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外資返工潮首部曲 電子下游硬體 瀰漫電動車風

外資返工瞄準電子下游指標搶攻電動車商機

內外資大型研究機構分析師收假重返崗位,首部曲鎖定電動車題材,瑞銀證券科技產業分析師陳星嘉看好廣達(2382)、鴻海(2317)大啖電動車商機,凱基投顧鎖定電動車供應三強,研究機構Aletheia則初評臺達電(2308)喊買,臺股電子下游瀰漫濃濃電動車氛圍

陳星嘉加入瑞銀證券,研究範圍接掌過去最拿手的下游硬體,首篇大作引領風潮,尋找臺灣ODM廠在後蘋果時代的成長之道。她認爲,臺灣的ODM廠一面往毛利率比NB高的伺服器靠攏,更抓緊電動車未來趨勢,像是鴻海目標成爲電動車界的Android、和碩供應特斯拉Model 3行車電腦、廣達也是特斯拉供應鏈一員。

其中,鴻海iPhone題材完整、長線切入電動車領域,瑞銀看好是2021年所有臺灣EMS、ODM廠中獲利成長動能最強者,升評「買進」;廣達擁有臺灣最大的伺服器研發團隊,可抓住大資料時代契機,同樣給予「買進」投資評等。二家企業的推測合理股價分別是120與90元。

和碩儘管也擴張營運觸角,但陳星嘉認爲,和碩作爲iPhone 12 mini的主要代工廠,因該款iPhone需求弱於預期,將影響和碩上半年獲利,長期來看,因iPhone組裝佔和碩獲利比重較高,和碩未來將面臨更多紅色供應鏈挑戰,因而反向降評至「賣出」,推測合理股價估值60元。此外,瑞銀給予緯穎、緯創英業達仁寶「中立」投資評等。

研究機構Aletheia初次將臺達電納入研究範圍,給予「買進」投資評等與400元推測合理股價,創外資研究機構看臺達電後市天價紀錄,同樣鎖定電動車成長性,看好臺達電的電動車事業2023年營收將是2020年的四倍,由4.5億元增長至2023年的18~20億元,不僅是集團內成長最快事業體,也將躍居第三大部門

凱基投顧科技產業分析師樑姿嫺長期看好電動車商機,研究精準度頗負盛名,她最新指出,因多款電動車即將上市,2021年電動車題材持續發酵,市場將蓬勃發展,估算2021、2021年全球電動車銷量分別成長30與41%,來到287、404萬輛,滲透率直逼5%。考量發展最速的特斯拉可望維持領先地位,搭配主要OEM廠將推多款電動車,凱基投顧首選臺達電、貿聯-KY與智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