根兩頭尖銳、長4公分的魚刺。專家提醒,如果魚刺不小心卡在喉嚨,有5件事千萬不能做。

上述發生於大陸上海,根據《南京晨報》報導,這位50歲的大叔幾天前忽然發熱,高熱39度不退,到醫院就診卻無法確定病因,後來他纔想起來跟家人吃飯時吃了一條魚,吃完後胸部有隱隱約約的刺痛感,但因爲刺痛感不是很強烈,他沒放在心上。醫生懷疑是魚刺在大叔體內引發感染而導致高燒,果然CT檢查發現了魚刺的蹤跡,魚刺已經刺穿食道。

大叔後來從上海大醫院轉入南京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接診的胸外科周建明主治醫師指出,魚刺在病人體內「遊」了大半圈,「從患者前後的三次CT檢查發現,魚刺一直在跑,被誤食後最開始刺破食管,繼而又刺破左心房,最後掉進了左心室。」

▲上海大叔誤吞魚刺,魚刺刺進了心臟。(圖/取自《南京晨報》)

隨着魚刺的遊走,大叔的病情逐漸加重。如果魚刺繼續移位,可能會跑到血管裡造成栓塞。如果不慎再次移動,刺破大動脈,則可能大出血。而刺破心臟瓣膜的話,會造成反流,又會增加手術難度。

因爲在感染情況下手術有很大的風險,胸心外科、消化內科、手術麻醉科重症醫學科醫學影像科、輸血科等多科聯合評估後決定開刀。醫師發現食道有一潰瘍面,左心房也有一橢圓形潰瘍,最後在左心室找到這根兩頭尖銳、4公分長的「S」形魚刺,魚刺取出來的時候醫師跟家屬都嚇了一跳。目前,患者情況穩定,還在進一步觀察治療。

▲吃魚不注意,很可能會誤吞魚刺。(示意圖/達志影像)

關於魚刺卡住喉嚨,《健康時報》曾經引述北京東區兒童醫院耳鼻喉科主任馮國仿指出,有5件事可千萬不能做。

1.大口吞飯這是魚刺卡喉導致重症的主要原因,非常不可取。經過飯、饅頭擠壓,細小的魚刺容易扎得更深,甚至刺破食道,傷及主動脈肛周等。

2.用手指往外摳這樣會刺激咽喉後壁引發嘔吐逼出魚刺,雖然是一種急救方法,但極容易損傷黏膜,引起加重疼痛等副作用

3.使勁咳嗽如果魚刺卡得位置較深,那麼再怎麼用力咳也無濟於事,因爲魚刺細小,受力面積也就小,咳嗽的那一點衝擊氣流是難以將它咳出來的。

4.喝老陳醋喝醋雖然能起到軟化魚刺的作用,但醋在喉嚨的停留只是暫時性的,很難真正起到效果。

5.用力拍背連咳嗽這樣的內力都解決不了的問題,用外力來解決想當然是沒用。

專家表示,魚刺卡喉後,正確的方法是立即停止進食,儘量減少吞嚥動作,然後將壓舌板筷子放在舌部前2/3處輕輕平壓,如果能看見魚刺,刺不大且扎得不深,可以用鑷子鉗住將它慢慢夾出來,但如果魚刺位置卡得較深或已經看不見了,就要趕快去醫院。

臺中一名男子誤吞魚刺,魚刺穿腸如「串燒」。(圖/光田綜合醫院提供)

事實上,《ETNEWS新聞雲》也報導過,臺中有一名男子因腹部突然不適,以爲宿醉腹痛,硬撐3天仍痛到受不了才就醫,檢查發現小腸異物穿刺,如同「串燒」,導致腸液外漏誘發腹膜炎。經過手術,醫師從他體內取出一根長4.3公分、粗0.3公分的大魚刺。

接診的光田綜合醫院外科醫師劉榮興提醒,要避免誤吞異物,民衆在吃魚、肉時,最好不要一邊吃一邊喝液狀食物,例如湯、酒、飲料等等,也不要邊吃邊講話、嬉笑等,不僅能防止勿吞異物,也能避免噎住,給老人家孩童的食物也最好先挑刺去骨,小口進食、細嚼慢嚥。

影音推薦】人爲什麼會認牀?因爲只有一邊大腦睡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