唾液腺黏液囊腫不是腫瘤 對嘴脣小水泡勿自行處理

奇美醫學中心口腔齶面外科醫師林哲毅指出,唾液黏液囊腫不是腫瘤,對嘴脣水泡不要自行處理避免傷口感染。(圖/奇美醫院提供)

記者林悅南市報導

牙科及口腔齶面外科門診中,常見病人因下嘴脣處之突起腫塊,約數天至數週未消而求診,主要症狀爲凸起如水泡狀之腫塊,無疼痛感形狀規則且呈現軟或有彈性質感,常以白色或是微水藍色外觀表現,大小通常由數mm大小到1公分左右最爲常見,奇美醫學中心口腔齶面外科醫師林哲毅說,這是唾液腺黏液囊腫,並不是腫瘤,應就醫治療。

林哲毅醫師說,唾液腺黏液囊腫發生之原因,通常爲外傷,如撞擊或是進食時意外咬到後所造成唾液往腺體外累積或是唾液腺管道之阻塞造成小唾液腺之腫脹而形成。黏液囊腫本身不是腫瘤,病理學上診斷爲僞囊腫之病兆

許多病人發現後會以爲是水泡,而自行使用尖銳物品,將其刺破後會有如水或黏液樣的物質流出,水泡則明顯消退。但數天至1周內就會再發現原本位置如先前一樣症狀。也建議病人勿自行處理,以避免傷口感染等問題。若水泡自行消退則無需後續治療之必要性。

口腔內有數百個小唾液腺分佈在嘴脣、舌頭、頰黏膜及硬軟齶等軟組織處,提供唾液分泌。因此皆可能發生此疾病,統計上仍以下脣最爲常見。

主要治療方式以外科手術切除病兆和附近小唾液腺爲主,並接受後續病理檢查確定無其他病兆。文獻上亦有其他以雷射治療方法改善此疾病,但因無明確病理學檢查結果,仍不建議此療法。相同之症狀表現亦有可能爲其他診斷,臨牀上有極少數發現爲唾液腺腫瘤或是唾液腺癌。若發生在舌尖腹側面的唾液腺黏液囊腫,因解剖結構較特殊,或其他部位有再復發情形,則需多次手術方可解決問題

林哲毅醫師表示,手術後常見後遺症爲嘴脣產生麻痹感,通常於半年內可自行改善。此外術後暫時性嘴脣變形通常無需太過擔心,不會因此造成後續美觀上問題。