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切水果檢出大腸桿菌 梅粉甜味劑超標

2016.10.13 高雄市 ▲梅子粉驗甜味劑超標。(呂素麗翻攝)

梅子粉驗出甜味劑超標,均爲彰化業者製造。(呂素麗翻攝)

高雄市衛生局抽驗截切水果及梅子粉、甘草粉。(呂素麗翻攝)

現代人生活忙碌,便利即食的生鮮截切水果成爲不少外食族的最愛。高雄市衛生局今天公佈「市售截切水果、梅(甘草)粉」抽驗結果,41件中有6件不合格不合格率爲14.6%;其中兩件是截切的西瓜,檢出大腸桿菌羣,4件則是梅子粉添加甜味劑超標。

衛生局共抽驗「生鮮截切水果」24件,檢驗項目包含甜味劑、殺菌劑漂白劑及大腸桿菌羣,不合格2件截切水果均爲西瓜,初驗大腸桿菌羣大於1100MPN/g,與生食用食品衛生標準不符。

檢出有大腸桿菌的截切西瓜分別在「大寮果子狸」及三民建興路「上高吉水果行」,衛生侷促業者限期改善,已複檢通過。

而梅子粉、甘草粉共抽驗17件,檢驗項目爲甜味劑,當中4件檢出環己基(代)磺醯胺酸(甜味劑)與規定(1.0g/kg以下)不符,各被驗出超標2至9倍的甜味劑,均由彰化縣允億金公司所製造,已令業者將該批產品立即下架不得販售,並移請所轄彰化縣衛生局後續辦理

高市衛生局專門委員代理食品衛生科長小星說,梅子粉或甘草粉等沾粉,依規定可以添加「甜味劑」等食品添加物,標準是1公斤可添加1公克,但這4件梅子粉均超標,依食安法第18條,可處3萬至300萬元罰款

王小星說,生鮮水果不能檢出任何添加物,但有的業者爲增加賣相風味或延長保存期限,會加甜味劑等食品添加物,都不符合標準,這次抽驗未發現有業者違反使用食品添加物;而兩件西瓜被驗出有大腸桿菌羣,可能是保鮮不當或截切時工作人員手部不乾淨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