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機擾臺常態化 美智庫:兵臨城下以武促統的消耗戰

共機進入臺灣防空識別區與穿越臺海中線已漸至常態化,今年以來已高達380餘架次。圖爲臺空軍F-16戰機監控共機繞臺。(圖/國防部)

大陸軍機持續進入臺灣防空識別區與穿越臺海中線,今年以來高達380餘架次,美國智庫國防專家表示,共機擾臺常態化已較少引起媒體關注,此一現象令人擔憂,在和統無望、武統代價太大之間,中共選擇了兵臨城下的消耗戰,以相對優勢軍事資源拖垮臺灣,達成以武促統目標

美國之音》引述臺灣國防部的報告指出,2016年到2017年間共機擾臺次數只有26次,主要目的是宣誓「一中原則」,但今年9月以來幾乎每天派軍機飛進臺灣防空識別區,甚至跨躍敏感的海峽中線,最多時曾一天派出19架次軍機擾臺。

報導說,軍事觀察人士注意到,雖然大陸軍事挑釁的危險性大幅上升,但由於共機幾乎天天到臺海空域報到,相關挑釁已經較少引起媒體關注。美國企業研究所中國軍事問題專家梅慧琳(Oriana Mastro)說,這一現象尤爲令人擔憂,因爲中共軍事挑釁正常化、常態化,會讓外界認爲這些挑釁不值得做出反應

梅慧琳表示,常態化挑釁所構成的威脅遠比以前嚴重,北京正在失去耐心,而且他們第一次意識到,他們有對臺使用軍事力量選項,現在也非常自信地運用這一選擇。

前大陸國臺辦副主任王在希最近接受陸媒採訪時說,在和統和武統之間還有第3條道路可供選擇,就是「以武促統」、「兵臨城下」,用「不戰而屈人之兵」來最大限度地減少傷亡、縮小代價。分析人士認爲,在和統無望、武統代價太大之間,北京選擇了兵臨城下的策略,以其相對於臺灣更龐大的軍力及常態化軍演和機艦巡航拖垮臺灣。

報導指出,兩岸軍事資源高度不對稱,中國常態化擾臺會大量消耗臺灣有限防衛資源。中共空軍擁有2500多架飛機,其中戰鬥機約2000架。臺灣大約只有289架戰機,如果共機持續擾臺,從中、長期來看,臺灣很可能將無力應對。

路透》亦曾分析稱,共機擾臺常態化是大陸對臺的「灰區戰爭」(gray-zone warfare)手段之一,其目的是讓臺灣筋疲力盡,進而降伏臺灣。

分析人士指出,共機常態巡航雖然可以在某種程度上減少媒體的關注,但無法讓臺灣屈服。臺灣國防安全研究院網路作戰與資訊安全研究所所長曾怡碩說,臺灣社會對中國的意圖、對由此可能引發的衝突也有充分的心理準備華盛頓智庫《保衛民主基金會》(Foundation for Defense of Democracies)研究員辛格爾頓(Craig Singleton)說,中共對臺軍事行動常態化,或許可以暫時避開一些國際輿論的強烈反響,但是並不能說此種策略是成功的,共機擾臺和軍事壓力不能阻止美國和臺灣越來越多的合作,常態化的挑釁只會讓該地區鄰國更加接近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