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合作組織民間友好論壇智庫分論壇在武漢舉行

人民網訊 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武漢大學中國邊界海洋研究院共同承辦的“構建人文共同體 凝聚發展新動力上海合作組織民間友好論壇智庫分論壇在湖北武漢市舉行。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王靈桂、上合組織睦鄰友好合作委員會主席崔麗湖北省政府副省長肖菊華武漢大學黨委書記韓進和上海合作組織秘書長諾羅夫分別發表講話

王靈桂介紹,“上海精神”強調互信、互利、平等、協商、尊重多樣文明、謀求共同發展,超越文明衝突、冷戰思維和零和博弈,掀開了國際關係史嶄新的一頁。在新形勢下,首先,爲積極有效抗擊新冠疫情,上合組織應在全球地區衛生治理領域發揮更大作用;其次,爲促進後疫情時代成員國經濟恢復,上合組織應在加強地區各國務實合作和互聯互通方面發揮更大作用;第三,要繼續推動人文交流和民間交往,在夯實睦鄰友好合作的社會和民意基礎方面發揮更大作用。

崔麗指出,民間交往在增進上合組織人民相互瞭解、促進各國繁榮發展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她提出,爲進一步促進上合組織民間交流工作,應進一步築牢組織發展的民意基礎、拓寬互利共贏的合作渠道、提升各方互學互鑑的水平,並充分發揮智庫的作用。

肖菊華首先歡迎國內外代表來到浴火重生的湖北。她強調,湖北與上合組織成員國淵源深厚,交往密切,共同開展了豐富多彩的人文活動,在抗擊新冠疫情中互幫互助,分享抗疫經驗。本屆論壇與會代表的集思廣益建言獻策將推動更高水平的合作。爲此,湖北要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弘揚偉大的抗疫精神,堅定不移擴大開放,爲湖北與上合組織國家民心相通和互利合作注入新動力。

韓進認爲,上合組織框架之下的一系列民間友好論壇的活動必將進一步增強上合組織長遠發展的民意基礎。他指出,高校科研機構應該發揮優勢,承擔人文交流的責任,培養新一代友誼使者,使友誼星火代代相傳。

諾羅夫表示,今年是上合組織成立20週年,20年來上合成員國遵循“上海精神”,形成新型區域合作模式,加強了政治經貿和人文領域合作。中國嚴格遵循“上海精神”,爲上合組織的發展作出重大貢獻。他高度評價武漢應對疫情的組織工作,以及武漢人民的英雄主義和團結抗疫的精神。

此次分論壇還邀請了來自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觀察員國和對話夥伴國代表、駐華使節、國內外智庫及大學相關研究機構、國內外媒體等代表出席活動。(鄧潔實習生姚豐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