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論廣場》拜登轉彎沒打燈 小英看到了嗎(李正修)

在事前毫無徵兆下,美國總統拜登與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於臺北時間10日上午進行熱線。(資料照/美聯社)

在事前毫無徵兆下,美國總統拜登與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於臺北時間10日上午進行熱線,這是兩人相隔7個月之後的首度通話。由於時間點恰好是911恐攻20週年前夕,也是美國自阿富汗狼狽撤軍之後,再加上雙方近期幾次的政務首長對話皆未能獲致預期成果,此次拜習熱線能否打破中美僵局,備受矚目。

從白宮及新華社新聞稿內容可看出,兩國對此次通話的解讀角度不同。拜登了解中美關係是當前最重要的雙邊關係,因此希望開誠佈公的對話能確保「競爭不會轉爲衝突」。習近平則重申雙邊關係對全球事務的重要性,強調「中美關係不是一道是否搞好的選擇題,而是一道如何搞好的必答題,更是兩國必須回答好的世紀之問」。

簡言之,拜登希望兩國能捐棄前嫌開展合作,但習近平不滿美國自阿富汗撤軍是爲了調集軍力應對中國的威脅,故語氣委婉但立場堅定地要求對方好好答卷。

事實上,中美領導人目前各自面臨不同的內外挑戰,因此都有尋求和解的期待。拜登在阿富汗撤軍之後承受國內外的強烈批評,壓力升高;習近平則寄望改善國際社會對中國「戰狼外交」的既定印象,以降低在內部大力整頓社會及經濟亂象的反彈。

相較於2月的通話,顯然拜登此次態度更爲柔軟務實,不再以人權等價值觀來施壓中共。美方官員說明此次對話重心放在經濟、氣候變遷和新冠疫情上,但雙方新聞稿內容的差異卻透露出不尋常的訊息,因爲拜登關於中美關係的表述,美方新聞稿隻字未提,只能從新華社報導中看出端倪,後續值得觀察。

針對兩岸議題,拜登重申美方從無意改變「一箇中國」政策,美方願同中方展開建設性對話,推動美中關係重回正軌。美國主動對此議題表態,可說是展現合作的誠意。

然而,美國支持臺灣的作法越來越逼進中共底線,因此對拜登的說法也可能會持保留態度。

白宮新聞稿刻意不提兩岸議題,或許是想回避拜登的尷尬,卻難化解臺灣的擔憂。民進黨政府近年來趁中美對抗之便,對內牟取政治利益,對外獲得國際聲量,一味「親美抗中」,如今拜登向中方表示無意改變一箇中國政策,蔡總統對此應心有警惕。

相較於習近平,拜登有爭取政績的壓力,因此在歷經阿富汗撤軍帶來的挫敗後,勢必得在其他外交場域扳回一城。然而,若想得到北京的合作,拜登政府的印太戰略可能得略作修正,否則此次習拜通話到最後也只是一場空。

蔡英文沾沾自喜於臺美關係的提升,卻無視於美國支持臺灣的底線,導致美中臺三邊關係嚴重失衡。 如今國際風向開始轉了,美方要同中方展開建設性對話,自然就不好再打「臺灣牌」;美方要爭取中方在包括阿富汗等國際議題上的合作,就必須有所讓步。蔡政府會不會成爲拜登的棄子,恐怕小英的國安團隊得未雨綢繆了。(作者爲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國家安全組副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