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納百川》有感於軍校生退學比率過高(譚再利)

國防部統計顯示,近5年以來軍校學生退學合計3942員,志趣不合是主要原因,計有3191人;從107年至今,申請提前退伍的軍官士官也有807人,其中軍校畢業生佔199人。(朱真楷攝)

根據國防部日前公佈的統計顯示,近5年以來軍校學生退學合計3942員,志趣不合是主要原因,計有3191人;而軍校畢業到部隊任官後,從107年至今,申請提前退伍的軍官、士官也有807人,其中軍校畢業生佔199人。爲此,藍委江啓臣在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質詢時要求國防部必須檢討。國防部分析原因是「志趣不合」,乃依個人生涯規劃辦理退學。聽到如此高比例的軍校生退學,頗讓筆者感到驚怕;驚的是我們的軍校是否出了問題?怕的是未來國軍基層幹部的缺乏,要如何捍衛臺灣的安全。

筆者猶記得當年讀軍校一年級時,一個年班的學生是550人,四年級畢業時約爲520人左右;退學或開除的原因主要是體格情況不合格或考試舞弊,志趣不合者也有,但當時被視爲「意志不堅」。身爲軍校畢業生、過去曾在軍校擔任教職,及與現在的軍校生仍有接觸的筆者認爲,「志趣不合」只是一個含糊籠統說詞,很願意在此爲已經生病的軍校把脈

第一、紀律生活鬆散:在學生進入軍校前的國中與高中教育,其所處的環境就是缺乏紀律的教育。教育改革實施後的「教學評量」制度(學生給老師打分數),讓老師不願也不敢管教學生,致使學生脫軌失序言行被視爲當然,也成了習慣;因此進入軍校後的嚴格管理,自然無法適應。筆者當年在軍校就讀時,上下課必須向老師敬禮,值日生要到休息室接送老師及幫老師提皮包、備妥茶水……等等,現在全部都取消了。

第二、守法觀念淡薄:現代年輕人受害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雙雙疏失,使年輕人責任感觀念淡薄,而軍隊一向所強調的「服從」,也因爲軍法承平時期並不適用,而使「服從是軍人天職」這句話腐蝕殆盡。還記得當年每天大聲高唱的「軍紀歌」(國家綱常,軍隊有軍紀,軍紀是軍隊的命脈……)也不甚管用了。在洪仲丘事件後,因爲軍法的廢除(僅於戰時適用),而數度出現士兵與軍官在法院對簿公堂的場面。

第三、缺少愛國意志:美國前總統約翰.甘迺迪的名言,「不要問你的國家能爲你做些什麼,而要問你能爲國家做些什麼?」,以及先總統蔣公遺言「以國家興亡爲己任,置個人死生於度外」,是當年筆者和許許多多軍校學生的座右銘。如今面對鼓吹臺灣獨立民進黨政府,不但違背了憲法,而且極可能造成兩岸兵戎相見,使軍校生以及國軍官兵有着「爲誰而戰、爲何而戰」的猶豫心理,在此情況下,實在是難以培養愛國意志。

第四、外界誘惑過多:由於年輕人好逸惡勞的心理,寧願去做「歡迎光臨、謝謝光臨」的便利商店工作,每天吹着冷氣,就算待遇不好,也不願投入可以習得一技之長的流汗辛勞工作。在如此成長的環境下,又如何能夠面對訓練嚴格、生活和言行都受人管理的中規中矩軍校生活?據瞭解,軍校生除了學雜費、食、宿、服裝及健保費等均由公費支付之外,每個月可領15000元,畢業後以少尉任用的每月薪資是48990元。如此好的待遇還留不住人,可見不是薪水的問題。

第五、招募廣告不實:有些軍校退學生會將退學理由說成是「被招生廣告給騙了」!說被騙其實也並不爲過,因爲近年我們國防部推出的軍校招生廣告,常常看到穿着英挺制服的男女軍校生,及軍校生活光鮮亮麗的一面,甚至還打出「美女牌」來吸引年輕人。例如近期公佈的「110年軍校招募廣告」,拍攝的影片就是各軍校學生在學校大門前的樂團演奏及載歌載舞的表演。這些廣告看在我們這些已退伍的「老鳥」眼裡,真是目瞪口呆,也只有兩個感覺,一是軍校真的是招不到學生了,二是這樣的軍人能夠打仗嗎?同時紛紛在網路上傳送美國軍校,甚至是大陸軍校的招生影片以爲對比。

日前纔看到5月1日又有一批將官晉升的消息,而去年9月纔有兩個憲兵地區指揮部的上校指揮官提升至少將位階,亦即憲兵增設了2名少將;這使得軍校學生退學情況嚴重形成極大的反差。再加上近年來四年制軍校的招生不足,真讓人擔心未來軍隊的發展。根據上述軍校生退學原因,很明顯地不僅是軍校單方面的問題,而是整個社會大環境都出了問題。至於要如何才能撥亂反正、拯救沉痾,就讓執政者去想辦法吧!

(作者爲大學英文講師)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