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不撤守:陳長文》致有心無力的蔡總統

總統官邸向司改會「解釋修法」爭議,呂太郎說話了。(資料照)

許玉秀大法官投書,指蔡總統於今年3月接見司改倡議團體時,因溝通不良把現任大法官、司法院前秘書長呂太郎找來「喝斥」,引發各界議論,法界譁然。許前大法官對此詫異,沒有辦法想像如此場景會發生在包括她在內的任何一位前任和現任大法官身上,認爲此舉顯已逾越總統該遵守的「憲政分際」。當天與會的民間司改會董事長林永頌亦表示,「我不是沒有看她那麼兇過,但當天口氣真的很不好」。

筆者拜讀投書,內心百感交集,一則對許前大法官的一語中的深表贊同;另一方面納悶蔡英文身爲法律人總統,不可能不知道憲法下總統職權與憲政分際的要求,竟對「現任」大法官呼來喚去、喝斥責備,不難想像近期蔡英文對於國家治理「有心無力」的那分着急。筆者想借箸代籌提醒總統,您是以817萬高票當選的總統,選舉的桂冠已經拿到,現階段最重要的是即刻調整心態、做出成績,才能不辜負全國無論是否投票給您的人民之期待。

1997年第4次修憲後行政院長已非實質意義的最高行政長官,缺乏立法院同意任命的結果,憲法本文之內閣制的憲政精神不復存在。因此總統一職在我國可謂權力無限大、制衡超級小,除了每4年1次人民看似有機會選出理想人選的選舉外,在總統任期內幾乎無置喙餘地。因此蔡英文身爲實權總統,理當要有實力與「能力」讓國家治理順利、人民幸福纔是。

然而,蔡總統連任後立即兼任執政黨黨魁,集國政黨務於一身是自陷「無力」的第一步!身爲總統要能禮賢下士、用人唯纔是最基本,若上至總統府、五院,下至各部會人事安排都受限於非民進黨內各派系親信不用,「任人爲親」而非「任人爲賢」,則國家失靈便不難想見。近日爆出的「蘇嘉全外甥唐榮弊案」、「陳菊出任監察院長案」、「蘇貞昌院長暴走、失言」等等,都是蔡英文與民進黨「過度糾纏」的結果,現在更想透過「文官進用雙軌制」大開任用「自己人」的大門,令人不安。由總統領銜的治理國家隊,絕對不該是政治酬庸、包庇親信、分贓利益的舞臺。

4年過去,蔡總統在許多議題上顯得捉襟見肘,筆者感嘆這未必是蔡英文「無心」,但確實是「無力」、缺乏「本事」。對於解決持續崩頹中的人事、內政、兩岸、外交問題,蔡總統首須辭去民進黨黨主席一職,全心全意處理政府事務。由於修憲後行政院長直接對總統負責,其角色貴在分總統之憂、解總統之勞,但真正能一錘定音的仍是握有實權的蔡總統。蔡英文需扮演好總統最高領導人的角色,發揮真正治理本事並確實賞功罰罪。兼任黨魁將持續深陷黨國不分之泥淖,則當黨意一再凌駕民意,總統將不適合擔任全民代理人矣!

蔡總統另一個無力是兩岸問題,兩岸關係好臺灣纔會好是顯而易見的真理,與其說出不適當的「打仗會讓大陸付出代價」,應該正視兩岸本質上剪不斷、理還亂的歷史與血緣。無論是文化、乃至地緣,面對經貿如此密切的兩岸,「和平發展」是唯一選項與目標。可惜的是,蔡總統一面糊弄人民其反中立場,一面又從大陸套取執政利益,不僅有失誠信,更彰顯其沒有足夠智慧與能力以小事大、維護兩岸的和平與繁榮。蔡總統的兩岸政策已經將兩岸推向史無前例的開戰邊緣,若不幸真的打仗將是蔡總統的千古罪過

試圖切斷兩岸得來不易的成果花費了蔡政府不少心力,也因此忘記還有許多沉痾許久的內政、民生及重要的經濟問題,在在均有賴蔡英文拿出「本事」去解決。倘執政團隊始終走不出在野時期的習慣,把黨內派系鬥爭搬進衙門之內,則今天喝斥大法官,明天又不知道換成哪個部門首長遭殃。屆時已非蔡總統個人的有心無力,而是全民得共同面對民主倒退、法治不彰的無能爲力。

時間寶貴,國家前途要緊,希望蔡總統即刻易轍改弦,把精力放在對的地方。歷史學家湯恩比(Arnold Joseph Toynbee, 1889~1975)曾言,文明得以崛起在於少數領導人成功應對了環境挑戰。盼望總統能在治國和兩岸關係上做到和平發展、富裕民生,帶領人民克服困難與挑戰。總之,還請蔡總統別畫錯重點!

(作者爲法學教授、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