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近百位學者聚篔簹書院 聚焦新時代「國學轉型」

論壇開幕式現場  。(圖/微信公衆號/臺港澳e鷺通

記者蔡儀潔廈門報導

第十一屆海峽兩岸國學論壇於22至24日在廈門篔簹書院舉行,邀請了近百位專家學者,包括臺灣大學教授北京大學道家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陳鼓應,臺灣國際易學聯合會長、學者朱高正等,探討新時代國學的現代轉型和未來發展問題

▲篔簹書院新書揭幕 。(圖/微信公衆號/臺港澳e鷺通)

本屆海峽兩岸國學論壇以「國學的現代轉型與未來發展」爲主題,探討國學經典的現代詮釋、國學研究的現代轉型、國學新思維、新思考、國學傳播及當代書院的研究與實踐等議題

近百名兩岸學者在此次論壇間,從多個方面探討了新時代國學的現代轉型和未來發展問題,特別是對國學新思維的思考、催生國學研究和發展的新方向,包括如何面對現代化過程危機全球背景西方強勢文化的衝擊滲透等。

▲兩岸名家對話現場 。(圖/微信公衆號/臺港澳e鷺通)

在23日晚間的「兩岸名家對話」上,來自大陸王子今、朱小健,以及臺灣師範大學教授潘朝陽高雄師範大學教授韓必霽,聚焦新時代國學「核心」、發展方向和傳播新變化,特別是網路技術帶來了文化傳承傳播的新態勢,和學習需求、傳播的新變化,爲新時代國學的承傳與復興開闢新路徑的議題展開對話。

在現代書院的實踐和探索方面,來自各書院的專家各抒己見。臺灣宏遠經典書院院長趙美琳提出,經典誦讀爲高度語文能力奠基人生智慧薰陶啓蒙,是人類兩千多年來歷史文明的共同特徵,不論中西,凡是有高度文化發展的民族,經典給兒童實施基礎教育的主要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