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青論壇》加入區域組織 繞不過兩岸關係(許智超)

路透社引述兩名知情官員披露,臺灣正在調查一起可能的官方文件外泄案,泄漏範疇包括外交電報和關於臺灣申請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的機密評估。(示意圖)

2022年《臺美21世紀貿易倡議》啓動以來,歷經數輪談判首批協定於今年6月簽署,一舉成爲臺美斷交近44年至今,結構最爲完整的貿易協定。行政院表示該協定具備示範性效果,意即臺灣有望與其他國家比照類似模式簽署協定,然而對於進入衆所矚目的CPTPP是否具備足夠助力,未來勢必加劇兩岸的角力戰場。

《臺美21世紀貿易倡議》背後反映着美中貿易戰的角力延續,同時亦代表美方在深化臺美經貿往來關係的其他嘗試。2022年美國總統拜登宣佈啓動《印太經濟架構》(IPEF),創立背景除卻彌補川普退出《跨太平洋夥伴關係》(TPP)導致的損失,同時亦針對經濟實力日益增長的中國進行反制,並且力圖重回多邊主義的政策導向以爭奪亞太地區的影響力;然而當時美國創立IPEF卻排除邀請臺灣,早已引起「疑美論」蔓延。如今談判議題被視爲高度重疊IPEF的《臺美21世紀貿易倡議》,意味美方將更爲積極重掌亞太地區的經濟主導權,同時亦代表印太戰略的區域整合將更爲縝密。

反觀臺灣簽署該倡議,主要在於國際影響力的強化與能見度的擴大,無論是加入CPTPP、與他國簽訂FTA甚或其他區域協定,對外象徵逐日深化的臺美關係,以及臺灣展示高標準貿易規範承諾,確實皆能增進向其他國家經貿談判的正面效益;然而對於臺灣乃至於亞太地區重中之重的兩大協定RCEP與CPTPP,是否有望在我方採取全面親美路線的推進下,取得入場先機,恐怕最終仍須倚賴國際現實的角力與妥協。

RCEP與CPTPP對於亞太地區的經貿整合至關重要,亞洲國家的加入已成大勢所趨。然而RCEP在對岸主導下顯然臺灣加入機會渺茫,至於CPTPP,首先申請時程臺灣落後大陸,同時RCEP與CPTPP成員國高度重疊,在兩者皆採取一致決的前提下,加入難度不言而喻,只要任一與對岸關係密切的國家聲言反對,臺灣則無加入的可能,顯示中國因素對於亞太地區兩大協定的影響無可避免。臺灣若欲通過簽署《臺美21世紀貿易倡議》來逐步推動加入,綜觀國際政治現實想見無法單純仰賴臺美關係。

美國近來官方以降的各界頻繁訪中,透露美中關係的逐步和解已是雙方共識,同時更意味兩大國願意在政治立場分歧的基礎上加強經貿往來,顯示未來諸如此類競合同步的關係,將成爲後疫情時代相異陣營的交往進行式。位處地緣政治前線的臺灣,加入國際各大經貿整合組織的關鍵,仍在於改善兩岸關係。(作者爲復旦大學新聞學院博士)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