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納百川》美國自阿富汗撤軍的背信忘義(譚再利)

美國將於今年911恐攻20週年前,將阿富汗美軍全部撤離。圖爲2014年8月6日,一名阿富汗美軍返回美國,在科羅拉多州科羅拉多泉卡爾森會展中心一幅巨大的星條旗前方,與妻子相擁,兩人的兒子則在一旁站立。(美聯社

近日最爲受到關注的國際新聞,應當首屬「美國總統拜登宣佈將撤回所有駐阿富汗美軍」的消息。撤軍最後期限是今年911恐怖攻擊20週年以前,北約盟軍也跟着宣佈要比照美軍時程撤離。阿富汗戰爭是美國史上耗時最久的戰爭,有人形容這場戰爭「已經很多人不再記得,或者理解美國爲什麼要參加。」據統計,這場戰爭耗費超過2兆美元,近2400名美軍陣亡、超過2萬人受傷。

美軍要從阿富汗撤出,標誌着美國最長戰爭的結束。當初美國認爲統治阿富汗的塔利班政權爲賓拉登的「基地組織」提供庇護,因而發動這場戰爭。拜登宣佈撤軍的理由主要是「美國必須把焦點擺在其他地方出現的恐怖主義威脅,以及獨斷的中國」。然而美國當時出兵的最終目標——消除恐怖主義威脅,迄今並未達成。美國於此時宣佈撤軍,真可謂是無情、無理、無信和無義的虎頭蛇尾行動

首先是無情:關心阿富汗事務者皆知,該國人民迄今仍未脫離生活在恐怖主義氛圍中。阿富汗政府聯軍都還需要美國的領導與各方協助。拜登雖強調,美方會透過持續發展、人道主義與安全援助方式支持阿富汗人民,但此一有待兌現的話語,尚須未來的檢驗與實踐。

其次是無理:美國和北約官員都曾表示,強硬的伊斯蘭運動塔利班,迄今未能兌現其減少在阿富汗暴力的承諾。而恐怖攻擊和蓄意破壞喀布爾政府主政的暴力活動時有耳聞,此時美軍的撤離在理這個字上是站不住陣腳的。有國際觀察家指出,在阿富汗尚無和平的今日,喀布爾政權恐怕頂多撐個三年,阿富汗的塔利班終將重新掌權

再者是無信:2001年10月美國總統小布希在阿富汗展開「持久自由」(Enduring Freedom)行動,讓阿富汗人民的生活安定能有所保障。但美國撤軍消息已令阿富汗人感到震驚,有阿富汗人民在接受外媒訪問時即表示,「現在的條件實在是不適合撤軍,因爲國際社會還沒有履行他們的承諾,我們擔心可能會失去過去20年取得的所有成就」。

最後是無義:美國自稱是世界上最注重人權國家,並以人權立國感到自豪,甚至也常干涉他國的人權狀況非營利組織「人權觀察」(Human Rights Watch)表示,現在的塔利班官員讓女性所受的刻薄待遇正變本加厲,女性在阿富汗的地位亟待提升。

阿富汗境內現有約7000名聯軍,他們多半來自北約成員國,加上美軍2500人,其總數並不算龐大;況且喀布爾當局並未要求美軍撤出,此時的撤軍行動,實在不得不讓人聯想到,美軍當年在越南捅了馬蜂窩之後,善後工作未盡而倉皇離開,造成許多越南人民流離失所越南政府垮臺。

惟平心而論,以美國當前的國力及面臨的國際處境,實在難以支撐更多的海外負擔;但此時從阿富汗「臨陣脫逃」,實在不是一個國際強權和領導國家應有的表現。

作者大學英文講師

※以上言論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